朱子学的新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
自 序
上篇 《太极图》与周惇颐研究
论周惇颐——人脉、政治、思想
前 言
一 关于文集的编辑及年谱
二 经历
三 人脉
四 政治与文学、隐逸
五 周惇颐与二程之间
六 洛蜀党议
七 周惇颐的思想与二程
结 语
《太极图》之形成——围绕儒佛道三教的再检讨
前 言
一 关于传授之系谱
二 有关图像之由来(1)——道教
三 有关图像之由来(2)——佛教
四 《太极图》思想之由来
五 《太极图》与道教理论——关于第二位元的图像
结 语
《太极图·图说》之展开与变容
前 言
一 象数易学
二 道教
结 语
中篇 朱熹的思想
概念——圣人·理·气·鬼神
道学的“圣人”观及其历史特色
前 言
一 道学的“圣人可学论”
二 玄学与道学——关于圣人观与颜回形象
三 “圣人可学”与中国思想史
四 气质变化论与玄学
五 道学圣人论的意义
理的思想——朱子学与魏晋玄学
前 言
一 朱熹的理
二 魏晋玄学的理
小结——理,命,气
朱熹的鬼神论和气的逻辑
前 言
一 自然哲学中的鬼神
二 祭祀中的鬼神
三 气的概念与所谓的“破绽说”
易学理论与宇宙认识
朱熹的象数易学及其意义
前 言
一 关于《周易本义》中的易图
二 《易学启蒙》
三 象数易的意义
结 语
《周易参同契考异》之考察
前 言
一 成书经过
二 写作理由
三 《周易参同契考异》之理论
学问修养论
多层性的知识—朱熹穷理论的位相
前 言
一 穷理的方法
二 表里精粗
三 清朝考证学与禅
结 语
格物穷理的发展—朱熹之后的两大方向
前 言
一 朱熹的格物穷理说与二程
二 朱熹的实证学
三 格物穷理的发展(1)—内在认识
四 格物穷理的发展(2)—外在(知性)认识
五 格物穷理之发展(3)—耶稣会士与格物穷理
结 语
居敬前史
前 言
一 居敬概念
二 敬与礼
三 敬与古代士君子的行动方式
结 语
前 言
一 静坐的各种思想—四种类型
二 朱熹的静坐
三 静坐之坐法—危坐、正坐、端坐
四 《龟山门下相传指诀》与朱熹
小结—静坐后记
政治实践及其思想
朱熹的政治实践及其思想
前 言
一 地方行政政绩
二 减免租税与改良差役法
三 批判富农豪右
四 关于经界法
五 政治与公正之理
结 语
朱熹的中央权力批判
前 言
一 批判王淮—围绕救荒政策与弹劾唐仲友
二 批判留正—围绕经界法问题
三 批判赵汝愚—围绕祧庙问题
结语—庆元党禁等
下篇 朱熹以后——附论
《性理大全》的成立与《朱子成书》
前 言
一 《性理大全》的纂修与《朱子成书》
二 黄瑞节与江西学派
结 语
附录一《黄瑞节与江西朱子学派关系图》
附录二《黄瑞节及相关学者籍贯表》
日本江户初期学塾之发展与中国、朝鲜
前 言
一 藤原惺窝、姜沆
二 松永尺五、堀杏庵、德川义直
三 林罗山
四 林鹅峰
结 语
美国的宋代思想研究—最近的情况
前 言
一 “Neo-Confucianism”一词的问题:视角的反省
二 新的研究动向与成果
三 几个感想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
——《朱子学文库》序
陈 来
在儒家思想文化史上,有两个集大成的人物。如果说孔子是上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那么,宋代的朱子就可以说是近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朱子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大学者,后人称其学术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在南宋以后,朱子和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的社会文化影响甚大。朱子学是行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朱子思想不仅统治了南宋以后元明清七百多年的中国,而且影响到整个东亚世界,并演化为东亚世界的统治哲学。不仅如此,《朱子小学》《增损吕氏乡约》《朱子家礼》所倡导的日常生活礼仪也日益成为东亚民众普遍遵循的生活方式,朱子学因之成为近世东亚文化的共同信仰。
“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朱子学仍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朱子家礼》在韩国、中国闽台地区仍然发挥着它的部分功能,韩国和中国每年都会举行朱子祭礼来缅怀朱子的丰功伟绩,朱子学仍然存活在我们身边,仍然是我们重建精神世界的活水源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人从朱子的思想中可以学到什么东西?朱子学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换言之,全球化需要什么样的朱子学?朱子学的精神怎样参与人类未来精神世界的建构?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了解朱子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
意义。
1.文化
传承
朱子的文化实践可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朱子对古代文化做了全面的整理,对四书的集辑与诠释尤花费了毕生精力,是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朱子在孔子以后的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的贡献,是近一千年以来无人可以与之相比的。今天的中华民族是由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今天的成就是以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为基础的,而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以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不仅具有延续民族文化的意义,更具有满足当今重建社会价值的意义。应当学习朱子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抱负和努力。
2.主敬
伦理
朱子学的学问宗旨,常常被概括为“主敬穷理”,所谓“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主敬”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也是一种行为的状态,是“教人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从广义的内心生活态度来讲,敬畏感是一种带有超越性的内心态度和感受,其根本必归结到康德所说的对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头上的星空代表宇宙法则,宇宙法则加上心中的道德,这就是朱子讲的天理。“主敬”包含的敬畏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灵境界和道德境界。从做事的角度来说,朱子学的现代意义之一,是可以为东亚社会提供一种“工作伦理”,朱子学的“主敬”精神为传统到现代的工作伦理提供了一种现成的资源、现成的伦理
概念。
3.学习
精神
朱子学最为强调的是格物穷理,大学的“格物”朱子解释为即物穷理,格物穷理之方法是多种的,朱子特别强调的是读书讲学,其中特别突出学习的精神。就哲学的精神来看,朱子学可以说是孔子学习思想最大的继承、发展、推动者。朱子学的格物论可以说是对儒家自古以来的“学习”思想的一种哲学的论证和展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朱子学的新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