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6·日暮西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
ISBN 978-7-2130-4664-3
磨铁数盟联合脉望图书制作电子版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6·日暮西山
作者:当年明月
最后更新日期:2011年11月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特别感谢
诚挚感谢「脉望图书」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新浪微博:
@脉望图书
豆瓣小站:
脉望图书
QQ群:172513169
第一章 绝顶的官僚
在万历执政的前二十多年里,可谓是内忧不止,外患不断,他祖上留传下来的,也只能算是个烂摊子,而蒙古、宁夏、朝鲜、四川,不是叛乱就是入侵,中间连口气都不喘,军费激增,国库难支。
可是二十年了,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所有的困难,他都安然度过。
因为前十年,他有张居正,后十年,他有申时行。
若评选明代三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排行榜第一名非张居正莫属。在他当政的十年里,政治得以整顿,经济得到恢复,明代头号政治家的称谓实至名归。
但如果评选最杰出的官僚,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以张居正的实力,只能排第三。
因为这两个行业是有区别的。
从根本上讲,明代政治家和官僚是同一品种,大家都是在朝廷里混的,先装孙子再当爷爷,半斤对八两。但问题在于,明代政治家是理想主义者,混出来后就要干事,要实现当年的抱负。
而明代官僚是实用主义者,先保证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混。
所以说,明代政治家都是官僚,官僚却未必都是政治家。两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评定指标各不相同,政治家要能干,官僚要能混。
张居正政务干得好,且老奸巨滑,工于心计,一路做到首辅,混得也还不错。但他死节不保,死后被抄全家,差点被人刨出来示众,所以只能排第三。
明代三百年中,在这行里,真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混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当属张居正的老师,徐阶。
混迹朝廷四十多年,当过宰相培训班学员(庶吉士),骂过首辅(张璁),发配地方挂职(延平推官),好不容易回来,靠山又没了(夏言),十几年被人又踩又坑,无怨无悔,看准时机,一锤定音,搞定(严嵩)。
上台之后,打击有威胁的人(高拱),提拔有希望的人(张居正),连皇帝也要看他的脸色,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安然回家欢度晚年,活到了八十一岁,张居正死了他都没死,如此人精,排第一是众望所归。
而排第二的,就是张居正的亲信兼助手:申时行。
相信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结论,因为在明代众多人物中,申时行并不是个引人瞩目的角色,但事实上,在官僚这行里,他是一位身负绝学,超级能混的绝顶高手。
无人知晓,只因隐藏于黑暗之中。
在成为绝顶官僚之前,申时行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具体点讲,是身世不清,父母姓甚名谁,家族何地,史料上一点儿没有,据说连户口都缺,基本属于黑户。
申时行是一个十分谨小慎微的人,平时有记日记的习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今天我和谁说了话,讲了啥,他都要记下来,比如他留下的《召对录》,就是这一类型的著作。
此外,他也喜欢写文章,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基于其钻牛角尖的精神,他的记载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然而奇怪的是,对于自己的身世,这位老兄却是只字不提。
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而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于是,我查了这件事。
遗憾的是,虽然我读过很多史书,也翻了很多资料,依然没能找到史料确凿的说法。
确凿的定论没有,不确凿的传言倒有一个,而在我看来,这个传言可以解释以上的疑问。
据说(注意前提)嘉靖十四年时,有一位姓申的富商到苏州游玩,遇上了一位女子,两人一见钟情,便住在了一起。
过了一段时间,女方怀孕了,并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申时行。
可是在当时,这个孩子不能随父亲姓申,因为申先生有老婆。
当然了,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这似乎也不是什么违法行为,以申先生的家产,娶几个老婆也养得起,然而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那位女子不是一般人,确切地说,是一个尼姑。
所以,在百般无奈之下,这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被送给了别人。
爹娘都没见过,就被别人领养,这么个身世,确实比较不幸。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个别人,倒也并非普通人,而是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他很喜欢这个孩子,并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徐时行。
虽然当时徐知府已离职,但在苏州干过知府,只要不是海瑞,一般都不会穷。
所以徐时行的童年非常幸福,从小就不缺钱花,丰衣足食,家教良好。而他本人悟性也很高、天资聪慧,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举人,人生对他而言,顺利得不见一丝波澜。
但惊涛骇浪终究还是来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时行二十八岁,即将上京参加会试,开始他一生的传奇。
然而就在他动身前夜,徐尚珍找到了他,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你不是我的儿子。
没等徐时行的嘴合上,他已把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和盘托出,包括他的生父和生母。
这是一个十分古怪的举动。
按照现在的经验,但凡考试之前,即使平日怒目相向,这时家长也得说几句好话,天大的事情考完再说,徐知府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开口,实在让人费解。
然而我理解了。
就从现在开始吧,因为在你的前方,将有更多艰难的事情在等待着你,到那时,你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
这是一个父亲,对即将走上人生道路的儿子的最后祝福。
徐时行沉默地上路了。我相信,他应该也是明白的,因为在那一年会试中,他是状元。
中了状元的徐时行回到了老家,真相已明,恩情犹在,所以他正式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归入徐家。
辛苦养育二十多年,而今状元及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明朝那些事儿6·日暮西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