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直面心理治疗系列
受伤的人
王学富 著
ISBN:978-7-111-30149-3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目 录
推荐序
前言
生命幽暗处
那些受伤的人
那间生命的小屋
那扇破碎的窗
那些感觉的碎片
那份搁置的哀丧
家庭会复制
父母的遗产
原件与复制
从共生体家庭里出来的人
母腹的象征
以爱之名的伤害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感慨之一:如果小小是我的女儿
感慨之二:我们怎样做父亲
感慨之三:心理咨询师的文化关注
后记
蜕变:乖顺人格的心理机制
爱与规则
威胁与悖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依赖与攻击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是面对还是逃避?
不是真理,而是真实
最后一点提醒
好孩子的背后
道理会伤人
伤害与恐慌:孩子教育的背后
强迫孩子学习
苛求孩子完美
贬损孩子价值
内心的空洞
空缺与代偿
好的感觉
强迫症的根源
重塑成长
我们内在的小孩
我们内心的无奈
我们内部的精神屏障
唯物唯心
精神价值
群体威胁
转移机制
虚饰自我
精神屏障
我们内心的恐惧
成长的空间
教育与症状
抑郁症的本质
作者简介
推荐序 “感通”直面
其实,我与王学富认识不久。在上海,我们见过几次面,后来我到南京参观过他的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感受到他的专业品质与踏实做事的精神。春节期间,我到学富在南京的家里跟他聚谈。在他家门前有一个湖,早晨起床,我们绕湖散步,边走边谈,走了一圈,还不尽兴,再走一圈,如是而三。
学富把他的书稿——就是你现在读到的《受伤的人》、《成长的路》、《医治的心》——寄给我,让我写一个序。他之所以找我写序,不大是因为我是复旦大学教授,也不大是因为我在心理学界有多高声誉,而是他觉得我颇能与他“感通”。
目前,学富正在跟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组织首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前不久,他给我寄了一些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编印的《直面报告》,其中有一些介绍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文章。我读了之后,在电话里对他说:“存在”这个词是西方的,中国人不大容易理解,但中国人可以通过“直面”来理解“存在”。我这话一说,学富大为惊叹。
学富十几年前到厦门大学教书,后来到国外学习心理学,十余年潜心于心理咨询实践,不显山,不露水。跟他接触多了,我便知道,他是国内真正懂心理咨询的人,因为他是真正做心理咨询的人,思想层面高,专业经验丰富。我对他说:在中国,人才并不只在高校,民间也大有才俊。学富听了这话,感而叹之:我是一棵树,在原野上才能更充分长大。
我与学富的谈话多集中在心理咨询方面。有一次学富提到他有时用“何毕”这个笔名写文章,我立刻感到这个笔名中的意味,这应该出自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而对生命发出的一种感慨:生命成长中有许多伤害,有许多人受了伤,会长期呆在伤害里,在理性、情感、行为上都受到遮蔽,以至陷入自迷的状态。学富一声“何必”,其中真是充满了同理。学富听了,十分惊叹,觉得我对他颇能“感通”。而说到“感通”,学富又提到,这正是他与朋友在上海合作成立的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名字,其中又融汇了来自心理咨询经验的感慨。我说:心理咨询的效果在于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感通。学富惊叹,说我和他之间又发生了感通。同时,我又提及“感通”与荣格的关系。学富更加惊叹,荣格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synchronicity,在他看来,译成中文应该就是“感通”。
我读学富写的这几本书,内心有了更多跟他相互感通之处。《受伤的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词汇,就叫“受伤的人”。这个词汇有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我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心理症状的根源是伤害,而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对伤害的医治。涉及到这些,我跟学富有许多共同的感慨,特别是家庭关系模式与生命成长的重大关系。例如,健康的母子关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资源,而不健康的母子关系,却给孩子成长带来最深的损害。谈到有些母亲出于无意识的“母爱”,长期控制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学富说了一个词叫“共生体”,我说了一句话:母骚扰比性骚扰更可怕!学富惊叹:此语精辟,可以醒世。
再说《成长的路》,其中有许多篇章是谈生命如何在伤害中经历成长。学富在他多年心理咨询实践里发展出一个基本的信念:“虽然曾经受伤,依然可以成长”。在我们的谈话中,学富谈到他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的两大感慨,其一,生命成长何等不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伤害,最可悲的是,最深的伤害和阻碍往往来自最亲的人。其二,成长的渴望何等强烈!虽然一个人在世界上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和伤害,但他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成长渴望,只要有一点机会,有一缕光亮,有一个缝隙,这个渴望就会冒出来,要求当事人坚持成长,长成自己。因此,《成长的路》中充分描述的一个基本情况是:心理障碍是一个人生命受损、成长停滞的状态,而心理咨询全部的工作就是医治生命,助人成长,让一个人有空间、有机会改变,获得更充分的成长,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活得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完整”——这句话就贴在直面心理咨询中心的墙壁上,我去直面参观时,跟学富在这句话前面伫立良久,内心有感通,却未说出来。
《医治的心》中有许多篇章是谈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在心理咨询领域,人们常引用一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理咨询师便是这“工”,心理咨询便是他的“事”,要做好心理咨询,就必须有利“器”,就是有好用的工具。心理咨询师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他自己的生命本身。心理咨询师的生命成长,便是一个“利其器”的过程。在这本书里,学富提到一个词汇——医治者。这个词汇可能来自路云(Henry Nouwen)的《受伤的医治者》,其内涵也是一样的。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医治者,不仅需要专业的训练,还需要有真正的生命品质,而这生命品质中最根本的部分,就是一颗医治的心。而且,本书谈的是在中国 ............

书籍插图:
书籍《受伤的人》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受伤的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