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管理经典丛书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
Managing
[加]明茨伯格(Mintzberg,H.) 著
何峻 吴进操 译
ISBN:978-7-111-31549-0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目 录
总序 明次伯格的背影
推荐序 蜜蜂与苍蝇
前言
致读者
第1章 管理先行
管理怎么了
29天的管理
深深植根于管理和团体精神中的领导力
管理实践
管理的时代,并非变幻莫测
博采众长
第2章 动态管理
管理特征,今昔对比
传说:管理者是深思熟虑、井井有条的规划者
传说:管理者依靠正式的信息系统来提供综合信息
传说:管理主要关乎“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层级关系
传说:管理者保持着对他们的时间、活动和所在单位的严密控制
互联网对管理的影响
可测的混乱实属正常
第3章 管理模型
问题何在
寻找一个通用的模型
模型概述
管理职位上的人员
构思工作框架
安排工作日程
借助信息进行管理
全方位的沟通
单位内部的控制
用人管理
领导单位内的人员
与单位外的人员联系
直接管理行动
内部的行动
外部的交易
全面管理
跨角色管理
倾向某种态度
动态的平衡
第4章 难以述说的管理多样化
管理:每次一个因素
管理:每次一天
管理:每次一位管理者
外部背景
文化背景
部门
行业
组织背景
组织形式
组织的大小、年限和阶段
职位背景
职位的级别
所管理工作的性质(包括职能)
规模和范围
现时背景
暂时的压力
管理时尚
个人背景
背景
任期
个人的管理风格
管理风格的诸多维度
管理活动的诸多风格
将风格置于合适的位置
管理工作的态度
1.保持工作的连贯性
2.对外联络
3.完美融合
4.遥控
5.加强文化建设
6.战略性干预
7.处于中间进行管理
8.跳出中层进行管理
9.从旁建议
新任管理者
勉强的管理者
融合一切的态度和目标
非管理者的管理
最大化管理
参与型管理
共担型管理
分配型管理
支持型管理
最小化管理
第5章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
思考难题
肤浅综合症
规划的困境
分解的迷宫
信息难题
联络的困惑
委派的困境
衡量之谜
人事难题
秩序之谜
控制的悖论
自信的把握
行动难题
行动的模糊性
变化之谜
综合难题
终极难题
我的难题
第6章 有效管理
理应有效的管理者的诸多素质
难免有缺陷的管理者
不幸管理的组织之家
两对管理者的故事
个人的失败
工作的失败
适应的失败
成功的失败
幸福管理的组织之家
效能框架图
能量维度
反思维度
分析维度
练达维度
协作维度
前瞻性维度
整合维度
选举、评估、发展有效的管理者
选举有效的管理者
评估管理效能
有效地培养管理者
自然管理
什么物种失控了
自然管理
附录 管理八日谈
选择研究的管理者
选择研究的时间
观察那天我干了些什么
我对数据做了什么
隐性领导
布拉姆韦尔·托维:维尼佩格交响乐团指挥(1996年4月14日)
混合式管理
法碧恩·拉沃伊:犹太人总医院西北第四分院护士长(1993年2月24日于蒙特利尔)
“典型”的一天
约翰E.克莱格霍恩: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1997年8月12日于蒙特利尔)
维持机构环境
保罗·戈尔丁: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执行总监(1993年11月1日于阿姆斯特丹)
跳出中层进行管理
艾伦·惠兰:英国电信公司(BT)全球计算机和电子事业部销售经理(1996年3月15日于英国布拉克内尔)
横向管理(程度更深)
布莱恩·亚当斯:庞巴迪宇航公司“环球特快”总监(1996年3月8日于蒙特利尔)
于风口浪尖处管理
查利·辛肯:班夫国家公园地区负责人(1993年8月13日于阿尔博塔省班夫镇)
例外管理
阿巴斯·加利特: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团分团团长(1996年8月8日于坦桑尼亚的加拉)
总序 明次伯格的背影
最早接触明茨伯格,是在通用的管理学教科书上读到他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大概是在1990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本科生学管理,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其实读什么也都是过眼烟云,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1999年我到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读博士时,因为明茨伯格长期担任这所学校的访问教授,我才开始注意认真学习明茨伯格的各种管理理论。那时,他待在INSEAD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印象中,学校里挂着他名字的办公室的门,大多数时候都是锁着的。
初见到明茨伯格是一次他给新来的MBA做晚间讲座的时候。那时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尚未出版,但他反思MBA的教育方法已经有很多年了。在座的都是MBA,所以,明茨伯格那些批评MBA的话相当于是“当着秃子的面,非要说亮”,MBA也不示弱,双方唇枪舌箭,妙语连珠。当时的印象是明茨伯格批评问题很尖锐,很严厉,非常不留情面。
参加了INSEAD的国际实践管理教育(IMPM)的项目小组后,我与明茨伯格的接触逐渐多起来,慢慢发现,生活中的他其实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一点管理大师的架子都没有,用我的话来说,是一个“terribly nice guy”。同时我还发现西方国家很多优秀学者都像孩子一样单纯,所谓的“赤子之心”也不过如此吧,我想这应该与西方成熟的科研体制有关。
谈起管理,西方有两个圈子,一个是学术界,一个是大众界,虽然鸡犬之声相闻,却是老死不相往来。例如,这些年大家耳熟能详的德鲁克、柯林斯、彼德·圣吉等人其实都属于大众界,而学术界的大师如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估计大多数人也是闻所未闻。而明茨伯格是极少数能够两条战线同时作战的人。我想,这应该与他极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真正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有关。我曾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告诉我,秘诀很简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一篇几千字的小文章,他往往也要改上一两星期。也许世上确实有那种传说中的下笔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