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李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木心论/李劼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ISBN 978-7-5495-6408-8
Ⅰ.①木…Ⅱ.①李…Ⅲ.①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文集
Ⅳ.①I206.7-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38943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 何林夏
出品人 刘瑞琳
责任编辑 曹凌志
制作 陈基胜
马志方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发行热线:010-64284815
山东鸿君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开本:787mm×1092mm 1/32
印张:4.75 字数:60千字 图片:8幅
2015年8月第1版 2016年1月第2次印刷
定价:36.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我曾见的生命,
都只是行过,
无所谓完成。
木心《鱼丽之宴·战后嘉年华》
木心 1927—2011
木心手稿
木心手稿
木心手稿
木心手稿
木心手稿
上篇 木心开屏 美在洞见
壹
贰
叁
肆
下篇 遥应李耳 堪比但丁
壹
贰
叁
上篇 木心开屏 美在洞见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最好。作为话题谈论,已然入俗。当作重大发现炒作,会让木心痛心疾首。南怀瑾,胡兰成,潘雨廷,木心,四者之中,南怀瑾最俗,胡兰成最浮,潘雨廷最精深,木心最清高。木心讲学,无心插柳,或为私学先声,遥接先秦,填补审美空缺。文学本无史。木心走过,留下一片片芬芳。
壹
那段话写在通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之前。木心的粉丝们为之雀跃。但要是让木心本人读了,会读出另外一层意思。四者之中有一个最俗的,一个最浮的,言外之意就是,四者皆俗皆浮。精深、清高亦然。木心身兼世俗、浮华、精深、清高,以清高为最。木心可能会向区区提问道:清在哪里,高在何方?区区回答如是:清在语辞,高在飞翔。仅就语辞文字功底而言,四者之中唯木心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四者之中唯木心以独具的慧根、慧眼、慧心得以在天空中飞翔。木心有言如是:“我曾为文,将尼采、托尔斯泰、拜伦,都列入飞出的伊卡洛斯。但伊卡洛斯的性格,宁可飞高,宁可摔死。”须知,这同时也是木心自白。木心飞高了,但并没有摔死。因为木心懂得如何不让自己的翅膀受伤,如何着陆。这并非木心比尼采、托尔斯泰、拜伦更伟大,而是木心比他们更懂得如何自我救赎。木心有言:“最善自制自葆,最能瞻前顾后,庶几乎天才。”(《素履之往·困于葛藟》)区区不得不稍作补充,该赴汤蹈火而义不容辞者,也是天才。还有该被钉上十字架时领受命运者,更应该是天才。当然了,木心无疑是自制自葆的天才。
比起尼采的发疯,木心始终保持心智正常。比起托尔斯泰八十多岁出走,木心以同样的高龄回到家乡溘然谢世。比起拜伦的战死沙场,木心以高超的生存智慧成为中国文化艰难时世之中的幸存者。这种智慧,并非让自己如何清高,而是让自己如何入俗,不避浮华,掩藏精深,最终从云端之高转为大地之实,清白而来清白而去。木心讨厌戏子,然有时不演戏,又如何入俗,如何不避浮华?
这部近五十万字的《文学回忆录》,就有演戏的成分在内。木心集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上演了一部悲今悼古的文学史。正如小说叙事天然具有冒险意味,木心这部长达数年的文学史讲学,无疑也是一种冒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在于,本当在书斋里完成的学术著述,被诉诸了侃大山一般的文普教育。表达的是精深的感受,内容却是世界文学史的ABC。木心循循善诱地说:西方文学从荷马、《圣经》开始,中国文学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众弟子频频点头称是,领受启蒙。当年上海的斜桥美专,此刻纽约的文普课堂。这在木心,是否恍如隔世?
区区丝毫没有唐突听众的意思,虽然记录在案的回忆录,会把“书香门第”误记成“思想门第”(参见《文学回忆录》第764页),因为上海话的“思想”发音与“书香”相近,但当时在座的毕竟是一群艺术家,区区想要说的是,木心将几乎是毕生的思考,放进一个非常浅陋的框架里。虽然本意是将就听众,但也实在有些托大。好在尽管托盘是粗糙的,端出来的点心却是精美的。
以一种编年史的方式讲说文学史,无疑是桩吃力不讨好的苦力活。更不用说,前有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后有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还不算丹纳的《艺术哲学》或者其他人的西方文学史艺术史著述,木心仿佛是在铁桶般的学术方阵里左冲右突。比起琳琅满目的衣冠楚楚的学术经典,木心蓬头垢面的讲述显然难以进入文学史著述的殿堂。倘若说,人家打造出来的是一座座美轮美奂的花园,那么木心讲述的文学史,不过撒了一片片花瓣而已。区区因此有言:“文学本无史。木心走过,留下一片片芬芳。”同样的古典主义审美,在布鲁姆展示的是花园景观,在木心呈献的是花瓣芬芳。用一个纯粹汉语方式的判断,叫作有句无篇。
倘若有问,在这两个古典主义者之间,更喜欢哪一个?区区毫不迟疑地回答:木心的花瓣。这倒并非与木心同为汉语文化传人的缘故,从而天然不喜布鲁姆的希伯来腔调,而是因为人家的花园再好看,毕竟人工;木心的花瓣再轻盈,却是野生的,天然的。学术花园的人工性在于,以学识取胜;而木心花瓣的天然性在于,以生命本身的体悟见长。用木心本人的话来说:“欧罗巴文化是我的施洗约翰,美国是我的约旦河,而耶稣只在我心中。”(《鱼丽之宴·仲夏开轩》)或许那些听众想听的不过学识而已,哪怕沐浴着木心的体悟,也只当是学识来领会。
不管怎么说,木心的听众是幸运的。遥想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大陆学府中文系课堂,在台下听课的大都是知青,在台上讲课的有不少是文盲或半文盲。那时候能够听到木心这样的讲学,有如出埃及的希伯来人跟随着摩西。
倘若要形容《文学回忆录》的瑰丽,那么想到的比喻是,孔雀开屏。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这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