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沉思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Simplified Chinese Copyright © 2016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中文简体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品读《沉思录》/(古罗马)奥勒留原著;何怀宏译注品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4
ISBN 978-7-108-05377-0
I.①品… Ⅱ.①奥… ②何… Ⅲ.①斯多葛派-哲学理论 Ⅳ.①B502.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20682号
责任编辑 徐国强
装帧设计 蔡立国 康 健
责任印制 徐 方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铭传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4月北京第1版
2016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22.5
字 数 300千字
印 数 00,001-10,000册
定 价 45.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是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勒留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著作。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底线伦理》《道德•上帝与人》《生生大德》《新纲常》《正义理论导引》等。另有随笔散文作品集《若有所思》《心怀生命》《心灵瞬间》《比天空更广阔的》《渐行渐远渐无书》等。译著则有《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伦理学体系》等。
目 录
导读一
马可·奥勒留生平
斯多亚派哲学
《沉思录》的特点
导读二
《沉思录》主要在思考什么
这种思考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和品格特质
如何阅读本书
导读三
与《道德箴言录》的比较
卷一 自我由来
卷二 人性反省
卷三 服从天意
卷四 退隐心灵
卷五 恪尽职守
卷六 认识本性
卷七 忍受诸恶
卷八 内在堡垒
卷九 理解存在
卷十 凝思生命
卷十一 与人为善
卷十二 优雅退场
附录一 马可·奥勒留生平年表
附录二 《沉思录》的流传与版本
主题索引
后 记
导读一
马可·奥勒留生平
斯多亚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马可·奥勒留幼年丧父,是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成人的,并且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甚至绘画方面受到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教育,他从他的老师那里熟悉和亲近了斯多亚派的哲学(例如爱比克泰德的著作),并在其生活中身体力行。
还在孩提时期,马可·奥勒留就以其性格的坦率真诚得到了哈德良皇帝(117—138年在位)的好感。当时,罗马的帝位常常并不是按血统,而是由选定的过继者来接替的。在原先的继嗣柳希厄斯死后,哈德良皇帝选定马可·奥勒留的叔父安东尼·派厄斯为自己的继嗣,条件是派厄斯亦要收养马可·奥勒留和原先继嗣的儿子科莫德斯(后名维勒斯)为继嗣。当哈德良皇帝于138年去世后,马可·奥勒留获得了恺撒的称号——这一称号一般是给予皇帝助手和继承者的,并帮助他的叔父治理国家,而在其叔父(也是养父)于161年去世后,旋即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皇帝。遵照哈德良的意愿,他和维勒斯共享皇权,但后者实际上不起重要作用。
马可·奥勒留在位近二十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的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可曼尼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得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凭借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待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
马可·奥勒留与安东尼·派厄斯的女儿福斯蒂娜结婚并生有十多个孩子。据说,他在一个著名的将军、驻叙利亚的副将卡希厄斯发动叛乱时表现得宽宏大量。但他对基督教徒态度比较严厉,曾颁发过一道反对基督教徒的诏书。
公元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因病逝于文多博纳(今维也纳)。
斯多亚派哲学
斯多亚派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其目的在于为伦理学建立一种唯理的基础,它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于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是与万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为此,他必须让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统率自己,正如他统率世界一样。
所以,斯多亚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两层意义),而所谓自然、本性,实际上也就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或者说逻各斯(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中国的“道”),或者说一种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说它们有一种完全等价的意义,它们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可以互用的。而作为一种理性存在物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一种分享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一种能认识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安东尼在《沉思录》中常常讲到一个人身外和身内的神,讲到身外的神(或者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品读《沉思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