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2014秋冬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8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声音
实验性文学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注释
镜子的两面:翻译与写作的双向关系及其影响
翻译暴力的中国文化语境探讨
作为译者的写作者:双重身份之利弊
评论
【新世纪的文学实验】
蜻蜓、博物志与文学的自由——谈霍香结的小说《地方性知识》
凝视深渊者——读阿丁的《无尾狗》及其他小说
一个时代的样貌在小说里——徐皓峰的小说及其他
作者与总叙事者的较量——论赵志明的小说
先锋文学的新流变——以四位“七〇后”作家的创作为例
今日先锋何处寻——以舒飞廉《绿林记》为例
心路
向内心的黑洞倾听慧光——《尼禄王》与我的心路历程
著述
赫西俄德和泛希腊主义诗学
谈艺录
鲁迅与里维拉研究之研究
《威尼斯商人》:一部令人心生酸楚的喜剧
对话
想象历史的方法——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讨论
书评
把世界带回家: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
网络多情:中国网络言情小说的生产与消费
反思中国性:游移于南洋文学世界中的华人身份
金光大道上的里程碑:1945-1980中国社会主义写作
本卷作者、译者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学. 2014秋冬卷/陈思和,王德威主编.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2
ISBN 978-7-5321-5583-5
I. ①文… Π. ①陈…②王… Ш. ①文学研究-文集 IV. ①I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26741号
出品人:陈征
责任编辑:林雅琳 肖海鸥
封面设计:CI WEI
文学·2014秋冬卷
陈思和 王德威 主编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200020 上海绍兴路74号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发行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 193号 www.ewen.co
上海景条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 700×1000 1/16 印张 19.5 插页 2 字数 339,000
2015年2月第1版 2015年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321-5583-5/I·4451 定价:35,00元
告读者 如发现本书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
T:
021-59815389
声音
· 翻译:借镜的自我观看 ·
实验性文学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注释
镜子的两面:
翻译与写作的双向关系及其影响
翻译暴力的中国文化语境探讨
作为译者的写作者:
双重身份之利弊
实验性文学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注释
■ 文/戴从容
一般认为翻译上的困难或者来自语言中的障碍,或者源于文化上的差异,比如正是东西方对红色的不同理解,促使大卫·霍克斯将《红楼梦》的书名译为《石头记》。但事实上在翻译中还有一个让译者左右为难的问题,那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或者说具有诗学内涵的语言表达方式——很难通过直译传递出来。如今中国读者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日益深入,这使得他们对翻译的“准确性”——词句的各层含义得到全面翻译——的要求也日渐强烈。
此外,随着叙述方式在文学作品意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翻译方式也越来越凸显出自身的局限。目前这个问题主要依靠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随机处理,但是,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理论思考的共性问题。
长期以来,那种最符合译入语读者欣赏习惯的译本常被认为是好的译本。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帮助原作在译入语读者中传播,因此只要能被他们接受的译本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译本由于商业或政治等目的急需在译入语社会迅速畅销时尤其如此。比如林纾的翻译在当时就带有较强的政治目的,翻译《黑奴吁天录》是为了惊醒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感,而不是以翻译文本本身为目的,这决定了他必然把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放在第一位,原作的忠实度反而不是他首先考虑的。
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翻译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被翻译的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化的一个样本,帮助译入语读者观赏源语文化;而且被翻译的严肃文学作品也是一位优秀作家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这样的作品提出问题、影响读者、改变现实的意义远大于它在读者中的畅销。对这样的作品来说,重要的不是畅销与否,而是多少人能理解它的意义,并通过评论、研究、讲授、模仿等各种方式将它的意义传递出去。这类作品带着自身文化的特征,却思考着人类的共同问题,这就是陈思和教授说的伟大作品的“世界性因素”。
[1]
在翻译这样作品的时候,衡量成败的标准不应该是它会在译入语读者中多么畅销,而应该是它能够得到多少译入语中的优秀读者的尊重并乐于将它传播出去。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理想的平等的翻译和接受过程,而“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首先体现在译入语文化的读者,尤其是那些优势文化的读者,未必乐于全面承认和译介弱势文化中的优秀作品。很多时候,这类读者只会选取弱势文化中若干部主要作品作为样本,目的是取样和归类。其次,在面对弱势文化中的优秀作品时,优势读者常常更有自信,会从自己的立场和标准出发进行评介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从本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出发进行改动。在这样的译介过程中,源语文化中那些与译入语文化存在差异的精髓被屏蔽掉了,从而影响了源语文化在译入语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比如1960年代由垮掉派作家斯奈德和克鲁亚克开始的对唐代诗人寒山的译介,突出体现了译介过程中美国译者选择中国文本时的主观性。与李白、杜甫等唐代大诗人相比,寒山诗歌的语言和韵律都相当粗糙,但是一则寒山的疯癫、隐逸、禅宗以及亲近自然正好满足了“垮掉的一代”对物质和功利社会的反叛;另一方面寒山简单粗疏的语言降低了翻译原文流失的比例,通俗易懂,这两个方面一起带来了寒山诗歌在美国的流行。他的诗歌不断得到翻译并收入重要的诗歌选集和史料,甚至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美国读者视为李白和杜甫之后名列第三的中国诗人。寒山在美国的诗名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诗歌语言的无法翻译而阻碍了众多优秀诗人的译介,以及美国读者对中国诗歌传统的陌生,这两个因素让美国读者无法真正认识到在寒山之前和之后还有那么多超过寒山的优秀的中国诗人。不过即便寒山的误读情有可原,在这个译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学·2014秋冬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