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作者简介
自序
为江山我也曾南征北战,
为江山我也曾六出岐山,
为江山我也曾西城弄险,
为江山把我的心血耗干。
——秦腔《祭灯》
多少年过去了,尽管我一直居住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城市,但始终忘不了西安城北那个叫三家庄的村子,那间宽大简陋的马号,还有马号里的骡子和马。我还能回忆起它们的模样和名字、脾性,那群奴役又服侍这群骡子和马的车户。还有他们讲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阅历,和那些酸得人骨头都发软的风流轶事。
每个上了岁数的车户,都有一段神奇得令人羡慕的经历,苦甜交迸,刀子样镂刻在我尚未谙人事的心灵里。
我从车户们的嘴里知道:他们常跑的地方是陕南的汉中、安康,甘肃的兰州、嘉峪关,青海的西宁,宁夏的银川,河南的洛阳、郑州。从西安到汉中有两条道,一条经长安县、沣峪口、子午关、宁陕到汉中;一条过宝鸡、凤州、柳巴、褒河到汉中。要是再朝南走,经过西乡、石泉、汉阴就到了安康。从西安到兰州、嘉峪关,基本上是条直线,顺着官道一直朝西。在吴老大和车户们嘴里,这些道上充满了急流、陡壁、冰坎、深渊、大漠、古泽、急弯、大坡、暴雨、狂风、冰雹、冬雪,还有土匪、绑票、贪官、污吏、凶杀、格斗、黑店、赌局、窑子、烟馆,更增加了故事的神奇色彩。
青年时期的我为从军吃粮,以青藏高原汽车兵的身份转战千里,驾驶着汽车到过车户们说过的好多地方。又有幸结识了曾经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解放后担任中央西北视察员兼西安仪表厂厂长的李木愚先生。他给我讲了中条山保卫战,军民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尸陈中条山,血染黄河,惨烈悲壮,惊天泣地,硬是没让日军跨进陕西半步。在参加此战役的战斗序列中,征用了大量马车给前线运送弹药给养,同样经历了日军轰炸,流血牺牲,为抗击日本侵略贡献力量。
我进入中年之后,找来了中国地图,按照吴老大提供的地名,很容易找到以西安为中心,散射到东南西北的官道,已经被红色的线杠连在一起。昔日的古道不存在了,它们被加宽,铺上石子、柏油,成了国家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我不甘心,开上汽车西行兰州、西宁、银川、酒泉、嘉峪关;南到汉中、安康,东出潼关、洛阳到郑州,北出金锁关、经白水到榆林。公路的质量很好,除了个别地方弯急坡陡之外,发动机大部分时间都发出嗡嗡的细响,很动听。公路遇壑有桥,遇山盘旋,古道的痕迹涤荡全无。公路经过的地名几乎和吴老大他们讲的一样,青海的塔尔寺、宁夏的海宝塔和须弥山石窟、甘肃的炳灵寺、古长城和敦煌千佛洞、嘉峪关的大漠、勉县的武侯墓、柳坝的张良庙、汉中的拜将台、安康的香溪洞,但民俗人情吃喝居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吴老大和车户们讲的土匪劫货、窑子、赌局、烟馆、戏院也被非法检查、胡乱收费、路边野店、卡拉OK、电子游戏这些现代东西代替。但我确信吴老大和车户们到过这些地方,而且不止一次地到过这些地方。不然,他们不会娴熟地讲出那些经历。把这些地方跑完,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累得半个月回不过神。真不敢想象,当年的吴老大和车户们就凭着几只牲口,两个木头轮子,加上人的两条腿,在漫长的道路上走过一个一个的来回。他们怎么抵御风雪、冰雹酷阳、土匪野兽的侵袭?一百多挂马车排成一行长龙,人、畜、狗共进的场面,是何等的雄伟壮观!
多少年来,吴老大和车户们的故事从未在我的思想中停止过跳动,煎熬得我心灵无片刻的安静。到了中年的我,居住在浮华都市,远离原始、荒蛮、粗犷、真挚,再把它们衔接缀连在一起,那些遒劲悲怆的故事,震撼得灵魂深处都在战栗。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就以他们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车帮》,被一些读者欣赏。很多朋友一直劝我把《车帮》改写为长篇小说,我苦于思维愚蠢,又担心画蛇添足,一直不敢动笔。到了世纪末年,终于下决心把《车帮》改写为长篇小说,于是就有了长篇小说《西部车帮》。《西部车帮》出版后,一些读者和行家指出,这部小说以新中国成立为界限,解放前那部分可以算作精品,解放后这部分只是一般,建议我把解放前这部分展开,重新创作。为了对那些曾经浪迹西北五省甚至大半个中国的爷辈父辈负责,对这个创作素材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我的创作生涯负责,我又用了八年多时间写就了《大车帮》。从中篇小说《车帮》到长篇小说《大车帮》,历时二十一年,前后修改近二十遍,也算是对先人的报答,对自己心灵的慰藉。
第一章
民国八年阴历十一月,三家庄马车帮还在甘肃地界挣扎。一行疲了的牲口,一溜疲了的车户,一串疲了的狗,在古道上喧着疲沓的蹄声和脚步声,还有车轴的吱咛。最前头的吴骡子缩着脖子,狗皮帽子上挂满冰凌碴子。他朝前边看了一眼,前方是银色世界,又朝两边看了,右边是蜿蜒雄伟的祁连山,被雪覆盖得严实。不远不近的地方现出一个村堡,有片土坯房,房顶上冒着烧炕的青烟,勾起车户对家的忆念。
天还不黑,三家庄马车帮就到了野牛镇,把从酒泉拉的牛皮卸了,吴骡子带着马车柱和侯三,顾不上吃饭,就去找货栈的掌柜,看有啥货朝东边拉。
齐掌柜正在火炉前品茶,看见他们进来,赶忙站起,抱拳朝门口迎来,高声说:吴大脑兮,快进来暖和暖和,喝茶!吴骡子他们围着火炉坐下,齐掌柜吆喝伙计:驴娃子,快给吴大脑兮拿茶盅!伙计高声答应,一溜小跑进来,手里拿着几个茶盅。齐掌柜从伙计手里接过茶盅,给吴骡子他们把茶倒上,说:刚泡的铁观音,还没喝哩!
吴骡子的心思不在喝茶上,要是能揽到朝西安拉的贵重货,车帮就会有笔好点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车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