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北大通选课:戎马·经济·山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写在前面
关于本书
正文
上篇:华北、内蒙古、东北三大区域的道路系统
一、太行山东麓道路与重要战例
二、华北平原通向内蒙古的道路与重要战例
三、燕山山脉与华北通向东北的道路
四、黄河中下游地区陆路交通
中篇:西北、西南道路交通
一、“关中”的得名、道路系统与重大历史事件
二、川陕交通道路与重要战事
三、西南地区交通道路与民族经济文化
四、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下篇:运河与水路交通影响下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一、运河的开凿与主要运河的流向
二、天然河道的利用与岭南交通
写在前面

北京大学每年都会给全校本科生们开设数百门通选课,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乃至书画、音乐、艺术领域都有涉及,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其中,有些课程的火爆程度严重超出了想象——“世界电影史”这门课定员200人,选课的人数超过了400人,下午1点上课,要是在12点半之后才走到教室,那就必须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寻觅宝贵的座位了,此情此景中,坐在地上的、窗台上的、暖气片上的同学大为常见。你如果认为,这样的座无虚席大多出自电影本身拥有的强大群众基础,那就“TOO YOUNG TOO森破”了,同样的情景照样出现在“地震概论”课堂上。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地震概论”,这样一门似乎朴实无华、枯燥乏味的课程,照样拥有大批拥趸。从最初开设一个班,到后来的两个班,甚至到了三个班同时授课,“地震概论”课的规模不断扩大。
是不是跟我一样,很想说“哇哦”?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各位授课老师魅力的感召。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这些课程的魅力,我们精选了一批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课程,然后再将其中的精华萃取出来汇集于此,最终形成了您看到的“最受欢迎的北京大学通选课”系列电子图书。这个系列中所有的内容均出自课程授课教师之手。为了保证大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领略到课程精髓,我们只是选择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并没有进行整体的呈现。
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们奉上的“一小斑”,当然,更衷心期待您能因此进一步窥到“全豹”。(本系列所有课程教材均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知识沉淀下来,终将成为智慧。
在这条路上,希望我们的小书能跟您一起走得更远更远。

关于本书

“中国历史地理”课由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韩茂莉老师开设,这门看上去很冷门的课程每年都会被很多学生作为“必选的通选课”私下推荐给新生。曾经有同学用三句通俗的话对本课情况做出了概括:课程本身特别有意思,特实用;课讲得特别好,不枯燥;韩老师人太好了。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出自韩茂莉老师之手,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韩老师在本书后记中讲到:“
历史地理是一个涉及领域很广的学科,不仅包括决定人类生存的环境与资源——气候、植物、土壤、山川湖泊,而且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农田、城市、道路、文化以及基于政治、军事需求对于环境的利用。”“这本‘十五讲’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这些领域。从属于历史地理的各个研究领域,每一个领域均可以自成体系、独立成章。”
我们本次选择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中关于历史交通地理的部分。如果这样的说法有些难以理解,那么就是——因为这里出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我们有了通向这里的路和通向那里的路;因为有了这些路,有了这样的事和那样的事。这些事加起来,就是历史。也就是说,这些默默无言的山水,以我们没有想到的方式经历、影响着祖先的、我们的这么多年的生活。

正文

上篇:华北、内蒙古、东北三大区域的道路系统

道路是人类交通的途径,关乎国事民生。然而道路却不是从来就有的,鲁迅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踩出来的,远古时期,当先民在洪荒大地上踏出第一行脚印,留下第一个标记时,最早的道路就萌生了。从此,伴随先民的狩猎、采集、播种、收获……足迹成行,一条条道路延伸出来,交织成大地上重要的人文景观。
道路固然是人踩出来的,但在没有技术可以从容不迫地逢山劈路遇水架桥的时代,先民的脚步落在什么地方,踏出一条伸向何方的道路,则与地理直接相关。中国大地上的重要道路均可追溯到史前时期,那时人们以自己的聚落为中心采集、渔猎,每向远处前进一步都需要探索与冒险,难以成行的地方自然无路可通,得以立足的地方则相联成行,为后辈所传承。道路的形成既受制于山川自然,也取决于人们足下的选择。最初的道路仅是人类在探索中形成的由家居之地到食物采集、渔猎地的途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道路增添了更多的功能,不仅服务于政治,也服务于国家。公元前3世纪秦帝国建立,在完成政治统一的同时,凭借驰道的修建,使车同轨、书同文成为秦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建了中国最早的道路交通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即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驰道由数条道路构成交通网,囊括东西南北,“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经过研究,可以确定的驰道分别为:(1)由咸阳沿渭河、泾河河谷西北越六盘山通向河西一带。(2)自淳化沿子午岭向北经鄂尔多斯高原至秦九原郡(今包头市西南),这条北上之路也被称为直道。(3)由咸阳东北行于临晋关(后改称蒲津关)渡黄河,沿汾河河谷北上,经平阳、太原至云中、代郡。(4)由关中经故道、褒斜道、子午道越秦岭至汉中,经金牛道越巴山入蜀。(5)由咸阳东南行出武关,沿丹江至汉水。(6)由咸阳东出函谷关,经洛阳、成皋至临淄。(7)由洛阳北渡黄河,沿太行山东麓经邯郸至蓟。陆上道路之外,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菏水、鸿沟运河的开凿又将黄河、淮河、长江各大河流水系南北相联,构成水路通道。这些相联成网的道路不仅维系着地域间的联系,而且在代代相承中融入中国历史。
道路具有鲜明的继承性,但明以前历史文献很少留下集中记载,追寻这些道路延伸的方向,相关信息散见于各类历史事件与考古学成果,其中与军事相关的事件几乎成为研究历史交通道路的关键性信息,故古代交通道路的研究多与军事地理研究相伴而行 ............

书籍插图:
书籍《最受欢迎的北大通选课:戎马·经济·山河》 - 插图1
书籍《最受欢迎的北大通选课:戎马·经济·山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最受欢迎的北大通选课:戎马·经济·山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