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村》作者:聂茂 厉雷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mb。
书籍内容:

序幕:农民――枯涩的中国心脏
  时代的雕像
  这是一场蓄势已久、不可阻挡的洪流,带着古老的创伤、时间的热量和历史的跫音,从山村、从城市、从长城内外,浩浩荡荡,朝着一个坚定的目标,朝着一个美丽的未来。
  这场洪流紧攥着一面旗:“中国”;
  这场洪流镌刻着两个字:“改革”。
  是的,这就是改革的中国和中国的改革。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带着阵痛的深刻的改革!
  改革是一盏明灯,耀眼夺目,耀眼得甚至让人睁不开眼睛,它伴随着华丽的进行曲与乍起乍落的艰难变更;改革是一股激流,从中国萧索年代遗弃的洪荒里奔出,激流湍急,像睡醒的雄狮,吼叫着,冲击着一切陈规陋习;改革是一场大电影,画面、镜头、人物、事件、音乐,剪接太快,超越一切“蒙太奇”手法,令人目不暇接,有些无所适从;改革是一辆在暗夜里呼啸的火车,朝着黎明,轰隆隆前行,沉重的车轮声震碎大地的宁静,无数的人从宽大的车门拥挤上这辆火车,还有无数的人落在车外,落在车外的人,拼命地奔跑、追赶,筋疲力尽、声嘶力竭,他们跑掉了鞋子,扔掉了衣服,直到丢掉身上的一切,仍旧死命地追赶,因为不追赶就会被黑间吞没。
  中国的这场改革无疑是伟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它的成果已经让世界震惊,并且必将被历史铭记。
  然而,越是伟大的革命,越会产生更加巨大的阵痛,越会面对难以预测的困境,越会直面意想不到的牺牲。
  而中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农民,土地是有限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贫穷落后的地方还是农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的观念和习性在农村、农民身上留下的烙印最深刻、也最难改变;中国的教育是相对落后的,最落后的地方也还是农村。于是,注定了一个结果:面对中国的改革,阵痛最久,困境最大,牺牲最多的也就只能是农民。
  改革中,农民将所有的阵痛、困境与牺牲凝固成一个醒目的身份:“农民工”。
  就像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就像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就像中国历史上唐代和清代的“流民运动”一样,当伟大的时代到来之时,时代的机器总是会压榨农村这片土地,死命地压榨,把那片泥土里所有的脓血,所有的污浊,所有的卑贱,所有的愚昧,所有的贫穷压榨地干干净净。同时这种压榨,也碾碎了农民自身的淳朴,包括农民的胆小,农民的驯良,农民的忠厚,以及农民的本分,碾碎芳香的泥土千年万年积存在农民身上一切的沉淀,这是一种必然的过程,也是必然的牺牲,更是新生命的跳跃。这种压榨浇铸成一句话:“背井离乡!”它最终带来了英格兰民族的崛起,大和民族的坚韧,日尔曼民族的强大,美利坚民族的称雄,它将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一样,也最终会带来汉民族在新世纪全球版图上的光荣复兴。
  而在这个巨大复兴的背影里,农民被时代和历史雕琢成一尊沉重的雕像。
  事实上,中国农民已经在古老得发黑的泥土里站立了数千年,他们保持着一贯的姿势和对土地的忠诚,仿佛一株古老的麦子,头上顶着那颗永远照耀的热辣辣的太阳。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像泥土本身,肌肉结实,脸庞沧桑,手掌粗糙,眼睛深沉,衣着肮脏,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一切的一切都融化进泥土里,包括血液,灵魂,包括他们的孩子在泥土里玩耍,他们的祖先在泥土里埋葬,他们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
  泥土给了他们所有的卑贱,同时也是他们图腾一样的高贵!
  当改革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席卷过来,无数的农民繁衍,无数的根扎在泥土里,泥土已经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哺育这个它看守了数千年的孩子成长,她累了,伤了;农民累了,伤了;农村也累了,伤了。于是,泥土把相依为命的孩子连同他们的根一个个从心脏拽出,农民自己也将带着老茧的根从泥土里拽出。每一次拽出都是一次蝶变。广袤的大地,因此伤痕累累,伤楚,痛苦,当然也有一些惊喜和无奈,泥土变得干硬、枯涩,农村也藏着一种苍老的渴望,发出巨大的嘶鸣和叹息。
  就这样,无数的农民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城市进发。历史上曾经多次被演绎的画卷,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再度上演,并因其巨大的穿透力显得格外的悲壮,几千万,甚至上万万的农民,蓬头赤足,坦胸露乳,背着沉重的行囊,涌进城市,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这是一种拓荒,到富足的城市拓荒;
  这也是一种长征,到衣衫华贵,车水马龙的闹市里长征。
  城市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是灯红酒绿的湖泊。而农民在这里进行一场漂流,没有根的漂流,漂到哪里是哪里,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在那里,后天甚至就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这是无根的漂流,他们的根本来在卑贱而又高贵的泥土里,现在他们的根都裸露着,城市的大地是坚硬的,他们找不到缝隙扎根,裸露的根只能在城市里滑行,或者躲在潮湿阴暗的角落里思念远方的泥土,任由城市的太阳照耀,任由城市的脚步践踏。
  剥离所有的眷恋,走了千万里的路,为的只是得到最底层的生活。
  繁华的都市里,农民工只是一根根冰冷的钢筋,只是一块块孤独的水泥。
  这是真实的命运,真实得发烫,令人不敢轻轻地去触摸。
  时代的雕像,辛酸,隐忍,沉重!有如大地的一颗泪。
  呜咽的故乡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常常想起自己的故乡,而每一次想起,心里的苦痛总是沉重得难以稀释。我的泪水比雨多。此刻,我的记忆又情不自禁地回到了1995年的农历正月初八。那一天,我离开故乡。
  也正是这一天,在长途汽车上,我听到了一则令我绞痛的惨讯:两天前的湖南衡阳火车站,40多人被踩死,他们大多是南下广州去打工的。讲述这则惨讯的是一名老人,他说,火车一进站,由于太拥挤,一名打工少女背上的被子掉下了,她弯腰去捡,便再也没有起来。紧跟着倒下一大片。许多打工的少男少女怕被人流冲散,他们手攥手,死在一块……
  老人后来还讲了什么,我已听不清楚了。当时窗外下着寒雨,我确信自己的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车上鸦雀无声。
  故乡令我愈来愈沉重。
  回到报社后,我看到了内参,我的伤口又一次撕开。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农家孩子,怀着热望,在大年初六走出乡村。他们不是去死的,他们流汗流血,也愿意忍受各种侮辱,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去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伤村》作者:聂茂 厉雷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