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摄于村上春树大学时代曾住过的宿舍“和敬塾”前
【作者简介】
杨炳菁:1972年11月生于天津。200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土学位。2009年获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土学位。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副教授。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杨炳菁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杨炳菁著.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9
ISBN 978-7-5117-0014-8
Ⅰ.后…
Ⅱ.杨…
Ⅲ.村上春树—文学研究
Ⅳ.I313.0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57203号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出 版 人
和 龑
责任编辑
曲建文
责任印制
尹 珺
出版发行
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
北京西单西斜街36号(100032)
电 话
(010)66509360(总编室) (010)66509353(编辑室)
(010)66161011(团购部) (010)66130345(网络销售)
(010)66509364(发行部) (010)66509618(读者服务部)
网 址
www.cctpbook.com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开 本
787毫米×960毫米 1/16
字 数
198千字
印 张
14.25
版 次
200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价
38.00元
本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律师 鲁哈达
凡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电话:(010)66509618
目录
中国“70后”的村上春树论
绪 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村上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本书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创作
第一节 村上春树的成长与日本后现代语境的形成
一、爱读书的关西少年
二、经营爵士乐酒吧的青年
第二节 作家村上春树
一、洗练的“都市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
二、从“不介入”到“介入”——第二个十年的创作
三、寻求责任与拯救——进入新千年的创作
第三节 翻译家村上春树
一、作为爱好的翻译
二、翻译与创作
小 结
第二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与艺术突破
第一节 村上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书写历史的欲望
三、自我主题的承继
第二节 村上小说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变革
一、二分法与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传统
二、“话语”的叙事变革
三、“故事”的叙事变革
小 结
第三章 自我的形象化与他者化
第一节 在形象中探寻自我——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一、从“失败之作”到探寻自我的鸿篇巨制
二、自我认识的多元化
三、自我形象化的延伸
第二节 向他者投射自我——论《挪威的森林》
一、从“森高羊低”看《挪威的森林》的特殊性
二、在他者的投影中找寻自我
小 结
第四章 历史的桥梁化与隐喻化
第一节 历史的桥梁作用——论《奇鸟行状录》
一、连带感与自我主题的深化
二、诺门罕战役的桥梁作用
三、绵谷升——历史与现实的交集点
第二节 历史的隐喻作用——论《海边的卡夫卡》
一、小森阳一的“精读”
二、隐喻——解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钥匙
小 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中国“70后”的村上春树论
——写给《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我第一次见到本书的作者杨炳菁女士是在2006年的5月。她通过导师靳丛林教授的介绍到东京大学藤井研究室拜访我。我还记得那天我们谈论了村上春树在中国的被接纳和研究状况。她笑着说自己最喜欢的村上作品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大概因为这部小说是村上文学中最难理解的一部作品。
那时杨女士刚刚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派到日本的友好学校——大东文化大学做客座研究员,要在东京度过一年的时光。于是我邀请她参加东京大学文学部中文科主办的“20世纪东亚文学史中的村上春树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之后于第二年10月和2008年11月,先后在东京大学召开了工作会议和研讨会。今年6月,论文集《东亚视野中的村上春树》出版,杨女士自然是作者之一。这本书是作为村上研究丛书“MURAKAMI Haruki STUDY BOOKS”中的一本,由东京若草书房出版的。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是杨女士在参与研讨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过去三年里,我在东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王志松教授主持的村上文学翻译研讨会上看过其中一部分。如今通读全书,佩服备至。
对村上春树的批评和研究,在日本出版了近100种书。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村上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也在一直增加(详见本书的绪论)。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如此庞大的村上批评和村上研究只是略知一二。但在村上文学论这片广袤的森林中,可看到杨女士研究中的以下几点独创之处。
在本书第二章“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与艺术突破”中,杨女士运用后现代诗学的理论,从“反思现代性”、“历史的桥梁作用”和“自我主题的处理”三个方面对村上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展开论述。在第三章“自我的形象化与他者化”中,杨女士将目光聚集在最喜欢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最先接触的《挪威的森林》上。她认为前者是“将自我意识世界形象化,通过非现实性的故事再现自我意识世界,并实现自我认识的多元化”,而将后者分析为“将主人公的多重自我投射到主人公以外的其他人物身上,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刻画他人进行自我观照,实现一种自我的他者化”。
围绕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清水良典先生曾说“直子是小说里所有人物的镜子”
(1)
;石原千秋教授也曾指出:“渡边彻可以说是木月的镜子,只不过照出的是木月的反面。”
(2)
但像杨女士这样用“自我的他者化”彻底地分析《挪威的森林》的主要人物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实际上,在日本现代的村上研究中,“自我”这一概念很少被应用。所以,我看到这本书时感到很意外。但我终于想起村上春树在分析自己最喜爱的美国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