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作者:
包弼德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01
ISBN:
978721420733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初版序
再版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士之转型
第三章 初唐朝廷的学术和文学创作
第四章 755年之后的文化危机
第五章 文治政策与文学文化:宋代思想文化的开端
第六章 思想家,其次是作家:11世纪中期的思想潮流
第七章 为了完美的秩序:王安石和司马光
第八章 苏轼的道:尽个性而求整体
第九章 程颐和道学新文化
附录 南北宋时期的晁氏家族
中文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唐宋转型之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译后记
中译再版后记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凤凰文库出版委员会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讶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个系列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刘 东
初版序
大概除了在中国,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这样一部思想史:它横跨六个世纪,同时也是一部政治史、社会精英史,以及对文学价值观的研究,我就是在这些领域的结合处写作,因为我相信,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以及文学史,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但对于理解唐宋思想的转变,都是必要的。我同时也是从唐宋思想生活的内部来撰写,使用当时的术语和观念。翻译不能百分之百地传达思想材料的意义,但从当时的语境出发阐释当时的作品,却能使我们看到学者们询问的问题如何变化,以及他们走向那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方式,如何出现了分歧,从而更切近地解释历史变化。
在中国史研究中,撰写一部跨越几个世纪的著作,这样的工作尚未让人望而却步。这部书一开始并未想到会有如此规模。我最初研究苏轼及苏门,进而研究11和12世纪的思想文化,这是这部书的起因。为了寻找北宋精英文化的来源,我上溯到唐代后期的历史,而要估价其间的发展,就有必要与初唐的学术进行对比。当我开始探究唐代后期与北宋的思想创造如何与唐代门阀文化的消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也逐步理解了,新儒家运动在什么意义上与众不同。研究的结果就形成了这部书,它比我设想的更长更广,不过仍然只是选择了某些 ............

书籍插图:
书籍《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 插图1
书籍《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