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时代的文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目录
版权页
序: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维度
第一辑 讲故事的人
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
一个时代的文学病案
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
史铁生小说中的东方美学——论《务虚笔记》
词语的复活与散发——论《马桥词典》
第二辑 幽暗的诗歌
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遇
我们内心的土拨鼠
《零档案》:词语集中营
飞翔的蝙蝠——翟永明论
酒的诗学
第三辑 经验与意义
经验的碎裂和意义的困境
三个诗学范畴的演变
传统诗学与“当代”相遇
现代文学批评的道路
第四辑 文学新动向
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
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意义
莫言的意义和研究的歧路
代跋:十年读书记
编后记
版权页
作者: 张柠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页数: 378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人文丛书
ISBN: 9787513309967
序: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维度
社会分工细致发达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好处在于能够通过高度的专业化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坏处是制度化的劳动分工使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的才能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劳动异化”。我对这种制度化的劳动分工有天然的敌意。我不想把一生的精力耗费在某一个作家身上,无论他是曹雪芹还是鲁迅,托尔斯泰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希望自己尽量地随心所欲,对内心着迷的无论什么作家作品、文化现象、社会思潮,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如今在高等学校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我的这种想法依然很强烈,尽管它不时地受到各种制约。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忙里抽闲逃离狭义的“专业”领域,去写一本并非我的“专业”的著作,比如带有社会学或文化哲学色彩的《土地的黄昏》,比如需要求助于文学理论之外的其他理论方法的文化研究;有时候还从事文学创作,而且我坚信文学写作对人文学科研究的积极意义。
关于学术研究和写作的规范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清人章学诚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记注”(史料,或称“当时之简”)力求方以智,“撰述”(著作,或称“后来之笔”)力求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蓍之德圆而神”;方智以藏往,圆神以知来;严谨之德属“方”,创造之德属“圆”(《文史通义·书教》。引按:“方”与“圆”也可意指“地”与“天”;“天道”与“人事”之由阻而通曰“神”)。前者的确是后者的基础,但并不是充足的条件。一些人文研究,貌似“方智”十足,实际上不过是材料的堆砌。至于“圆神”者,更是罕见。常见的是,把与人的精神或者灵魂相关的,蕴含“灵性”的人文学科,做成了僵死的东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史、哲变成了互不相干的“专业”领域,缺乏一以贯之的东西;或者说,从前那种一以贯之的“道”已经疑问重重,而新的价值标准又没有成型。于是,“文”成了词语的花招,“史”成了材料的堆砌,“哲”成了权势的辩辞。当今的学界与民国时代的学界相比较,这种破败残缺的情形显得更为明显。正是“畸才汇于末世,利禄萃其性灵。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史通义·诗教》)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好为官师”的士大夫心思依然没有改变。在“官”、“师”未分时代,士大夫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护“语言秩序”,以便与权势者维护“行为秩序”的做法两相配套。维护秩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具体的个人的言论和行为,符合社会(家国)意义上的“礼”的规范。士大夫对于如何处理“文”与“质”的关系这件事情,非常在意也非常纠结,既担心“质胜文”的粗野,又担心“文胜质”的靠不住,最好是“文质参差均衡”,做到“损有余补不足”,符合辩证法,才能将合于“仁德”的品质,通过某种“形式”的“文”表现出来。可是,谁敢保证自己能将文与质的比例处理得恰到好处呢?评价标准是什么?谁当裁判?其实,当文质发生冲突时,他们就要删“文”保“质”。他们认为,“质胜文”尽管不完美,但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啊!“文胜质”呢,则有忘其“根本”的危险,所以“与其史也,宁野。”(朱熹《论语集注》卷三)。这种想法和做法至今阴魂不散。
问题在于,历史或时代的变化导致了对“质”(本)的理解的变化。我们究竟要“以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呢?这个曾经让全世界的人感到纠结的老问题,自然也曾经让中国人纠结万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为了感伤时代的文学解决这个问题,在本质的、沉思默想的生活,与积极的、生命活跃的生活之间,进行了选择,他们选择了后者。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开始了“以道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型,开始告别那种将“生人”之气息淹没的“天道之美”;告别那种以“贪帝王之尊,无骨肉之爱”(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卷三》)的宫廷政治为核心的家国政治生活;将貌似高度整一的、符合天道运行的家国结构(实为“沙聚之邦”),转化为“人国”。这就是“人的自觉”。人的自觉的内核,是自由选择及其相应的规则或关系;它的形式是改变那种君臣父子、恩威并施的“小儿文化”,建构一种自由选择与独自担当的“成人文化”。因此,启蒙的本质实际上是“悲剧性”的。它让人独自承担自己的命运,并由此获得一种成人化的生命感或存在感。面对这种新文化及其相应的新文学,中国人至今不大习惯,内心总有一股寻求父亲训斥、投进母亲怀抱的冲动。迷恋宫廷权斗故事和官场小说,还有歌颂温顺的动物和熟悉的植物的诗歌,就是这种冲动的潜意识动作。
对于20世纪新文学而言,“文的自觉”不应该是辞章之术,而是“人的自觉”的外显形式。整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都可以视为对这种外显形式的操练。或者说,新文学的形式史,正是新时代的精神史的外在表现。从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不会固执地纠缠于作品单纯的“审美价值”的高下问题,而是从中发现一种新的“精神生态”的形成过程,发现一种稚嫩的新精神的发育成长过程。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同时担当了大变革时代的多重任务。首先,是使我们从那种古典审美迷雾中走出来,并怀着新的审美期待。第二,是将那种具有高度整一性的、同时 ............

书籍插图:
书籍《感伤时代的文学》 - 插图1
书籍《感伤时代的文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感伤时代的文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