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张素华,1954年生于河北唐山市,现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至今已有27年,任研究员。负责《毛泽东年谱》1925年-1927年7月、1959年10月-1965年部分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出版《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本)等文献。编著出版了《毛泽东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合作),《毛泽东画传》(合作)等。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为什么要开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会议?
第二章 谁在筹备和保障大会顺利举行?
第三章 刘少奇、邓小平主持起草大会报告的经过
第四章 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变着大会进程
第五章 毛泽东究竟对报告怎么看?
第六章 七千人果然议论纷纷
第七章 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也起波澜
第八章 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解释
第九章 最是大节见真知—刘少奇在大会的讲话
第十章 林彪临时决定抛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
第十一章 毛泽东“放了一把火”,要开“出气会”
第十二章 毛泽东的讲话把大会推向第二个高潮
第十三章 从省委书记到部长的检讨
第十四章 邓小平:厚道人的一篇务实报告
第十五章 从三易其稿看朱德的心路历程
第十六章 周恩来给地方官员透了实底,算了细账
第十七章 大会留下的悬念:陈云为什么不讲话
第十八章 谭老板、曾胡子、李井泉等能不能过关?
第十九章 有关大会的成果
第二十章 大会带来了什么新气象
第二十一章 打下毛刘分歧的楔子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三面红旗”?
后 记
前 言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重要厂矿党委及军队的负责干部参加,共七千多人。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人们习惯地称其为“七千人大会”。
关于七千人大会的话题,我酝酿了很久,看了不少材料,也采访了一些当事人。
七千人大会距今已经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四十多年前人们关注的很多事情,在今天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四十多年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最着急、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是6亿人民吃不饱饭。那时候,北京告急,上海、天津告急,全国不少省市都极其紧张。再有几天就要断粮了!这样的报告不断地送到周恩来、李先念等的办公桌上,急得周恩来寝食难安。堂堂一个大国总理,其主要精力应是考虑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上,但是当时的总理,每次找人谈话,几乎谈的都是粮食问题,被人送了一个苦涩的雅号:“粮食调度总指挥”。直接管粮食的李先念更是火上房一般的着急,急得他给各省市负责人抱拳作揖:“求求大家救救京、津、沪。”
如今的粮食状况早已今非昔比,人们不但已经告别了饥饿,告别了粗粮,吃上了细粮(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懂什么粗粮细粮了),而且还要讲究粗细搭配,讲究营养,讲究饮食结构。曾经长期因为粮食不足而愁苦的中国人,一下子温饱不愁了,吃不上饭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历史,渐渐地远去了。这恐怕是毛泽东未曾想到的。1965年,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粮食问题时,李先念说:据我看,粮食就是长期不大那么够。对此,毛泽东表示赞同。他说:哪一天一颗粮食也不需要进口了,我们这个共产党就算是这一方面共产主义化了。
如今,中国人民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达到了小康水平。毛泽东如果泉下有知,也可以感到欣慰了。
变化,还远不止这些。那时候,棉花极缺,每人每年几尺布,人们穿的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如今,我们不但满足了13亿人的穿衣问题,还成了纺织品最大出口国。我们的纺织品销往世界各地,并引起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政府的严重关注,采取了限制措施。
那时候,中央政府一心一意要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但是缺少煤。煤就像工业的“粮食”,没有煤一切都无从谈起,发不了电,采不了矿,炼不了钢。有了煤呢,又很难运出来,因为公路、铁路跟不上,运输的车辆也跟不上。如今我们的采煤技术先进、设备齐全,大量的煤正在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那时候,把炼钢看作是头等大事。钢铁就是工业的基础,没有钢,我们能干什么?毛泽东说:“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将永远停留在农耕时代。为了告别农业社会,为了实现工业化,人们的注意力盯在了炼钢上。只有钢的产量上去了,我们的工业才能迅速发展。因此,全国上下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当时的人们为了找铁炼钢,把全国的各个角落翻了个底朝天,不少人甚至捐出了自家的锅。尽管如此,钢的产量很难超过1000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土钢,根本不能用,为此全国人民吃尽了苦头。而今的中国,钢的产量高达3亿多吨,居世界第一,早已实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梦想。
那时候中央开会,讨论的就是今年能生产粮食多少亿斤、棉花生产多少万担,能完成多少万吨钢的任务、多少亿吨煤的指标等等。今天的中央开会,经常讨论的则是如何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使我们的产品卖出去,如何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中国缺少的是产品,要啥没啥,仓库几乎是空的。而今的中国,是买方市场,要啥有啥,怕的是你不买东西!
要啥没啥,那就是中国的过去。我们的前辈就奋斗在那个年代。为了祖国的强盛,他们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甚至鲜血,来探索、建设着中国。
这中间,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带来的是喜悦和辉煌;失误,带来的则是苦难与悲伤。成功和失误,他们是一对双生子,结伴而行,其中又有多少酸甜苦辣。
今天,当我们翻开40多年前的那一段历史时,有痛心疾首,也有些许的遗憾和无奈,更有许多感慨在心中回荡。今天是过去的延续,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谁能保证过去的错误,今天不再重复;又有谁能保证我们果真继承了过去一切好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回头看看——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是在中共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开展“大跃进”运动,试图用几年时间就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就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而发生重大失误的情况下召开的!这个大会是为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是为使人们跌倒 ............

书籍插图:
书籍《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插图1
书籍《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