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传:上帝死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 上帝的挑战者
很多人乐于去谈论尼采的人格,比较起来,却少有人愿意谈论尼采在哲学上的建树。他更像一个象征,一个冲破思想牢笼的猛士,大开大合,所向无前。他是一个狂人,支撑起他的疯狂的是耀眼的才华。不是他自己要疯狂的,是这个世界疯狂了,清醒的人只要有一个就会被人们视为疯狂。当历史冲开了烟瘴,人们重新回味那个年代的种种现象,才会发现那些时代的先行者是如何的伟大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对抗。
在当时的欧洲,资本经济兴起,人们从心底渴望更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自由,然而欧洲大陆仍然被封建专制所笼罩,禁锢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同时宗教完全占据了人们的灵魂,人们在思想上臣服于上帝,在行为上受制于教会。封建制和宗教构成了黑暗的世界,人们浑浑噩噩看不清脚下路,更加不能仰望星空。
在这黑暗的世界中,燃起了一粒灯火,这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叔本华。他想要人变成真正的人,而不是受控于政府和宗教的机器。他希望用人的眼光来看待人,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作人看待,同时也要把他人当作人来看待。
尼采在一个路边摊上,买到了一本落满尘土的旧书,这本书就是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废纸一叠,然而尼采看到了一粒灯火、黑暗中的灯火。叔本华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光明存在,尼采更要让这个世界沐浴在光明之中。
在尼采看来,没有上帝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他认为,基督教的伦理约束着人们的灵魂,压抑着人们的精神,想要获得自由,必须挑战上帝。他将自己的思想化为长枪,向他眼中黑暗的缔造者——上帝发起了无畏的冲锋。在尼采的眼中,上帝不只是奴役了人们的思想,还拥有着庞大的世俗力量。光明来临,黑暗便会消退。尼采将自身化为光束,射向四面八方。这黑暗就是上帝的化身,黑暗被驱逐,上帝便死了。
然而人们的精神已经长久被上帝占据,没有了上帝的奴役,人们感到无尽的空虚。尼采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意志作为精神的寄托,拥有了意志才能主宰自己。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拥有意志才能拥有人生。生命意志超越理性而存在,将向所有压迫者和强者挑战,从他们的手里重新夺回自己的意志。
在尼采的理想中,未来的人都应该是“超人”。在尼采看来,“超人”是进化的必然结果,将拥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是旧有道德和价值观破碎后的产物,将拥有新的道德和旺盛创造力,是上帝的替代者。
从世俗的角度看,尼采的一生或许显现出一丝悲情色彩,然而他的思想早已化为光芒,帮助人们冲破黑暗。他的伟大值得每个人歌颂。
郭沫若在《匪徒颂》中歌颂尼采道:“倡导超人哲学的疯癫,欺神灭像的尼采呀!西北南东去来今,一切学说革命的匪徒们呀!万岁!万岁!万岁!”
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唤醒了人们的现代意识。他的一生始终处在积极探索和奋力斗争中,被后人视为冲破并照亮黑暗的先驱者。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尼采是怎样挑战上帝,构建全新世界的吧。
第一章 小牧师
以国王之名
接连打击
瑙姆堡的生活
严格的中学
思想转变
第二章 学习的偶像
伟人的摇篮
莱比锡大学
偶遇叔本华
柔肠铁骨
相交瓦格纳
第三章 大师的风采
旷世之作
追本溯源
希腊悲剧的衰落
绝处逢生
难咽的苦果
第四章 走上新的道路
无力的挑战
凤凰涅槃
重生之后
决裂的加深
分道扬镳
第五章 哲学家的春天
女学生
暗恋的痛苦
全面攻势
萌动的青春
三人团体
第六章 文化苦旅
“逃兵”的生活
痛并快乐着
面具人生
伟大的序曲
第七章 疯狂的舞者
横空出世
变化的艺术
意志力
不变的轮回
超人来袭
第八章 身后的辉煌
末路时光
最后的杰作
伟人受屈
深远的影响
在东方的传播
第一章 小牧师
尼采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母亲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少年时代的尼采十分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备受尊敬的牧师,于是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的某些章节,为此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
以国王之名
在《朱子语类》中,有一句歌颂孔子的话叫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来说,就像一道黑暗中的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在西方的历史上,有一个自称是光的人,他就是尼采。
尼采说:“我是光。唉,我真希望我是夜呢!”尼采就像横空出世的一道光,用自己的思想照亮了未来的方向。他说:“我生活在自己的光里,我吸回从我爆裂出来的火焰。”他不但是光,还是发光源。人们在介绍尼采的思想的时候,常常引出一句话,那就是:“我是太阳。”
尼采出生在1844年的普鲁士,全名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尼采是他的姓氏,在国外语境里,人们通常称呼对方的姓氏,除非有同姓的人在场,才称呼名字。尼采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里,他的家族长辈都是虔诚的路德派信徒。
尼采的爷爷名叫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路德维希·尼采,是一个颇有身份的人,曾经担任过教区监督。他是绝对虔诚的宗教徒,而且还著书立说捍卫自己的信仰。他在1804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促进关于宗教、教育、臣民义务和人生的一种合理的思想方法》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消除1796年法国革命和康德思想对宗教的消极影响。尼采的爷爷在妻子去世后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寡妇,也就是尼采的奶奶。尼采的爷爷一生有7个子女,尼采的父亲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在尼采父亲的兄弟姐妹中,有一人后来在英国积攒下了巨额财富,小尼采成为其财产的继承人。
出生在这样的宗教家庭,路德派对尼采的影响不言而喻。路德派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创始人马丁·路德在一次“德国历史上最伟大人物”的票选中排名第二。他认为教皇不应该干涉政务,主张政教分离,并宣称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做中介。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通过对上帝的信仰,越过神父直接和上帝沟通。这种思想无疑将人们从对教皇和神父的依赖中解救出来,能够更加自由地思考。对路德派的信仰,无疑为尼采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灵感,更为他的“我是光”一类的言论提供了注脚。
尼采的父亲名叫卡尔·路德维希·尼采。不但尼采家族世代都是牧师,卡尔·路德维希·尼采妻子的父亲和祖父也是牧师。似乎从他一出生,就已经和宗教结下了不解 ............

书籍插图:
书籍《尼采传:上帝死了!》 - 插图1
书籍《尼采传:上帝死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尼采传:上帝死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