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国_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定位中国: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童大焕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1
ISBN 978-7-5060-7016-4
Ⅰ.①定… Ⅱ.①童… Ⅲ.①国情教育—中国—青年读物②成功心理—青年读物 Ⅳ.①D643-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75548号
定位中国: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
(DINGWEI ZHONGGUO: RENQING WOMEN DE SHIDAI HE SHIDAI ZHONG DE WOMEN)
作  者:
 童大焕
责任编辑:
 徐 玲 袁 园
出  版:
 东方出版社
发  行: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6
印  刷:
 北京外文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4年2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2月第1次印刷
印  数:
 1—8000册
开  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
 16
字  数:
 246千字
书  号:
 ISBN 978-7-5060-7016-4
定  价:
 42.00元
发行电话:
 (010)65210056 65210060 65210062 65210063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65210012
目 录
自序 不能只有梦想没有路——兼谈我心目中的大学教育
第一讲 从“限”字成年度汉字看道与德之关系
宏观调控变成了微观管理,牵一发动而全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保障房
商品房是保障房的奶妈
为什么房价物价会那么高?
道为德之母
课后作业
第二讲 人口、资源与环境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制度和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战争思维和阴谋论是贫穷落后的根源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
中国人明天的养老在哪里?
“人口是负担”的观念亟待转变
课后阅读
第三讲 土地政策与三农问题
中国农民收入到底有多低?
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
谁来养活中国?
谁来保护耕地?
土地制度已成中国品牌的掣肘
我们欠农民一个底线公平
德·索托指引穷人富强路
谁的故乡不沦陷?
课后阅读
第四讲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兼谈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负有格外的审慎责任
韩寒柳传志“突然转身”?
我们正处在两极分化的节骨眼上
中国的现实威胁是权力与民粹合流
民主必须以自由市场经济打底
不怕利益集团,只怕利益集团不稳定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
有没有“乌坎模式”?
一人一票,看上去很美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投票
告别主义,回到问题和程序
第五讲 城市房价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
货币超发与物价房价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土地财政和投资型政府真相
现有土地和政府发展模式下拆迁难题无解
土地储备与货币超发互相作用
土地集体所有和小产权房为什么不敢放开
过于天真的张五常
楼市调控代价:经济硬着陆和风险后延
越调控,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越深
“缩工保价”同样刺激房价上涨
是房价等工资还是工资追房价?
本轮楼市调控已近结束并且正在回调
课后作业
第六讲 中国城市化的歧路与正途
这是人类最后的迁徙
“富饶的废墟”之不该重建的汶川
“富饶的废墟”之回光返照的乡村
中国城市化的陷阱
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
大城市人口承载力是个伪命题
控制中国城市化的神秘左右手
左手:自然地理线——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右手:人文社会线——神秘的百万人口线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怎么办?
63年来,我们一直和城市化规律较劲
课后作业
第七讲 中国经济转型的可能路径
奇迹的黄昏:经济下行,房价上涨
投资刺激是饮鸩止渴的慢性毒药
哪些经济学家和学者反对经济刺激
以后谁还敢当县长?
房价上涨VS投资刺激:谁是经济崩溃的元凶?
彻底告别凯恩斯主义和“三驾马车”理论
对外告别经济民族主义
对内告别经济民粹主义
中国现代化之路箭在弦上
第八讲 世上没有“中国模式”
昙花一现的“中国模式”
中国已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
世上没有“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政府竞争代替了市场竞争
中国模式的发展陷阱
沉湎于“中国模式”将使中国被甩出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
以自由看中国发展
告别“中国模式”,融入世界潮流
第九讲 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改革
中共“十八大”透露的改革玄机
社会变革的三种力量
三代中央领导组合
中央和地方关系
普通民众的权力幻觉
历史的节点:以大赦换自由民主
期末作业
附录 大城市化与青年未来
寻找自己的时代坐标
爱国和天下一家其实很具体
“人口与资源矛盾论”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理论和决策失误
拼爹时代,自由的价值高于一切
做理性的建设者还是感性的威胁者?
自序
不能只有梦想没有路
——兼谈我心目中的大学教育
题 记
百年中国,曲折回环,一步三回首,幽怨且彷徨。
1911年,辛亥革命,宪政共和梦却渐行渐远;1919年,五四运动,自由、民主、科学梦似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转眼,又是一个甲子过去。前30年,勒紧腰带干革命,思想和物质一样贫乏,国人既没有上半身也没有下半身。后30多年,改革开放,下半身渐渐满足,上半身依旧阙如。虽然GDP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依然落后,且止不住的腐败、贫富分化、物价高涨、环境高强度污染和破坏、人心分崩法治离析……不仅危及当代,而且祸延子孙。今天的中国,一边做着强国复兴梦,一边走得太快太急,一时忘了出发的目的,一时看不清脚下的路,更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百年中国,我们一直在梦中,旧梦破碎做新梦。可为什么总是理想很辉煌、现实很骨感?为什么我们每每在生死攸关的转折关头做了最坏的选择?乃至于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得不继续百年前未竟的事业,继续百年前的思索与追寻?
因为我们一直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路,一直没有看清脚下坚实的泥土,一直不知道富民强国真正立足的根基在哪里!所以每每在 ............

书籍插图:
书籍《定位中国_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定位中国_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