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恒常如新_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Elizabeth Bishop
唯有孤独
恒常如新
伊丽莎白·毕肖普
诗选
POEMS
[美]伊丽莎白·毕肖普——著
包慧怡——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美)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著;包慧怡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10
书名原文:Poems
ISBN 978-7-5404-9279-3
Ⅰ.①唯… Ⅱ.①伊…②包… Ⅲ.①诗集—美国—现代 Ⅳ.①I712.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0309号
POEMS by Elizabeth Bishop, edited by Saskia Hamilton Copyright © 2011 by the Alice H. Methfessel Trust.
Publisher’s Note and compilation copyright © 2011 b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New Yor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19 Shanghai Insight Media Co.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18-2019-042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WEI YOU GUDU HENGCHANG RUXIN
[美]伊丽莎白·毕肖普 著 包慧怡 译
出 版 人 曾赛丰
出 品 人 陈 垦
出 品 方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市巨鹿路417号705室(200020)
责任编辑 刘诗哲
封面设计 山 川
责任印制 王 磊
出版发行 湖南文艺出版社
长沙市雨花区东二环一段508号(410014)
网 址 www.hnwy.net
经 销 湖南省新华书店
印 刷 嘉业印刷(天津)有限公司
开本:787mm×1092mm 1/32
印张:11.25
字数:190千字
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
印次: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404-9279-3
版权专有,未经本社许可,不得翻印。
浦睿文化 INSIGHT MEDIA
出 品 人:陈 垦
策 划 人:余 西
出版统筹:戴 涛
监 制:仲召明
编 辑:赵 阳
封面设计:山川@山川制本workshop
版式设计:张 苗
欢迎出版合作,请邮件联系:insight@prshanghai.com
新浪微博:@浦睿文化
目录
译序“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地图编绘者毕肖普
Ⅰ 辑一 北与南
地图
小练习
早餐奇迹
睡在天花板上
卡萨比昂卡
想象的冰山
韦尔弗利特涉水
空气越冷
夜间空气
铁路
夏洛特绅士
硕大糟糕的画
从乡村到城市
人蛾
爱情躺卧入眠
巴黎,早晨七点
奥尔良码头
不信者
纪念碑
冬日马戏团
耶罗尼莫的房子
野草
海景
站着入眠
鱼
首语重复
库切
Ⅱ 辑二 寒春
致纽约
失眠
寒春
两千多幅插图和一套完整的索引
海湾
夏梦
在渔屋
香波
从国会图书馆看国会大厦
浪子
瓦里克街
争论
致玛丽安·摩尔小姐的邀请函
Ⅲ 辑三 旅行的问题
巴西
抵达圣图斯
旅行的问题
占屋者的孩子
雷暴
雨季之歌
巴西,1502年1月1日
犰狳
第十二日;或各遂所愿
别处
六节诗
风度
加油站
星期天,凌晨四点
矶鹬
特洛普日志选段
新斯科舍的第一场死
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
Ⅳ 辑四 他们忘却了一些梦
雨季;亚热带
吊死耗子
他们忘却了一些梦
歌谣
被发现者
在窗下:黑金城
去糕饼店
Ⅴ 辑五 地理学III
五台阶之上
一种艺术
麋鹿
在候诊室
克鲁索在英格兰
夜城
三月末
物体与幽灵
Ⅵ 辑六 北海芬
北海芬
粉红狗
十四行诗
Ⅶ 辑七 换帽子
洪水
和你说句话
山峦
换帽子
三首给眼睛的商籁
责备
智慧
北风——基韦斯特
致谢纸条
Ⅷ 辑八 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我们前往街角的暗穴……
一起醒来多么美妙……
为了以石灰写在镜子上
给A.B.
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我做了噩梦……
那些那么爱我的娃娃去了哪里……
猫头鹰的旅程
短暂缓慢的一生
基顿
亲爱的,我的指南针……
含羞草之死
朦胧诗(朦胧的情诗)
早餐之歌
给祖父
你为我写墓志铭时一定要说,
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
——毕肖普致洛威尔的信
译序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地图编绘者毕肖普
一、引子
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的诗歌生涯逡巡于在场与隐形的两极。很少能举出一位像她一样的美国诗人,早早誉满天下,却在诗歌之外的一切场域保持了近乎完美的沉默。在本土,毕肖普通常被看作艾米莉·狄金森之后最优秀的女诗人。如果说狄金森生前是彻底隐形的(几乎无发表,全无文名),毕肖普却从出版第一本诗集起就陆续获得了包括古根海姆奖(两次)、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纽斯塔国际文学奖在内的各项桂冠,也曾担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俗称的美国桂冠诗人)、哈佛驻校诗人等职位。
即使如此,在1990年代的两本重要传记问世前,在书信集《一种艺术》和《空中词语》经后人整理出版前,人们对她的生平所知甚少,甚至没有多少人听过她公开朗诵。1983年,毕肖普去世不到四年,纽约大学诗歌教授丹尼斯·奥多诺在《喧嚣的鉴赏者:现代美国诗歌中秩序的观念》一书中如此介绍她:“1911年2月8日生于麻省伍斯特,八个月时丧父,母亲……在她五岁时被送入新斯科舍达特茅斯的精神病院。伊丽莎白再也没见过母亲。”奥多诺得出结论:“从表面看来,她的一生没什么戏剧性。”这大致代表了当时大部分读者对她的印象。
二十年的研究积累使读者对她的生平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2002年,爱尔兰小说家科尔姆·托宾在随笔集《黑暗时期的爱情:从王尔德到阿莫多瓦的同性恋人生》中为毕肖普专辟一章,称在戏剧性方面“她的一生可与西尔维娅·普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_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