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
本书记述了从日本开国到明治时代终结的历史。贝利来航以前只涉及了一部分,而关于西洋列强入侵亚洲的世界史背景和意义,我想在这本书里已没有必要再重新提起。不仅仅是日本史,由生活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人们所创造的各个时代,都具有各自的价值,而日本的开国维新、明治时代, 则更是在人们面前充分展现其引人注目的民族活力的一个历史时期。然而,它已经属于祖辈,对于传承的后世来讲,它只不过是“历史”的对象而已。
本书虽是一本通观日本近代史的概论,但我想与其在史论上做文章, 倒不如尽可能多地网罗一些最基本的事项,以此来明确地阐述史实。我知道这本书在概论的记述方面还很不充分,但我仍想做一点尝试性的工作。 由于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常常是以政治的动向为主轴的,而在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叙述,也总是与政治或政策相关联,因此所提及的范围总不免要受到限制。另外,本书虽然把明治期贯以始终,但并不意味着把接下来的大正期以后的时代称为现代史,这里只不过是为了执笔上的方便而做的划分。日本近代史至少应该是包括昭和战争前期的历史阶段,遗憾的是本书未能论及这个时期。
本书是笔者集20年来在大学的讲稿和课堂讨论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一部概论,为便于读者的阅读,除记述和表现之外,也力图在其他方面尽量下些工夫,虽说如此,但仍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本书如果能在帮助读者加深对日本近代史的理解方面稍有寸
R3'.F04. rxT/Fr31
作用的话,笔者将感到莫大的安慰。本书在执笔之际承蒙诸先学的著作、研究成果的恩惠, 在此请允许我割爱略去对书名的标注。
另外,本书的出版得到艺林书房林亲仪氏的悉心关照,在此加注一笔以示感谢之意。
安冈昭男
1982年3月
第一章 幕末政局的展开
与西洋各国的和亲条约
美使贝利来航
嘉永六年六月三日(1853. 7.③ 美国的东印度舰队司令官贝利率4艘军舰抵达相州浦贺海面。旗舰萨斯克哈那号和密西西比号二舰是蒸汽机驱逐舰,普利茅斯和萨拉多加号二舰是帆船,高尔贝特号舰,黑船所显示的威力足以使人望而生畏。贝利的态度比起弘化三年(1846)比得勒提督的态度要强硬得多,他要求日本政府接受美国总统的亲笔国书。在幕府的官员苦于对应之际,美舰已驶入江户湾进行测量,为此,江户城内人心惶惶。3日后, 幕阁决定接受国书,并命令浦贺奉行在久里浜从已率:300余名士兵上陆的贝利手中接收了国书(六・九。和历,以下类同——译者注)。
美国斐谟总统在给日本国皇帝(将军)的国书中,郑重地表示只寻求日美两国的友好通商和煤炭食料的供给以及对美国漂流者的保护,决无干涉日本内政和宗教之意。与此同时,贝利所提交的书函中的态度却显得格外强硬, 声称如在他来年春天率大舰队(贝利原本计划率12艘船的舰队)抵达江户之前做出回答还为时不晚,但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美国将不惜诉诸武力。贝利舰队于六月十二日离开浦贺,经琉球撤回上海。
[幕府的对应] 当时12代将军德川家庆正在病中,在接受国书10天后便死去。幕阁的中心人物老中(江户时代官职名,担任行政事务的最高责任者——译者注)首席阿部正弘(备后福山藩主)企图以协调政策度过难关。 首先公开国书,然后根据国内的舆论来决定对策,从七月一日起,阿部向诸大名以下幕府的有司公开了国书的译文以征求他们的意见。与此同时,将很早就主张以国防为急务的德川齐昭(前水户藩主)召为幕政参与。齐昭立即上呈十条意见(海防愚存),建议解除对建造大型船舰的禁令。阿部老中也向朝廷报告了外国舰只来航的情况。弘化三年八月,朝廷指示幕府制定海防对策。这种向包括大名在内广泛地征求意见的做法,是幕府独裁体制开始崩溃的第一步;可以说,以外交问题为契机,朝廷得以参与政治的动向,给朝廷与幕府的关系以及幕藩体制带来了质的变化。
贝利的再次来航
刚过新年,嘉永七年(安政元)一月十四日(1854. 2. 11),贝利所率7 只船编成的舰队就出现在江户湾上。贝利之所以比预定日期提前来航,是由于法国舰队或者说是贝利第一次来航后不久俄国舰队即抵达长崎的行动所促成的。幕府当局企图以将军德川家庆的死为由来拖延答复,但对于贝利来讲这种“开国与攘夷”之策则是行不通的。美舰为了示威,进一步深入到江户湾内对羽田海面进行了测量。为此,幕府在接洽地点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按照贝利的要求决定在神奈川与之进行交涉。林大学头一出面接待,森山荣之助担任翻译,从二月十日开始举行了四轮日美会谈,并根据美国方面提示的条约案签署了和亲条约,从而迈出了开国的第一步。这正如荷兰馆长在早年的情报(荷兰风说书)中所说的那样,美国使节的抵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日美和亲条约
嘉永七年(安政元)三月三日(1854.3.31)签署的日美和亲条约即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和亲条约,也称为神奈川条约。条约全文共十二条,这是日本和外国缔结的最初的近代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幕府规定 (1)下田即时开港,箱馆从翌年三月开港(第二条); (2)现今美国未被允许的条件,如果许诺给他国人,美国人可不经交涉,也同样可以享受,即最惠国待遇(第九条); (3)关于领事的驻留等等。这个条约以优待漂流民为主要目的,规定供给漂流民薪水、食品、煤炭和船中所缺物品,并不是通商条约。贝利在达成其首要目的后,立即前往开港的预定地点虾夷地(松前藩)的箱馆(四・二十一~五・八)进行了访问,随即又返回下田缔结了追加条约(和亲条约附录)十三条(五・二十二)后离开日本。吉田松阴“下田踏海”乘美舰的便船遭到拒绝之事(1854年贝利再次来航之际,吉田松阴在下田企图乘美舰密航海外,因事败而被捕事件——译者注)就发生在此时。
俄使布恬廷的行动
在西洋列国中最早抱着通商的愿望并试图与锁国的日本进行接触的,就是俄国。当得知美国向日本遣使的情报后,俄国皇帝立即任命布恬廷为遣日大使,率领由4只舰船(旗舰巴尔拉达号、帆船驱逐舰)编成的远征舰队, 于1852年10月由克洛休塔港出港。俄国使节除希望通商以外,同时还负有交涉勘定国境问题的使命,这一点是与别国不同的。
布恬廷从香港启程,路经小笠原诸岛的父岛,来到长崎。嘉永六年七月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日本近代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