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际河流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编委会
名誉主任
江蓝生
主任
马大正
副主任
晋保平
成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大正 方铁 方素梅 吕余生
刘晖春 刘楠来 江蓝生 孙宏开
李世愉 李国强 李斌城 杨群
宋月华 张振鹍 周建新 贺圣达
晋保平
总序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南边疆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管理。“西南边疆项目”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研究方向,其中基础研究类课题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以下简称“西南边疆研究系列”)。
西南边疆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其中包括西南区域地方史与民族史等内容,也包括西南边疆地区与内地、与境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史研究,还涉及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中国边疆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当代西南边疆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上述方向的研究课题在“西南边疆项目”进程中正在陆续完成。
“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的宗旨是及时向学术界推介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作品必须是学术研究性质的专著,通史类专著,或者是学术综述、评议,尤其强调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质量第一”是我们遵循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必然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在不给学术研究人为地设置禁区的同时,仍然有必要强调“文责自负”:“西南边疆研究系列”所有作品仅代表著作者本人的学术观点,对这些观点的认同或反对都应纳入正常的学术研究范畴,切不可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表的学术论点当成某种政见而给以过度的评价或过分的责难。只有各界人士把学者论点作为一家之言,宽厚待之,学者才能在边疆研究这个颇带敏感性的研究领域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公正和客观,也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繁荣。
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西南边疆项目”组织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西南边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江蓝生同志对项目的有序开展一直给予悉心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云南省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云南、广西两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此一并深表谢意。“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支持,编辑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一贯为学人称道,值此丛书出版之际,表达由衷的谢意。
“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编委会
2012年10月
序
当前,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许多地区淡水资源短缺日渐显露,其合理开发利用与协调管理成为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国土与十余个国家接壤,多数有国际河流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为邻,中越之间的国际河流分属于红河水系的分支百南河水系、珠江水系的分支左江水系和独流入海的北仑河水系,它们或为出境,或为入境,或为界河。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放合作向纵深推进,国际河流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必然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逐步上升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以及研究的热点。
广西国际河流中的水体流进国境或流出国境,与邻国越南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关乎复杂的跨境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解决不好会触及国际河流水资源安全、边境地区生态安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会影响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越“两廊一圈”等重大区域合作战略的实施,进而影响我国睦邻、安邻、富邻周边战略的实施。由此可见,广西国际河流和跨境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已经渗入开发建设、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等层面,国际河流开发、保护、利用作为构建区域开放合作格局的新内容,关乎广西边境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长期发展,尤其是在产业布局、生态保护、跨境资源和市场利用等方面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莫小莎等学者于2009年7月正式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办“西南边疆项目”中的“广西中越国际河流开发、保护、利用问题研究”课题以来,多次深入广西边境地区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广西国际河流所牵涉的各方面问题,完成了此书,其内容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本书为广西国际河流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思路。作者在阐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国际河流区水文地理特征,研究了国际河流开发历史与现状,评估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协调度,以此引出对广西国际河流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笔者认为,开展互惠互利合作是广西国际河流开发、保护、利用的根本出路,同时还须进一步思考广西国际河流区开放战略、发展模式,以及开发与保护的政策措施。本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广西国际河流问题,怎样促进广西国际河流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问题,这对于突破广西边境地区国际河流的开发开放瓶颈有现实意义。
第二,本书将广西的国际河流区划分为桂西红河区、桂西南左江河区、桂南沿海河流区三个片区,指出此区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突出战略地位,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述它的开放与开发、开发与发展的思路。本书还把打造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等开放先行先试区作为基本战略,把建设南宁—崇左经济带作为先导路径加以阐述,将建设重要开放平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引进到广西国际河流的背景因素中来,并与国际河流开发、保护、利用措施结合起来。笔者对广西国际河流地位、全流域合作开发设想、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等都有自己的见解。
第三,本书运用较多的统计数据和图表,详实分析了广西国际河流及其流域的开发历史与现状。本书通过建模对边境地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边境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南宁—崇左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增强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笔者重视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概括,使成果的基础更加扎实可靠。
我国的国际河流众多,开发、利用、保护好这些国际河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广西国际河流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