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斯诗集:爱丽尔·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普拉斯诗集:爱丽尔
[美]西尔维娅•普拉斯 著
杜鹃 译
中信出版社
书名:普拉斯诗集:爱丽尔
著者:[美]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杜鹃
文本整理:康苏埃拉
编辑:王瑜玲
策划推广: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 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中信出版社官网:
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 App:
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目录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译者序
译文
作品简介
本书收录了西尔维娅•普拉斯发表在《爱丽儿》诗集中的诗歌,该诗集1982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美国著名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作品集。
作者简介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是继艾米莉•狄金森和伊丽莎白•毕肖普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女诗人。1963年她最后一次自杀成功时,年仅31岁,被称为天才女诗人,是美国现代诗歌中“自白派”的巅峰,其诗歌因具有强有力的穿透力、诡谲的意象、炽烈的语句、疯癫的节奏而被诗歌评论界喻为“海妖般的阴冷,女巫般的力量。”
译者序
献给普拉斯:聆听海妖夜歌的妖娆
——译者翻译记实录
杜鹃
□ 怎么想到去翻译普拉斯的?
■ 最早接触普拉斯大约在五年前,一个看上去跟你差不多二、脸上还斜挂着两块褐斑的老裁缝(在一间堆满陈货的杂货铺里?)很淡然地向我举荐了她。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在网络上阅读到普拉斯诗歌原文时即被那诡谲的意象和炽烈的语句击穿、震傻的情形。我直觉到,我已无力逃避自己未来生命中将会与普拉斯诗歌发生深切交集与痴缠的某种必然。牢牢攫住我的,是一种既熟稔而又恍如隔世的尖锐感,就像梦里撒了一地的头朝上的钉子。这之后,我便开始尽可能从一切渠道搜集关于普拉斯的资料,还有她诗歌的各种中译版本。遗憾的是,这些译本与心目中那个熔化了我的普拉斯相去甚远。于是,就动了自己翻译的念头。
□ 有意思。继续。
■ 刚开始纯粹是出于热爱和兴趣,日子一长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再后来,可以说就是一份卸不下的责任、一项多少有些神秘使命的苦苦催逼。花了整四年的业余时间,我译完了普拉斯全部诗作,一共近三百首。就这样,在闪烁迷离的恍惚光影里,在从纸上向天上跳脱的慢动作字句里,我与普拉斯,普拉斯和我,仿佛阴阳相通中西连璧且歌且狂合而为一,自此再难分开;就这样,我被选中了:不同的语境下我们对着同一面镜子彼此互选了两次!
□ 听起来怎么有些癫狂……
■ 癫狂,对!是癫狂,一个美妙的词。一个关于普拉斯的贴切的感应点。尽管听起来不一定让人舒服。很多东西都是伴随癫狂这个词扑面而来的,它们聚拢,打住,旋转,发光。改变就这样发生。正如文体大师巴塞尔姆所说:“一个增生的过程,藤壶在沉船残骸或礁石上生长。我宁可要沉船的残骸也不要一艘航船。事物自动地附在残骸上,奇异的鱼发现你的残骸和礁石是个就餐的好地方。片刻之后,你就获得了一种充满可能性的势态。”我觉得巴塞尔姆也是为我说的。更应该从这句话的角度,而不是从什么精神病理学的讲义出发去感悟、理解普拉斯诗歌的癫狂。当我重读我笔下的这些诗句时,我甚至不确定它们是不是真的出自于我。在翻译过程中它们总是会自发地很霸道地从心里跳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站在背后?所以,我只能说,我是被选中的。哈哈!压力。读数在跳,压力加大,阈值也在增高。这就应该是读普拉斯的诗歌的直观感受。
□ 你被“附体”了?
■ 哈!我喜欢你的说法。但愿那个附到我体内在我心里说话的幽灵正是普拉斯。
□ 对自己的译笔很自信?
■ 不,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恰恰相反。我还年轻,资历尚浅。对普拉斯,就是个喜欢,因为喜欢,然后就奔着她去了。她给了我力量,很大很大的力量。剩下的,就得看缘分了。我觉得译普拉斯是我一生的事情,很漫长,很艰辛。必然的。目前我所有的文字都只是第一次译稿,有待反复打磨、锤炼、完善,也完全有可能推倒重来。晚年的爱默生曾讲到过一个比喻:“也许是两步,也许是三步、四步,这要视个人的天赋而定,但对于每一个省察灵魂的人而言,最后只有两个事实——我,以及地狱。”套用这个精彩的比喻来形容我直面普拉斯的战战兢兢非常之贴切:不管先前的那个“我”多么自信自满,一旦遭逢普拉斯这样高量级的灵魂,没有道理不立刻萎缩成小刻度的量杯,不仅容量有限,还满布裂纹,卑微、易碎。而把普拉斯比作地狱,一则恰如其诗其人之独特风格,二则也暗合她施加给我的所谓“影响的焦虑”。只不过需要区别于弥尔顿、布莱克与艾略特的地狱,普拉斯的“地狱”我把它理解为一个液性的、魔力恣肄的疆域,如同一汪倒扣过头顶兴风作浪而且永远无边无际的夜海。你瞧,普拉斯—我;夜海—量杯;诗歌的神迹—不自量力而又勉力为之的品咂、感通、和应、“破译”。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很有趣的对偶关系?虽然并不对称。我能做的,惟有握紧量杯,转身投入大海。
□ 能具体谈谈普拉斯的诗吗?这本《爱丽儿》在她的诗中有怎样的地位?
■ 诗本身就是一种具体。“我暗暗摇晃/像一只贝壳。他们不得不呼天抢地/挑出我身上的虫,就像拾捡着粘粘的珍珠。”“我已让一切滑走,三十年的货船/倔强地黏附着我的姓名和地址。/他们已擦去了我关爱的一切。/我惊恐赤裸地坐在有塑料枕头的轮椅上/看着自己的茶具,亚麻书桌。我的书/消匿无影,水漫过我的头顶。”“死/是一门艺术,别的事情也一样。/这是我的拿手绝活。”“血色喷嘴诗意绵绵/它停不下来。/你递给我两个孩子,两朵玫瑰。”这就是普拉斯。我们得像巴塞尔姆贪吃的鱼那样,深深潜入普拉斯诗歌的每一首,每一句,每个意象,甚或每个词、每个音节当中。得从很高的地方再往上蹦跶。得忘掉甚至抛弃已知空间,让那些庸常事物的疣赘回撤出外景之外。得不由分说地当一回拔光自己毛发的叛徒,爽比神仙又苦若黄疸。读者得先“死”!然后允许一首诗用倒插门的非自主呼吸帮你活转醒来。《爱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普拉斯诗集:爱丽尔·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