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怀瑾一起读国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赵一 编著
哈尔滨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赵一编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3
ISBN 978-7-5484-1721-7
Ⅰ.①和… Ⅱ.①赵… Ⅲ.①儒家②《孟子》—通俗读物 Ⅳ.①B222.5-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00869号
书 名: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作 者:
赵 一 编著
责任编辑:
马丽颖 滕 达
责任审校:
李 战
封面设计:
主语设计
出版发行:
哈尔滨出版社(Harbin Publishing House)
社 址:
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坤路738号9号楼 邮编:
150028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旭丰源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网 址:
www.hrbcbs.com www.mifengniao.com
E-mail:
hrbcbs@yeah.net
编辑版权热线:
(0451)87900271 87900272
邮购热线:
4006900345 (0451)87900345
销售热线:
(0451)87900201 87900202 87900203
开 本:
880mm×1230mm 1/32 印张:
8.25 字数:
190千字
版 次:
2016年3月第1版
印 次:
2016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84-1721-7
定 价:
32.00元
本社法律顾问:
黑龙江佳鹏律师事务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圣人就是脱俗的凡人
圣人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生立身的三宝:正义、尊严、人格
孟子的人格魅力在选择中彰显
君子三乐:事亲、做人、育人
圣人就是脱俗的凡人
第二章 义与利的千古辩论
人生就是围绕着利进行的圆周运动
舍私利求大义,活出人生极致
君子争义,小人争利
伪君子的暗箭难防,真小人的明枪不易躲
人性的弱点:难以挣脱的蝇头小利
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第三章 自古至今的追求:天下定于一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女人为何要背负红颜祸水的罪名?
孟子王道政治路线中的社会福利观
孟子心中的“桃花源”
自立自强才是生存之道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第四章 冷眼观盛世,居安常思危
现代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品质:承担意识与批判精神
民族气节铸就民族之魂
冷眼观盛世,居安常思危
平民为什么要为战争埋单?
一方青山,万代共享
第五章 人欲是最险恶的东西
心淡如水,无欲则刚
追求仁慈之心,讲究与人为善
“远庖厨”隐含的是恻隐之心
方正做人,圆滑处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名利钱财是外形,心才是快乐的根
第六章 眼睛看到之处就是能够达到的地方
从“士无恒产有恒心”到“有恒产者有恒心”
成功者需要具备的两种特征:温润如玉和铮铮铁骨
成功的两个必备要素: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
宁做搏击长空的苍鹰,不做坐井观天的青蛙
扼住命运的咽喉,舞出精彩的人生
成功的最短路径是曲线
第七章 人情练达的学问
投其所好与交际之道
尊重他人始于尊重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服他人的方法: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顾左右而言他,化尴尬于无形
圣人的识人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
以大事小是仁者风范,以小事大是明智之举
人生需要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八章 用人之道与领导哲学
取才之道:不拘一格选人才
用人之道: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领导者的最低标准:在其位,谋其政
领导者的大忌:听信谗言,不辨是非
上行下效的力量
“情”字蕴含的领导哲学
第九章 气度决定人生
养浩然正气,做上品圣人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坚持君子之勇,拒绝匹夫之勇
胸怀决定人生格局
持物我两忘之心,处红尘悠闲自在
第十章 人生如梦,且行且珍惜
得意失意,皆以平常心处之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另类解读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生短暂,把握当下
返回总目录
序言
穿越千年时光,解读孟子思想
儒、释、道三家被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影响力已经穿越华夏九州,走向世界。其中,儒家思想更是被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喻为中华民族的“粮食店”,是我们所有华夏儿女赖以生存的基础。
说到儒家思想就不能忽略孟子,一位被后世尊为“亚圣”的人。现在,当我们手持《孟子》薄卷一册时,恐怕已经无法准确捕捉到孟子的思想光辉,因为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距离我们生活的21世纪太过遥远,千年光阴已经给《孟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现在,我们欲追寻圣人的足迹,研究其睿智的思想、光辉的人格,定当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孟子比孔子晚出生179年,邹人,身世和经历与孔子相似,3岁丧父,幼年受母亲三迁之教,15岁时离家赴鲁国求学。据《史记》记载,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先是“治儒学之道,通《五经》”,旦夕勤学到30岁,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成邹鲁一带名儒,接着在家乡收徒讲学,教书育人十余载,宣扬儒家的仁义学说。44岁时,孟子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认定自己肩负“木铎”的使命,应该入世传道,教化民众,于是他带领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各国间”。这番阵势也确实要远远强于其先师孔子。
孟子先后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在魏国深受礼遇,也曾任齐宣王之客卿。他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不过,当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诸侯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企图通过战争的暴力手段称霸天下,他们认为孟子的学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不合时宜,所以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采纳,更缺乏实施的机会。
孟子在花甲之年凄然返回故乡,与弟子万章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先师孔子的思想,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效法孔子的“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和南怀瑾一起读国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