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论希腊艺术与诗歌对德意志伟大作家的影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文前辅文
他将她独置于这间辉煌阔丽的房屋闪耀的古代大理石间。她坐在这圈神像正中,处之茫然,目光停留在那些美丽且未知的面容上;她似乎,在探听它们永恒的静默。至少在罗马,长久观详一列伟大的希腊群像,而无法感应它们高贵的静穆,诚非能事;此等静穆,乃跟随那慢慢关闭的仪典大门,将宁静之气贯注神像躯体,如同缓缓落下的白色幕布。
——亨利·詹姆斯
目录
作者附言
第一章 概要
第二章 发现者:温克尔曼(1717~1768)
希腊今生
罗马
爱欲
宿命
拉奥孔神话
第三章 阐释者们:莱辛(1729~1781)与赫尔德(1744~1803)
莱辛现身
拉奥孔再现
赫尔德回应“拉奥孔”
入侵
第四章 创造者:歌德(1749~1832)
普罗米修斯
伊菲革涅亚
意大利
温克尔曼的罗马
荷马家族
海伦娜
恶灵
第五章 敌对者:席勒(1759~1805)
战败的“巨人”
青年剧
希腊诸神
滚蛋吧!
命运
第六章 殉道者:荷尔德林(1770~1843)
伊卡路斯
着魔
狄俄迪玛
苍白的加利利人
斯卡达内利
第七章 反叛者:海涅(1797~1856)
路西法
作为鬼魂的诸神
作为魔鬼的诸神
流亡中的诸神
欢迎你,酒神巴克斯!
第八章 余波
温克尔曼再生:海因里希·施里曼(1822~1890)
酒神: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神话家:卡尔·斯皮特勒(1845~1924)
秘法家:斯蒂凡·乔治(1868~1933)
结论
原始资料选
索引
附论 暴政都是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
作者附言
本书中的翻译全权由我负责,另有诉及除外。我仿效了所呈现诗篇的原初格律,并保持其韵律;但结果远难令人满意,尤其在摘取自歌德和荷尔德林的段落中。
非常愉快的是,我得以借此机会向剑桥大学格顿学院的J.贝肯(J.Bacon)女士和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E.K.本内特(E.K.Bennet)先生致谢,感谢他们给我的有益的批评和建议。我也永远感谢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慷慨和支持,并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编审和工作人员,感谢他们诸多的善举和勉励。我常常在想,世人不过是一群在冷硬的事实孤岛之上四处晃荡的孩子,大多数人背对大海,不知懈怠地在沙滩上挖掘着、建造着。他们劳作甚多,所成甚少,即便是这些可怜的成就,通常也都经不起风浪的吹打,要么只留下一些残迹,要么就干脆什么都没留下,于是,他们便只能改换场所,从头再来。更富冒险精神的人会聚集在水边,在那里游走、摸索,胆子更大一些的,也许会尝试在那水中游上一游。他们当中的聪明人会制造出原始的木筏,那些勇敢之士则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这样的水上工具,奋力尝试在那木筏进水并沉没之前回归陆地。也会有那么一些人,会选择远离此一纷繁喧嚣的人世劳作场景,木然注视着海洋,仿佛完全沉浸在海洋的奇异、神秘和威慑力量当中了。一般而言,这样的人并不会像常人那样讨人喜欢;他们表情阴郁,姿势紧张,似乎是在告诉人们,他们不能像其他人那样适应这事实孤岛之上的生活;不过好在只要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当中,他们也就不会制造什么麻烦。
第一章 概要
现代欧洲大地之上的德意志族群,一度就是此一场景当中的那群孩子,它将那孤岛视为世界,将那海洋视为未知的绝对权能。德意志人素来就对所谓绝对者抱持一种绝望的激情,无论这绝对者叫什么,也无论这绝对者以怎样的形象现身。当然,俄国人会抱持更为怪异的意象,法兰西人则更有能力将抽象观念熔铸于具体的政治制度当中;但德意志人有着独一无二的激情去追寻理念,并以同样独一无二的激情去将理念转化为事实。德意志人拥有伟大的成就、灾难性的失败以及悲剧性的政治史,这一切的一切,都灌注了德意志人那危险的唯心情怀。世人通常都是环境的受害者,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德意志人却是观念的奴仆。
德意志人不具备自我防护的能力和意识,此一怪异情状已然在德意志文学中留下烙印。在一段又一段的漫长时光中,他们满足于卑躬屈膝地模仿外人,时刻受制于全然失衡的热情。在种种格言警句、风尚以及审美理论面前,他们通常都会无可挽回地俯首称臣。这一切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不过,也正是因为缺乏自我防护的能力和意识,极具创造性的优美作品得以产生,那样的作品充满了斯芬克斯式的魅惑,并且极富哲学意涵。一般而言,都是诗人创造生活景观,但是德意志人却要向哲学家寻求灵感。歌德的天才乃是斯宾诺莎养育而出的;席勒总是要跟康德缠斗;浪漫派诗人深深浸润在费希特和谢林的思想世界中;黑格尔则主宰着青年德意志运动;瓦格纳和尼采更成了叔本华的子嗣。德意志诗人站在哲学家的肩膀上才能去观看这个世界;确切地说,德意志诗人总是要在绝对真理的王国当中,才能展开对绝对之美的追随历程。
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德意志采取了宗教改革这一形态,这就是根本症结所在。尽管那一时期,诗性之美、艺术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在欧洲其他地方得以重生,但那样的美根本就难以触动德意志。对路德那深沉且阴郁的心灵来说,“真”的分量是“美”远远不能比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不可能教会一个人如何拯救灵魂。天主教会也是一样。众所周知,正是此一发现,令哲学得以逐渐篡取原本由宗教为诗人履行的精神权能。将罗马天主教同德意志人剥离开来,路德也就等于夺走了曾经养育了德意志神秘主义并扶持了德意志美感的那套体系,这套体系也曾执掌德意志信仰。简言之,路德摧毁了基督教的神话元素,正是这样的神话元素将真和美诗性地融合起来,此后,德意志人便一直试图在希腊神话或日耳曼神话中寻找这样的诗性融合,为此,德意志人甚至尝试过回归天主教信仰。思想自由,是路德此一成就的题中之意,令科学和哲学受益无穷;而德意志诗人却因这一解放行动遭遇创伤。无论是不是怀疑主义者(德意志的伟大诗人大多数都是怀疑主义者),德意志诗人都发现,路德传递下来的基督教已经完全剥离了美的元素,同时也缺乏深沉的神秘主义元素,哲学则顺势取而代之。
宗教改革在诗歌王国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民众传统的陨落,此种境遇之下,德意志人强固的族群品性也不免一同归于殒殁;毕竟,此一时期的德意志族群品性和传统仍处在胚芽期,尚且不足以抵御此等精神变故以及随之而起的三十年战争的大灾难。此等情境之下, ............

书籍插图:
书籍《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论希腊艺术与诗歌对德意志伟大作家的影响》 - 插图1
书籍《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论希腊艺术与诗歌对德意志伟大作家的影响》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论希腊艺术与诗歌对德意志伟大作家的影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