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日耀光_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总目录
暮日耀光: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上册)
暮日耀光: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下册)
目录
序言
绪论:有关张居正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一章 早岁峥嵘
第一节 护卫卒的孙子,起自“苦笃贫家”的神童
第二节 备受器识与孳生恩怨
第三节 修竹的风格和早年的人生追求
第四节 荆州,这一片热土
第二章 生于忧患
第一节 一个灾难深重的年代,一个擅权执拗的皇帝
第二节 哀民生之多艰
第三章 科举道路和翰苑生涯
第一节 经世实学与八股时文的冲突——参加会试的一次挫折
第二节 身在翰苑,忧思天下
第三节 激切进言,痛论时政
第四节 对嘉靖其人和嘉靖朝政事的反思
第四章 政治上的失落和彷徨
第一节 失意于污秽混浊的官场
第二节 接触到险恶起伏的政潮和对夏(言)严(嵩)斗争的思考
第三节 善处于严(嵩)徐(阶)斗争之间
第四节 周旋于政争漩涡之中与对徐阶的期许
第五章 山居未敢忘忧国
第一节 隐晦待时,惆怅南归
第二节 山居六载,寄情山水
第三节 人在江湖,情系社稷
第四节 出山回朝,面对变局
第六章 重新投入政治的漩涡
第一节 徐阶倒严的彻底胜利
第二节 徐阶当国后的政局
第三节 徐阶对海瑞上疏等问题的调息
第四节 张居正在嘉靖末期地位的变迁和“应变”准备
第五节 与高拱“相期以相业”
第七章 嘉隆交替与张居正入阁
第一节 一个心理变态、庸碌猥琐的皇帝
第二节 《嘉靖遗诏》的发布和治道转轨
第三节 张居正破格入阁和伸展抱负
第八章 隆庆内阁的矛盾斗争与张居正地位的上升
第一节 嘉隆时期内阁地位的提高和首辅制的形成
第二节 隆庆内阁与“九相”的浮沉
第三节 徐阶、高拱的角逐与徐阶的败北
第四节 高拱与赵贞吉的斗争及阁权归高拱
第五节 张居正在内阁内讧中的角色与高张并相
第六节 阁员学术分歧在政治上的反映
第七节 高拱、张居正的实学思想和对理学末流的批判
第九章 隆庆内阁的成就和张居正的作用
第一节 两个纲领性文件的提出
第二节 张居正在隆庆前期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高拱、张居正的知人和用人
第四节 高拱对人事制度的整顿改革
第五节 促成俺答封贡的实现
第六节 取得擒斩汉奸赵全和瓦解板升叛乱势力的胜利
第七节 高拱、张居正的重商思想
第十章 隆万交替与张居正独揽朝纲
第一节 隆庆末叶高拱张居正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朝臣角逐与宦官矛盾的交错盟合
第三节 《隆庆遗诏》与高拱被逐
第四节 以构陷高拱为中心的壬申政变
第五节 张居正接任首辅与李、张、冯政治铁三角的形成
返回总目录
序言
一
对于张居正的评价,毁誉互见,瑕瑜不能相掩,是向来一般史家的共通看法。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存目四·太岳集》有云:
神宗初年,居正独持国柄,后毁誉不一,迄无定评。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
《明神宗实录》卷一五二,万历十年六月丙午条,在为张居正立传时也说:
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褊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幸,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斲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也。识者谓:“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然而由于张居正“勇于任事”、“嫌怨不避”、“毁誉利害不恤”,因此他死后“持公议者少,惟升沉进退之际,挟旧怨以图报复者为数较多”(孟森《明代史》语)。尤其张居正曾禁书院,与晚明讲学风气相忤,致犯众怒,如东林领袖人物顾宪成即以梅之焕“致思”论张居正,谓“其言可痛”。于是晚明贬张居正者众,而褒之者寡。即如王世贞,虽“心服江陵之功”,但在《嘉靖以来首辅传》后,还是批评他:“器满而骄,群小激之,虎负不可下,鱼烂不复顾”,“没身之后,名秽家灭”。至于明清之际,万斯同还认为张居正的功业“虽曰瑕不掩瑜,而瑕实甚矣”,因为张居正“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凌上无礼”,失去为人臣应该“以敬为上”之道,“大节一失,余无足观”。况且他的改革措施,得罪了整个官僚系统,“设施举措又多未厌众心”,是以招祸,把他当作“奸人之雄”,而持否定之评价。而被谷应泰袭用于《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曰”的《明史纪事》作者蒋棻更进一步持全盘否定态度,竟痛斥张居正是“倾危峭刻,忘生背死之徒”,说他“包藏祸心,倾危同列,真狗彘不食其余”,甚至将万历中的“矿税之祸”,也说成是“居正之贻患”。
但是在晚明值国家危亡之际,也有不少士人反而感念张居正的功勋及其振衰起敝的任事作风,不再说他不合法制及自居宰相之失,如天启年间举人陈治纪即引时人的评语云:
居正受遗辅政,肩劳任怨,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邹元标也说:
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尔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臣,奚愧焉!
迨明亡之后,明遗民鉴于明亡惨痛教训,对张居正的评价更加肯定。如查继佐《罪惟录》即将张居正列入《经济诸臣列传》,一再强调他“功在社稷”,论列其“用人行政”“撙节理财”之功,及“数年间法纪大张,弊亦尽剔”,“五千余里,几无烽火”之效,并说明张居正勇于任事,不任姑息,是“善百世者不顾一时,制万物者不姑息一事”,决非一般“竖儒所能解”。而清廷官修《明史》也赞扬张居正,说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
清代后期,国家衰乱之势已萌,有识之士遂表扬张居正,以为改革之榜样。道光朝曾任两江总督、从事两淮盐政改革著有声名的陶澍,就为此将绝版久亡之《江陵全集》,嘱人重校付梓,特撰《重刻张太岳先生全集序》云:
明至嘉、隆时,上恬下嬉,气象荼然,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于庙堂之上,而令行于万里之外。其时海内殷阜,号为乂安。
认为“其精神气魄,实能斡旋造化,而学识又足以恢之”,不只是“有明一代所罕觏”,而且是“旷古之奇才”。虽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暮日耀光_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