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导言
一、研究主题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史料基础
六、主旨和结构
第一章 英印帝国里的克什米尔(1822-1947)
引言
第一节 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法律背景
第二章 南亚博弈中的克什米尔(1947-1949)
引言
第一节 波谲云诡的战前局势
第二节 《加入证书》及其法律效力
第三节 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
第三章 冷战阴影下的克什米尔(1949-1966)
引言
第一节 冷战阴影降临克什米尔
第二节 中印战争与克什米尔
第三节 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
第四章 孟加拉战争与克什米尔(1966-1974)
引言
第一节 孟加拉战争定乾坤
第二节 孟加拉战争结果的法律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著作:
中文译著
中文著作:
文章:
附录
附录Ⅰ:克什米尔大事年表
附录Ⅱ:印度宪法第370条
附录Ⅲ:塔什干宣言
附录Ⅳ:西姆拉协议
附录Ⅴ:克什米尔协定
附录Ⅵ:重要名词英汉对照表
后记
导言
一、研究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英国被迫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在英属印度分裂亦即印巴分治的基础上建立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英国向它们和平地移交了政权。印巴分治给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许多问题,其中财产分割和难民迁徙等难题都顺利解决了,唯独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最终归属长期争持不下,这就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矛盾的核心所在,牵动着两国大局和国民神经,旷日持久地损害它们的关系。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进行了两次半大规模的战争,边缘战争和零星枪击更是难以数计。与一般的国际争端不同,克什米尔与我国的西藏和新疆接壤,又由于阿克赛钦的原因,它与我国也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2000年3月,我因为撰写学士论文而开始接触克什米尔问题。起初获得的文献告诉我,克什米尔问题是由《蒙巴顿方案》造成的。后来我有幸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可以查阅到更丰富、更直接的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资料。当看到《蒙巴顿方案》的英文版全文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蒙巴顿方案》可以说几乎根本没有涉及克什米尔问题,这又谈何去制造它呢?(详述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从此,克什米尔问题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就一直困扰着我。
随着更多地阅读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文章和著作,我对于它的认识一度反而更加模糊。克什米尔问题的确比较复杂,有如印度教的主神湿婆一般,呈现出多重面貌: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领土争端与民族冲突,宗教矛盾与文明冲突,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霸权与扩张,战争与和平,甚至于核武器等等,都与它有重大关系。不同论著侧重于从某个角度去论述克什米尔问题,虽然各有其真知灼见,这一问题的根本来源反倒更加令人迷惑不解。因此,在选择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时,我自然而然地把克什米尔问题为何产生和持久定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希望借此拨去笼罩在它上面的重重迷雾,找出其发展的原动力,现出它本来的面目。本书即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稍作修改而成。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因此,本书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地缘政治学是基于地理因素来研究国际关系,以之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和演变的一门学科。本书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阐释如下几个问题:在地缘政治的作用下,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怎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得以建立和成型,该土邦由此而形成的民族版图和政治结构,对克什米尔问题有什么影响;在印巴分治前后,国大党/印度和穆盟/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政策怎样导致了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克什米尔问题产生之后为何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又是怎样卷入全球政治斗争并随之而脉动;本研究的分析下限定在1974年。
二、相关概念阐释
许多学术概念都有丰富的含义,它们在专业语境与普通语境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这在克什米尔问题研究中也不例外。有几个概念对于准确地理解本书而言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番界定和解释。
(一)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是个内涵丰富的术语。通常而言的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简称,它是英印帝国里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土邦。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其毗邻地区按顺时针方向从北面起依次为中国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藏族自治区,印度的喜马偕尔邦和旁遮普邦,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和西北边境省,以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并隔着狭长的阿富汗瓦罕走廊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相望。
克什米尔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交汇的地方,境内群山环绕、高峰耸立,很多地方常年积雪,是南亚次大陆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就其地理构造而言,克什米尔就像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几乎所有土地构造的自然特点和类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克什米尔从西南到东北的地形可以分为查谟平原、山麓丘陵、皮尔本贾尔岭、克什米尔谷、喜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上游谷地和喀喇昆仑山。克什米尔的气候南北差异大,并随其海拔高度而变化。克什米尔的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气温从北而南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地区是克什米尔谷,它是地广人稀的克什米尔的人口稠密之地,也是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克什米尔谷呈椭圆形,其中轴和喜马拉雅山脉的走向大致平行。克什米尔谷的形状像一个茶托,长84英里,宽20至35英里,平均高度海拔5600英尺,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
虽然如此,但千万不可把克什米尔看作一成不变的既定共同体,它在不同时期所涵盖的范围差别很大。从政治文化角度而言,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地区:北部的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中部的克什米尔,南部的查谟和东部的拉达克。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是查谟的印度教徒古拉伯·辛格及其子孙,从1822年开始,在一个多世纪里以查谟为基地扩张而建成的中亚王国(本书第二章将辟专节详述此过程),大致而言,克什米尔所指代的对象,在1846年之前是克什米尔王国或克什米尔省;在1846-1947年 ............

书籍插图:
书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