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内容导读
诵读指导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尚贤上
尚同上
兼爱中
非攻上
节用上
天志上
非乐上
非命上
非儒下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备梯(节选)
墨子诵读本
丛月明 注释
中华书局
出版说明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四至十二岁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大力推动的一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四至十二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不仅有助于锻炼、提高记忆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诵读中华经典的学习需求,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本系列图书有下述基本特点:
一、内容系统全面。
本系列图书选择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三十六种,分四辑出版。有些经典内容过多,我们选择那些流传较广、思想深刻的篇章编成选本;有些诗文,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了汇编。
二、导读言简意赅,诵读专业科学。
每本图书的正文前都有“内容导读”和“诵读指导”。“内容导读”包括对经典的成书过程、作者和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综述,“诵读指导”则请播音专业的专家从朗诵角度对每本书诵读时的语气、重点和感情变化等进行指导。
三、底本权威,大字拼音,注释实用。
底本采用权威的通行本,正文原文采用三号楷体大字,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保护学生视力;字上用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拼音的标注以《汉语大字典》注音为准,在语流中发生变调的,一律标注本来的声调;页下附有难字、难词、难句注释,注释尽量参照最新研究成果,语言简洁通俗,表述精准易懂。
四、备有诵读示范音频资料,提供免费下载。
部分图书备有由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和配音演员诵读的全本或选本的部分示范音频资料;条件成熟时,我们也提供一线教师的部分篇章的吟诵音频资料,供家长和教师、学生借鉴学习。鉴于光盘在运输途中容易发生损坏,我们仅提供网上免费下载诵读音频的服务。如需要图书音频资料,请购书读者将个人姓名、手机号、邮箱、所购书目、购书地点等信息发送至sonɡduben@126.com,即可获得该图书音频的下载网址。
关于本系列图书的使用,我们的建议和体会是:小切入,长坚持,先熟诵,后理解,家校共读出成效。
首先,家长、教师要了解经典著作的原文大意、难点注解,其中的名言警句或典故也要事先知晓大概,以便在孩子问询时能够予以帮助。
其次,家长、教师每日选择百字左右的诵读内容,带领孩子反复诵读。次日复读昨日内容,然后再开始新的内容,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断温故,巩固熟读效果。
第三,在诵读时可采取听我读、跟我读、慢慢读、快快读、接力读等多种诵读形式,让孩子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四,教师或家长可将诵读内容做成卡片或活页,以便携带,随时复习,随时巩固。
第五,家校联手,逐次做好孩子的诵读记录。记录卡可以有诵读篇目、开始的时间、熟读的次数,还可以附上自我评价分数,家长、教师评价分数,读伴评价分数,调动一切因素激励学生熟读成诵。
本系列图书,从经典著作版本的选择到文本注音、注释的审定,都力求做到精准,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2年10月
内容导读
《墨子》中的思想主张与选文原则
丛月明
墨子及其所开创的墨家学派曾有过极大的辉煌。从《墨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墨子不仅可以用自己的意见影响当时君主的决策,还可以推荐自己的弟子出任官员。
关于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司马迁的《史记》也仅为他的生平保留了二十四个字的席位。围绕着墨子生平的争议太多。一般认为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的鲁国人。但也有人认为他姓翟,是宋国或楚国人。
《墨子》中记载,墨翟曾制造过一些生产工具,还与历史上著名的木匠鲁班进行比试并获胜,《韩非子》中甚至记载了他可以制作能飞行一整天的木鸟。这些记载或许有虚构的成分,但墨子无疑是个能工巧匠,而墨家学派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出身低微的平民,其中有大部分是小手工业者,因此,有人推测墨家的名称来自于木匠所使用的画线工具——墨斗。由于在手工业方面的专长,墨家深入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数学、物理学上的理论问题,所以《墨子》一书在自然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相对于科学和技术,墨家显然更重视对思想的探究,也正是这种探究赋予了墨家以思想学派的性格。
《淮南子》中记载,墨子早年曾追随儒家学派。后来,墨子认为儒家的学说烦扰而不简易,其所提倡的厚葬久丧浪费民财,最终会损害社会生产,因此他自为主张,创立了墨家学派。
具体来说,墨家的思想体现在其十大主张之中,它们分别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十大主张之间互有包容,但却大致可以用兼爱、尚同、天志来概括。下面分别评述:
兼爱可以说是墨子的社会理想和伦理思想基础,其意大致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而这种爱是不分社会地位、富贵贫贱甚至血缘亲疏的。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纷争不断,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富者欺压贫者的现象,都是由不兼爱所导致的。而将个体之间的不兼爱扩大到天下,就变成了大国攻伐小国,强国灭绝弱国,战火蔓延,不仅使兵士弃尸荒野,也最终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田园生产荒废,这正是那个时代的人民所面对的无奈现实。因此,墨子由兼爱思想又衍生出非攻的主张,即消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故而其军事理论和行动以防守为主。如此,统治者要想对人民兼爱,就要克制自身欲望,减少对百姓的掠夺,这样就产生了非乐、节用、节葬等一系列经济上的要求。在兼爱的基础之上,墨子自然反对儒家的仁爱观。在儒家看来,爱要有差别,就如同任何人之间有血缘亲疏一样,而这样的主张无疑比墨子的兼爱更切合现实。因此,在儒家对面呼唤兼爱的墨子,隐隐散发着理想主义的辉光。
如果说兼爱是墨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结果,那么尚同的主张无疑是墨子为这个社会所设计的政治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墨子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