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中国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信息
书名:多面中国人
作者:[英]麦高温
译者:贾宁
出版:译林出版社
丛书:西方视野里的中国
书号:978-7-544-75128-5
本书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纸版书籍以支持作者。
译者序
本书作者麦高温,是来自英国伦敦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年,与中国各阶层的人都有过深入交往。他不否认中国的伟大,承认这是一个可敬可爱的民族,但他批判起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来,也是针针见血,毫不留情。
本书出版于一九零九年,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三年后轰然倒塌,中国开始向所谓的“文明社会”迈进。一百多年过去了,对照今天中国人的某些表现,书中所写所思仍未过时。
且看麦高温对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描述:喜欢拐弯抹角,不愿直截了当;推崇热爱自然,却对人冷漠麻木;本性善良,但喜欢掩饰,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生活艰难困苦,却总能发挥出幽默来;崇尚金钱,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喜欢送礼,礼越重越好;公事总有另外一套标准,潜规则已经深入人心;富人为富不仁,对穷人缺乏同情心;文人多无耻,没什么真正有用的学问,缺少道义感;要面子,常常需要旁人配合,生活就像演戏……
当然,麦高温也肯定了中国人的一些品德,如修建万里长城的气魄,面临困境时极强的忍耐力,每要失败时总能奇迹般地重生,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等等。
今日中国已非往日中国,但中国人的某些品性仍未改变,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如果一个民族要进步,就应该重视别人眼中自己坏的一面,以求改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阅读本书,恰如敲响一口大钟,让百年前的钟声来震荡一下心灵,以求反省和改正。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对此前的中译本有所参考,在此表示感谢。
前言
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中国人生活是我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在中国生活的五十年间,我和中国的各层人民都有很深的接触,并在这些接触中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快乐。我越是了解他们,就越被他们吸引。中国人的伟大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都时刻显露着属于这个民族的优秀品质,无论是欢欣鼓舞的时候,还是被哀伤淹没的时候,以及满身的正义都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直如此。
有些外国人去过中国后总是抱怨说,中国人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智慧,并且连前进的力气都没有了。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个国家一直在原地踏步,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生活一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死神无处不在,它就像是在夏天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枝叶繁茂的白杨,就像花瓶中彼此缠绕的病怏怏的植物,而中国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着。但现在,死神正慢慢松开自己的手,在稀薄的空气中慢慢抽出自己的影子以及蛛丝一般密集的手指。用不了多久,大自然就会用自己孕育出的新力量对自己的失误进行惩处。
中华民族无疑非常强大,翻翻它的历史就知道了,有两件事就能证明。一件是很久以前的,另一件则刚发生。
为了抵御残忍嗜血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公元前二世纪,秦始皇这位“中国的拿破仑”修筑了长城,中国人称它为万里长城,事实上,它也确实像是一座城墙一般将中国所有的城市包围了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城市也不为过。
长城有二十多英尺高,上面的烽火台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当士兵抵御外敌的时候可以住在里面。长城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无视怒吼着的狂风,从山涧以及沟渠中穿过。冬天,皑皑的白雪笼罩了整个大地,凶狠的巨风恨不得将山都吹平了;夏天,酷暑难当,炙热的日头恨不得将砖瓦融碎,但是直到今天,长城依旧昂首挺立,一点都不曾减少自己的威慑力,就好像工匠们昨天才把它建成一般。
第二件大事刚刚发生没多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强大的英军的胁迫下,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之所以能签订,完全是因为英军手中的枪炮,但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生活的掌控者就不再是死神而是武力了。正是凭借着武力,英国势力才能在中国横行,商人才能在中国贩卖鸦片,而英国的战船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就在中国的东部海域巡视着。
在以往几十年的时间里,从国外运到中国的鸦片不计其数,使得那些从事鸦片贸易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英国也从中获益,让自己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发展。但这一行径是多么地邪恶,令人轻鄙啊!在中国的上方,起到震慑作用的拳头仍旧举得高高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中国都被鸦片笼罩了。人们的心被鸦片那脏污的手紧紧地抓着,不计其数的家庭被鸦片毁去,就算是朝廷也没办法解决这一灾祸,因为武装的铁拳从不曾失去威慑的力量。
从我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的抗争似乎总是失败,罂粟花也总是在这片土地上绽放。俯视中国,似乎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灾难统治,病入膏肓。
但是,重大的奇迹出现了。这个国家的革命者心中燃烧着愤怒之火,并迅速蔓延开。他们抗争了五年,终于使得侵略者放下了具有震慑性的铁拳。
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不见罂粟花的影子,人们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使鸦片在中国绝迹。
世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件事。
这本书除了最后一章,所有的章节都曾经在中国上海的《北华捷报》上单独发表过。它们后来又合成一本,起名为《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以书的形式在中国出版。之后我又对书里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有幸得到编辑的准许,在英国再版,给英国的读者享用。
J.麦高温
第一章 土地与土地法
中国自古有一个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几乎是历朝历代中国人的共有观念。中国有土壤肥沃的平原、还没有开垦出来的原野、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结满果实的山谷,这些全部都是皇帝的财产。所以,国家可以在任何时候向现任财产占有人提出要求,征用这些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征用方法很简单,国家只需要提出要求,并支付相当于财产价值一半的钱财就可以了。国家之所以支付这笔钱财,并不是因为承认财产所有者就是占有人,而是为了给占有人一种情感慰藉。
举个例子,如果把阿拉伯国王放到中国体制中,让他变成中国皇帝,他若想要那片垂涎已久的奈伯斯葡萄园,那么他只需要派几个臣子去征用葡萄园就行了。这简直不需要费什么劲,而且葡萄园主人奈伯斯听到命令,肯定会立刻服从,把自己的财产双手奉上,心甘情愿地退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多面中国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