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日记:清华大学日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光华大学附中时羡慕工科,误打误撞念了文科。对于将来想做的是工程师,却进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到清华大学以为可去生物系,结果却在历史系呆了两年多。本是考上留美名额,最后终是去到英国。留学想考经济史,到头来仍然不得不选择考古学。当然,最后当上了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如此曲折命运下,夏鼐均能做到其中出类拔萃者,何故?且看“民国大学生日记”系列。
《夏鼐日记》
现存夏鼐先生的日记,历时五十余年,始于1931年元旦,止于1985年6月17日突发脑溢血病危当天,即去世前二日。1931年以前部分摘录于夏鼐先生撰写自订年谱。
作者简介
新中国成立前简历
夏鼐先生字作铭,1910年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府永嘉县(今温州市)。1927年以前在温州上私塾、小学和初中,1927年9月到上海上高中。1930年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进燕京大学,次年又转入清华大学求学。1934年7月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同年10月初,他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考古学部门,以求出国深造,学习近代考古学。按照当时的规定,出国前要在国内准备并实习一年,他于1935年春以实习生的身份在河南省安阳参加由梁思永先生主持的殷墟西北冈墓群的发掘。1935年夏,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夏先生改到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夏鼐先生由英国经埃及返国。他在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一年余,才取道西亚、印度、缅甸,于1941年初抵达昆明(他的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是战争结束后于1946年授予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由南京迁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夏鼐先生回国后不久,便在该处任专门委员之职。1941年夏至1942年,他和吴金鼎、曾昭燏、高去寻等调查并发掘了四川省彭山县豆芽房和寨子山的崖墓。1943年,夏先生转入由南京迁到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被任为副研究员。1944年至1945年,他和向达先生等负责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省境内的考古工作。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不得不停止。这时,中央研究院已迁回南京,夏鼐先生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由副研究员升任研究员,主要是从事室内研究工作。1948年冬到1949年春,中央研究院所藏图书、文物资料被迁运到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的李济、董作宾、石璋如、高去寻等都随着殷墟出土的文物由大陆去台湾。夏先生当机立断,决意留在大陆。
1931年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3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4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1年
7月
7月15日 星期三
下午进城寓林济君处,往清华报名处观坐位号数,未曾贴出。
7月16日 星期四
上午6时余起身,7时乘车至试场。清华报考生,新生凡140余人,二年转学生129人,三年转学生20人,研究生17人。
7月20日 星期一
然以社会学及人类学二者答案之不佳,录取希望甚低。
7月21日 星期二
家信(清华报考事,费用)。
8月
8月6日 星期四
今日据报载,清华今年新生录取标准提高(由45分提高至50分)。又据清华《消夏周刊》载,今年报考生1700余名,录取名额最多为250名左右。燕京转学生结果,今日接示陈凤书编入一年级,张君落第。清华尚未发表,不知自家命运如何,颇为之忐忑不安。
8月7日 星期五
今日蔡谦君自清华来电话云有录取消息,未悉确否。旋朱义析君电话云吾等4人(刘古谛、张宗燧、范钟鋆)皆已录取,然犹未敢深信。但已不觉喜形于色,途遇蔡君即被诘何故喜气洋洋,深恐消息不确,不敢以实告,以他语搪塞过去。陈凤书自清华回来,亦云人类社会学系取3名,我幸获录取,大概此项消息确实不虚。下午至清华朱义析处,回校后案头已放置清华通知书。
8月9日 星期日
上午写信三封:双亲(清华转系,银钱),大哥(清华考生名额),黄万杰(清华新生揭晓,开学日期)。
8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至注册处索转学证书,请其直接寄往清华。回来后写家信二封,一致双亲(下学期费用),一致大哥(北海之游)。
8月29日 星期六
今日燕校资助委员会主席马文倬来约我去谈,说下学期的校长奖金80元,我可以拿,问我有意留在燕大否?我只好摇头婉却,假使从前那次的奖金能得手,我也许连清华也不去考,现在是既已考取,就有点不高兴再留燕京了。
9月
9月3日 星期四
下午正在阅书时,蓦地里黄万杰走进来,据他说是上月24日由温州动身,昨晚抵平,今日已进清华。谈话好久,他一谈到学校就提到出路问题,我心中盘算着自己的转系到底怎样好呢?我现在非转历史系便转生物系,至于到底哪一系好,临时再行定夺。与黄君谈了一晌,一直送他到校门外才回来。
9月6日 星期日
下午至清华园晤及黄云畴,询及宿舍事。据云新宿舍无空房间,转学生恐怕要住到二院去。在清华用晚餐,谈至夜9时许始回校。
9月7日 星期一
今日至清华报到。上午在宁有澜君房中闲谈。下午始去办理入学手续:(1)注册部对照片,(2)验体力,(3)复验体格,(4)缴费,(5)注册,(6)交保证书。复验体格时的凌乱无次,害得我等到下午才验完,已使我不满,验体力后的Toss,更使人觉得清华的讨人厌。
下面一段是摘录一个亲自体验的人的笔记:“体力验好了,拿着表格慢俄延地走进体育馆,像被判徒刑的人走进监狱。一位獐头鼠脑的旧生,执着我的手臂,印了一个‘验讫’的戳子,我虽抗议道:‘我不是Freshmen(一年级生)’,一位坐着的阎罗般的同学,厉声说道:‘这是验体力。’我侧身一看他张着的口露出一双白皎皎的獠牙,我倒吸一口冷气,便不响了,俯着头随他们做去。爬过凳下,跨过皮球,在地上打滚,以鼻推球,跑步一圈,Toos一次,跳板,爬走,总算一一都试过。随时听见四周的狞笑声,像黑夜中的枭声,打破体育馆的沉寂。人本来是最残忍的动物,然在 ............

书籍插图:
书籍《夏鼐日记:清华大学日记》 - 插图1
书籍《夏鼐日记:清华大学日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夏鼐日记:清华大学日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