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大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国学知识大全
吕思勉 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学知识大全 / 吕思勉著. -- 长春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10
ISBN 978-7-5534-0551-3 
Ⅰ. ①国… Ⅱ. ①吕… Ⅲ. ①国学-基本知识 Ⅳ.①Z1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17789号
国学知识大全
作  者 吕思勉
创  意 含章行文
策划编辑 刘乐里
责任编辑 王 平 齐 琳
特约编辑 石 雯
封面设计 左立右立
开  本 880mm×1230mm 1/16
字  数 460千
印  张 33
版  次 2012年12月第1版
印  次 2012年12月第1次印刷
出  版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 总编办:010-63109269
发行科:010-63329002
印  刷 三河市南阳印刷有限公司
ISBN 978-7-5534-0551-3  定价:49.8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3109269
目录
扉页
版权信息
第一篇 国学概论
何谓国学
中国学术之分期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学
先秦诸子之渊源二——王官之学
先秦诸子之学
秦汉时代学术之新趋势
魏晋玄学
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考据学
中国近代之思想家
第二篇 经子解题
自序
论读经之法
一、诗
二、书
三、附论《逸周书》
四、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周礼
五、易
六、春秋
七、论语 孟子 孝经 尔雅
论读子之法
一、老子
二、庄子
三、列子
四、荀子
五、晏子春秋
六、墨子
七、公孙龙子
八、管子
九、韩非子
十、商君书
十一、尹文子
十二、慎子
十三、邓析子
十四、吕氏春秋
十五、尸子
十六、鹖冠子
十七、淮南子
第三篇 理学纲要

绪论
理学之源
理学源流派别
濂溪之学
康节之学
横渠之学
明道伊川之学
晦庵之学
象山之学
浙学
宋儒术数之学
阳明之学
王门诸子
有明诸儒
总论
第四篇 中国文化史
研究历史之目的
何谓文化
中国文化之起源
历史年代
三皇五帝事迹
古代之社会组织
社会阶级
古代之生业
古代之道路
古代之用人
先秦诸子学术
秦、汉时之新局势
此时之政情
汉代学术
汉代兵制变迁
汉代刑法变迁
此时代重要之现象
第五篇 历史研究法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历史的历史
史学进化的几个阶段
旧时历史的弊病何在
现代史学家的宗旨
作史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
第六篇 史学与史籍
史学定义
史籍溯源
史学缘起
史部大略(上)
史部大略(下)
史家宗旨今昔异同
史材
论搜辑
论考证
论论史事之法
史学演进趋势
第七篇 中国史籍读法
弁言
史学之用安在
中国有史学吗?
再为中国史学诉冤
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
读旧史宜注意之点
附录一 古书名著选读拟目
附录二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第一篇 国学概论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
何谓国学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吾国汉代古谚曰:“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吾国旧时视外人来华者,不知其学。较进,则知可学其一二端。更进,则知其自有其学术,而与吾国为截然不同。然由今之所见,则知中国之与外国,实为大同小异者也。古代各部落,有知造舟者,有知制车者,各有所能,各有所不知。今外国自工业革命以来,文明日启,距今亦为时不远。由将来观之,东西两洋之文化,犹古代各部落间文化之关系也。又常有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不然。今世之各社会,皆为文明之社会,其程度相差无几,善亦同善,恶亦同恶,固无何高下也。
中国学术之分期
1.中国学术之渊源:(1)古代之宗教哲学。(2)政治机关经验所得,所谓王官之学。
2.合此两者而生先秦诸子之学,诸家并立。
3.儒家之学独盛。
4.儒家中烦琐之考证,激起空谈原理之反动,偏重《易经》,与道家之学相合,是为魏晋玄学。
以上为中国学术自己的发展。
5.至此而佛学输入,为中国所接受。萌芽于汉魏,盛于南北朝,而极于隋唐,其发达之次序,则从小乘至大乘,是为佛学时代,而玄学仍点缀期间。
6.至唐而反动渐起。至宋而形成理学。理学之性质,可谓摄取佛学之长,而又去其不适宜于中国者。
此为中国学术受印度影响之时代,至明亡而衰。
7.而欧洲学术,适于此时开始输入。近百年来,对中国学术逐渐发生影响。[前此与欧洲之接触,仅为技术上,而非学术上的,故未受若何之影响。]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今日为对立之物,在宗教起源之时则不然。一种宗教之初兴,必能综合当时人之宇宙及人生观,而为之谋得一合理之解决。此时之宗教,亦即其时最伟大最适宜的哲学。[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故易于固执具体的条件,久之,遂变为落伍之物,而哲学乃与之分离。[宗教与理智方面,仅为其一种手段,使人得理智上之满足,其注重者,乃偏于意志及感情方面,使信之者得感情之安慰,秉坚强之意志以信仰其宗教。夫意志坚强之人,固不免易于固执也,故信教者,常以强烈之感情徘徊,以坚强之意志守旧,以致久而落伍。]故宗教之与哲学对立,非其本来对立,而由于宗教之陈旧。而论古代之学术,仍必溯源于宗教。
中国之宗教思想,最早盖系“拜物”,《周礼》分祭祀之对象为天神、地祇、人鬼、物魅四类。物魅盖即拜物时代之遗也。此时之思想,太觉幼稚,对于学术思想,无甚影响。
稍进,则为“天象崇拜”,其中又分为二期,前期盖在女权昌盛时代,所崇拜之大神,[神之为物,表面视为与人无关的,人外的,实则此种之神,已成为人为的神,具有人之性质。神之组织及一切,皆以人为依据,与人相类。]悉视为女性。《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可见古无抽象的整个的天神。后世祭天之郊祭,只是祭日,而《楚辞》《山海经》皆以羲和为女神。整个的地神,古代更其没有,所 ............

书籍插图:
书籍《国学知识大全》 - 插图1
书籍《国学知识大全》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知识大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