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苏力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
ISBN 978-7-301-30580-5
Ⅰ. ①是… Ⅱ. ①苏… Ⅲ. ①案例—中国 Ⅳ. ①D9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33549号
书 名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SHIFEI YU QUZHI——GE'AN ZHONG DE FALI
著作责任者
苏力 著
责任编辑
李霞 王晶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30580-5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
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
law@pup.pku.edu.cn
新浪微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电 话
邮购部010-62752015 发行部010-62750672 编辑部010-62752027
经 销 者
新华书店
965毫米×1300毫米 16开本 23.5印张 385千字
2019年8月第1版 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目录
序
|引论| 摆事实、讲道理、断是非
|第一章| 个人自由和法律责任——从肖志军签拒手术事件切入
医院做了什么以及能做什么?
超越法律
如果强行治疗
个人自由与责任
小结:探讨肖某刑事责任的意义
|第二章| “黄碟”遭遇陕北
争点的界定
自由主义(或个体主义)的法理分析
社群主义的法理分析
最低限的女性主义法理分析
教条主义
疏于事实
陌生于执(司)法
几点说明
附录 关于警方干预的方式和程序问题的几点说明
|第三章| 罪责自负和殃及效果——从药家鑫案切入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你害了自己,也害了全家”
“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结语
附录 药家鑫案审理与辩护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当睫毛掉入眼中——从“南京虐童案”看法律干预家事纠纷
案情和问题
打是疼,骂是爱
“智慧出,有大伪”——意识形态的“裸奔”
纠结的社会现实
曾经的审慎与明智
结语
|第五章| 隐私侵权的法理思考——从李辉质疑文怀沙的事件切入
名誉侵权还是隐私侵权
复杂的利益格局
真相并非至要
核心是信息对于他人的利害
不同的信用品——兼论艳照门事件
反思“公众人物”的进路
隐私权的法理重构
“为尊/长者讳”与“揭人不揭短”?
小结
|第六章| 不只是戏仿——从搞笑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切入
问题的界定
“搞笑”“搞笑版”和戏仿
《馒头》刺痛或触动了什么
利益平衡与“合理使用”
戏仿的“合理使用”
戏仿侵犯“名誉”或“声誉”
戏仿之社会功能的再考察
|第七章| 昔日“琼花”,今日“秋菊”——舞剧《红色娘子军》产权争议的法理分析
引论
上篇:无法解释的解释,无法证成的证成
中篇:舞剧《红》的改编
下篇:舞剧的产权制度:实践与道理
结语
附录1 《红色娘子军》大事记
附录2 《红色娘子军》文学剧本与分镜头剧本的片段比较(常青就义)
|第八章|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从许霆案切入
问题的界定
一审判决的对与错
法教义学
法律推理和论证
司法民主化?什么意思
制度模式,许霆案的启发
结语
附录 许霆案隐含的其他法律争点
|第九章| 司法解释的制度约束——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批复切入
问题的界定
为什么特别保护幼女(或少女)?
其他可能受影响的利益
隐含的宪制越位
选择性执法以及社会公正
结语与建议
|跋|
但是我一直没有被迷惑
从来没有
如同河流
在最深的夜里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余秀华
《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
序
一直从事法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自然更容易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我知道,如果对经验事实缺乏理解和把握,很危险,所有分析和结论可能只是想当然;在部门法法学/法律人看来会毫无用处,就是你自说自话。甚至,都难说你还是位法学人或法律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关注真实世界的麻烦事,也就根本不可能开发出、提炼出真正有意义的新问题。因为,至少就法学而言,所有的新知或发现都只可能来自经验,不可能来自概念、命题或理论自身。因此,法律人必须“小大由之”,或者说“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
因此,自大学任教以来,我会不时分析讨论一些我认为还有点意思的法律个案或可能进入司法程序的法律事件。有意思,与轰动程度无关,与社会舆论大小无关。只是我觉得,一、其中有些问题可能别人没看到,忽略了,省略了;二、即便这事过去了,其中那个或那些麻烦还会在,换种说法即其中的争点有超越此案或此事件的意义,若就让这事这么过去了,太亏;三、其中的有些道理,哪怕很残酷,也该说明白,且可以说明白。我喜欢捕捉这种稍纵即逝,但不好高骛远。即便我的分析结论或建议不一定被人接受,甚至错了,我也不担心,就是不希望成了应对个案的法律操作建议。法理人要知道自己的站位。
积攒下来,稍大一点的文章就这些。最早的那篇收入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为对得起读者,这本书就不收了,力求“干货”。
Not Just Right or Wrong
这本书有理论关切,却从实务视角切入,即在我们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公平合理有效地解决争议。但我既非律师,也非法官,不曾以任何从业者身份介入这里讨论的或其他案件。事实上,我连法律咨询或仲裁的经历都没有。在法学院教书,教的均属理论法学的课,开学术会议也很少,我是典型的象牙塔内的人。我的所谓实务视角下的个案分析不一定靠谱,甚至可能很离谱。但即便说是“法盲”,我也不觉得丢人,因为我确实一直设身处地,也就是所谓“脑补”,尽力体会具有普通智识但通情达理的中国人,也即广大“法盲”,对这些法律事件会怎么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