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十二种人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 名 小城:十二种人生
作 者 李静睿
责任编辑 胡曦露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6932-7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沉默的冬天
月光下的小路
死者
高跟鞋上
潮湿的烟花
伤心凉皮铺之歌
二哥
茶馆
卖毛线的女人
岸上的歌声
盐·城
小城
纽约倒影
沉默的冬天
一
天大概是更早时候亮起来的,只亮成了一种很浅的蛋青色,没有云,更显得这蛋青中透出惨白。这是小城的冬天,永恒没有太阳,白茫茫大雾让一切混沌不清,雾中空气说不清楚是污脏还是清冽,只知道鼻子生冷刺痛,希望可以一直屏住呼吸,直到回到室内去。
七点出门,我穿成一个硕大的球。怕费衣服,棉衣一个冬天也洗不了几次,刚买时是新鲜明亮的大红色,随后一直下沉,直到暗红。我不肯戴花布做成的袖套,怕在课堂上举手只看见一块明黄花布,又一直蹭在桌子上写作业,袖口乌黑锃亮,随便一搓,黑色碎屑簌簌下落。那个年纪已经读了张爱玲,看到她也有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又看到她后来自己有了钱,去虹口买做旗袍用的日本花布,“棕榈树的叶子半掩着缅甸的小庙”,我裹在油腻腻的旧棉衣里,想象着自己有那么一天,在一种未知的远大前程里。
裤子里外有四条,牛仔裤遮不住毛裤花花绿绿的边,只能把毛衣拼命拉下来,每件毛衣下摆都拽得变形,像抹布一样披挂身上,也不丑,只是滑稽。毛裤都是用旧毛衣拆下的毛线织的,五六七八种颜色凑在一起,到处都是充满想象力的线头,最后剩下的一点毛线再织成同样充满想象力的袜子,现在就鼓鼓囊囊塞在毛皮鞋里。这种鞋外面是僵硬的人造革,鞋跟里有铁圈,走在路上突突闷响,内里绒毛穿几次就纷纷脱落,沾在袜底上,不能洗,只能一根根摘掉。在学校里坐了几个小时,双脚僵硬成人造革,走在路上不知道冷,只觉麻木,回家后浸到一大盆滚水里去,要过一会儿才会叫烫。
穿成这样,我把自己慢慢挪出门去,铺天盖地的白雾,还有闪烁的路灯。我绕了个小圈,先走到四姨妈家,杂货店还没有开门,外婆坐在店门口的藤椅上,她像一个深深浅浅灰色的球,身上衣服层层叠叠,既看不出本来颜色,也看不出现在式样,戴翠绿色有小鸭子图案的袖套,土红色毛线手套,艰难地露出手指,胖得变形。她照旧这么坐在藤椅上,像每一个清晨,我们都弄不明白她是几点起床,也许是在天还没有变成蛋青色的时候,也许她在黑暗里起身,又坐在黑暗里。
我挪到藤椅面前,照旧跟她说话:“家家(小城里把外婆称为‘家家’,我从来没有真正叫过一声‘外婆’),你吃早饭没有?”
“吃了,吃的烫饭。”
“我也吃的烫饭,昨天我妈泡了萝卜皮,今天刚抓起来,和了熟油海椒。”
“我泡了洋姜,没和海椒的,白味,你要不要再吃碗?烫饭还没冷哦,是米汤煮的。”
“不吃了,我要上早自习。”
清晨的谈话结束了,像每一个清晨。那碗烫饭和几块泡萝卜皮积蓄的热量正在消失,我很高兴有充分的理由跟她告别,在雾气中往学校走去,教室的灯刚刚亮起来,远远看得见一点红光,我越走越快,想快一点,再快一点,走到红光里去,教室里明明和外面一般寒冷,但那里才有我的远大前程。身后,她继续坐在藤椅上,等着第二个人,可能是刚刚起床的表妹,可能是赶着去上班的爸爸,也有可能是下楼来打开杂货店的四姨妈,问她一句:“你吃早饭没有?”
“吃了,吃的烫饭。”
然后让每一个人吃她昨天泡的洋姜,没有和熟油海椒,白味,烫饭是米汤煮的。
没有人吃她的洋姜,乳白滚热的米汤烫饭。
这是一个沉默的冬天。她坐在藤椅上,像一个深深浅浅灰色的球。
二
她搬到城里来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外公去世了,没有理由让她一个人住在镇上的房子里。那瓦房白墙黑顶,门外有窄窄的水沟,水沟边植木槿,开出一朵朵浅白紫红的花,当时我只知道叫它“米汤花”,每逢煮面,外婆会摘两朵,再加上碧绿的豌豆尖,几块吃剩的回锅肉,一碗彩色的面。
再走两步路就是河边,衣服都是带到河里去洗,拿一根木槌敲打青石板,抠一小坨肥皂,阳光灼热,映出水中虹彩。小河边上是竹林,春天洗完衣服就顺路挖笋,随随便便就是一篮子,带回家剥了壳炒肉片,或者泡在坛子里,一个下午就捞出来,空口当零食吃,不怎么咸,我坐在院子里看她纳鞋底,过一会儿就去泡菜坛子里捞一个起来,她嘟嘟囔囔说几句,明天的早饭都没了,却从来没有真正阻止过。
盛夏暴雨,屋顶漏水,雨停后外公架梯子上去修,踩在瓦片上哐哐响,她就在下面一边喂鸡一边看着,一直到外公从梯子上下来。最多时养过四只鸡,每天都可以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摸出几只温热的鸡蛋,有时候上面糊着同样温热的鸡屎,是让人窝心的臭味。过年总会杀掉一只炖汤,肚子里还有一串串鸡蛋,有几只蛋壳已经长了一半,只是软软的,更多的像葡萄一样小颗小颗地挂在肚子里,我一口能吃十个。
屋子里烧蜂窝煤,但是院子里另外有口自己搭的灶,人多的时候用大锅炒菜焖饭,冬天熏腊肉香肠,烧院子外面的竹叶,一簸箕一簸箕扫进来,堆在角落里,给人莫名其妙的富足感,烧的时候用破蒲扇催火,浓烟萦绕,传到很远的地方。院子里还有一只磨,黄豆好的季节,就自己点豆花吃,开始她自己推,后来推不动了,换成女婿们推,豆花煮出洘水,有一股苦涩的清香,每个人都要喝好几碗,都说降火。搬家到城里,她想带上那只磨,但每家都住得逼仄,没人家里放得下,就只好算了。再要吃豆花,就拿个碗上街,一块钱一大碗,蘸水装在小塑料袋里,做生意的人愿意花功夫,蘸水里有切碎了的花生和炒香了的芝麻,豆瓣也剁得飞细,大家都说,比自己做的还要巴适。
她开始住在舅舅家,这是唯一的儿子,下面又是唯一的孙子。但儿子和孙子都有老婆,五口人挤在六十个平方里,住在五楼,楼道里没有灯,她下楼要扶着墙,她就很少下去,一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她不识字,写不出自己的名字,又不大听得懂普通话,只是能看个影听个声,砰砰砰砰的声。乡下的房子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天线有点坏了,雪花散得厉害,但那房子多敞亮,从院子里得走好一会儿才走到最里面的一间屋,靠近窗台的大桌上摆满瓶瓶罐罐,我偷偷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小城:十二种人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