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诗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尼采诗集
(德)尼采 著
周国平 译
作家出版社
新版说明
我翻译的尼采诗集,最早是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于1986年12月出版的,印了18000册,此后没有再印。尼采生前未把他的诗作结集出版,我当时是从尼采全集大八开本中搜寻和译出的。2001年,我在海德堡买到一本比较完整的德文版尼采诗集,就想把我漏译的补齐,但这个工作一直搁到了现在才做。补译的诗作,主要是早年习作,增加了11首,后期的只增加了4首,共15首。这样,全部篇幅就由281首增加到了296首。岁月荏苒,从初版至今,转瞬二十五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心愿,竟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实现,心中不免感慨。感谢作家出版社,为我把这个比较完整的尼采诗集汉译本送到读者手中。
周国平
2011年9月
初版译序
一
十九世纪中叶某一天,在德国东部的一条大路上,一个乡村牧师带着他的不满五岁的儿子,从吕茨恩市回附近的本村去。那绿树环抱的小小一个勒肯村就在大路边,父子俩已经可以望见村里教堂那长满青苔的尖顶,听见悠扬的复活节钟声了。不久后,牧师病逝。在孩子敏感的心灵里,这钟声从此回响不已,常常带着他的忧思飞往父亲的墓地。
一年后,弟弟又夭折。亲人接连的死亡,使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烂漫,开始对人生满怀疑虑。他喜欢躲进大自然的殿堂,面对云彩或雷电沉思冥想。大自然的美和神秘在他心中孕育了写诗的欲望。在他十岁那一年,他的诗兴第一次蓬发,写了50首诗,当然不免是些模仿之作。中学时代,他的小本子里写满了诗。有一首诗,写一个漂泊者在一座古城废墟上沉睡,梦见该城昔日的种种幸福和最后的厄运,醒来后悟到人间幸福的短暂。他的少年习作,调子都那样忧伤:
当钟声悠悠回响,
我不禁悄悄思忖:
我们全体都滚滚
奔向永恒的家乡……
(《归乡》)
诗是忧伤的,但写诗却是快乐的,哪怕写的是忧伤的诗。他从写诗中发现了人生的乐趣。他梦想自己写出一本本小诗集,给自己读。从童年到学生时代,从学院生涯到异国漂泊,他不停地写诗,但生前只发表了一小部分。他死后,虽然名闻遐迩,无人不知,却不是因为他的诗。提起尼采,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哲学家,而且是一个大有争议的哲学家,荣辱毁誉,莫衷一是。似乎是,人们关于他的哲学的意见把他的哲学掩盖了,而他的哲学又把他的诗掩盖了。但他的诗毕竟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二
尼采1844年10月15日生于勒肯,1900年8月25日死于魏玛。他是一个哲学家,但哲学从来不是他的职业。在波恩、莱比锡读大学时,他学的是古典语言学,对古希腊文献有精湛的研究。从二十五岁起,他应聘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当了十年古典语言学教授。三十五岁时,因病辞去教职,从此辗转于南欧的山谷海滨,直到十年后精神病发作,被人从客寓地接回家乡。十年的漂泊生涯,正是他的精神创作最丰产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哲学著作,例如《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以及他的大部分优秀诗作,都是他浪迹四方的随感。与学院哲学家不同,他厌恶书斋生活,反对构造体系。他自己说,他宁愿在空旷的地方,在山谷和海滨,在脚下的路也好像在深思的地方思考。当他在大自然中散步、跳跃、攀登的时候,思想像风一样迎面扑来,他随手记到笔记本上。所以,他的哲学著作大多用格言和警句写成,充满譬喻和象征,把哲学和诗融成了一体。
德国近代是哲学家和诗人辈出的时代,而且,许多大诗人,如歌德、席勒、威廉·施莱格尔、诺瓦里斯、海涅,也都兼事哲学。不过,大哲学家写诗而有成就的,恐怕要数尼采了。哲学和诗两全是一件难事,在同一个人身上,逻辑与缪斯似乎不大相容,往往互相干扰,互相冲突,甚至两败俱伤。席勒就曾叹诉想象与抽象思维彼此干扰给他带来的烦恼,歌德也曾批评席勒过分醉心于抽象的哲学理念而损害了诗的形象性。但这种冲突在尼采身上并不明显,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哲学已经不是那种抽象思维的哲学,而是一种诗化的哲学,他的诗又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诗,所以二者本身有着内在的一致。
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海涅已经去世,诗坛一时消沉,模仿空气甚浓。当时,尼采的诗独树一格,显得不同凡响,并对后来盖奥尔格、里尔克、黑塞等人的新浪漫主义诗歌发生了重大影响。
三
尼采把自己的诗分为两类,一类是“格言”,即哲理诗,另一类是“歌”,即抒情诗。他的格言诗凝练,机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他自己所说:“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个“野心”,他对格言艺术下了千锤百炼的功夫。有些格言诗,短短两行,构思之巧妙,语言之质朴,意味之深长,堪称精品。例如:
整块木头制成的敌意
胜过胶合起来的友谊!
(《老实人》)
锈也很必要:单单锋利还不行!
人们会喋喋不休:“他还太年轻!”
(《锈》)
他为了消磨时光而把一句空话
射向蓝天——不料一个女人从空中掉下。
(《非自愿的引诱者》)
不要把自己吹得太大:
小针一刺就会使你爆炸。
(《反对狂妄》)
尼采的抒情诗也贯穿着哲理,但方式与格言诗不同。他力图用他的抒情诗完整地表现他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酒神精神,追求古希腊酒神祭颂歌那种合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身心完全交融的风格,其代表作是《酒神颂》。这一组诗节奏跳跃,韵律自由,如同在崎岖山中自由舞蹈;情感也恣肆放纵,无拘无束,嬉笑怒骂,皆成诗句。尼采自己认为《酒神颂》是他最好的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的确是一组非常独特的抒情诗,最能体现尼采的特色。
四
自幼沉浸在忧伤情绪中的尼采,当他成长为一个哲学家的时候,生命的意义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同样,在他的诗歌中,永恒与必然、生命与创造、理想与渴望成了吟咏的主题之一。他一辈子是个悲观主义者,但他也一辈子在同悲观主义作斗争。他热爱人生,不甘于悲观消沉,因此,这个忧郁气质的人反而提倡起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哲学来了。为了抵抗悲观主义,他向古希腊人求援。他认为,古希腊人是对人生苦难有深切体会的民族,但他们用艺术战胜人生苦难,仍然活得生气勃勃。所谓艺术,应作广义理解,指一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尼采诗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