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言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有关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诚实与浮嚣
拷问社会学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黄金时代》后记
工作•使命•信心——《黄金时代》得奖感言
与人交流——《未来世界》得奖感言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未来世界》自序
《红拂夜奔》序
《寻找无双》序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思维的乐趣》自序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盖茨的紧身衣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文明与反讽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工作与人生
序言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他著作的一个新的选本又将面世了。借此机会,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最近,有位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例如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中间已经是偶像级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作协”会员,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主流评价对他的文学也保持沉默。
我觉得这个奇特现状的原因在于,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没地方放,无法置评,因为他从经历到作品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所谓经历的游离是指,他既非文学系的学生,也非“作协”会员,只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所谓作品的游离是指,他的写作目的和他的作品都远离既存评价体系,因此使得体系内的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
王小波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说过: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这就是他的文学的全部目的。而主流文学的目的却不在于此,它有太多美感之外的功能。
在主流的文学体系中,首先,文学要承载许多功能,它或者是进步的,或者是落后的;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正确的得到正面评价,错误的得到负面评价。在某个特殊时代,作家还要为他们作品的错误受到批判。
其次,文学要承载宣传和阐释的功能,它的作用就像冲锋陷阵的号角和投向敌人的匕首。在时代改变之后,文学被要求为新的价值服务,批判旧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伤痕文学”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不愿意听到有人把《黄金时代》叫做“知青文学”,觉得完全文不对题。
再次,文学要提升人的灵魂,它要负责把坏人教育成好人,使坏人看了幡然悔悟,从此洗心革面;使好人看了备受鼓舞,更加意气风发。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在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说:没有感觉到这本书能够提升人的灵魂。王小波为这一评价相当郁闷,耿耿于怀,不然不会在一篇杂文中专门提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王小波的文学与上述一切毫无关系。如果说王朔的文学一直以顽童的姿态对既存意识形态极尽挑战、挖苦和揶揄之能事,王小波则是对它完全不搭理,好像它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在王小波心目中,这个体系等于零,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孙郁先生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像这个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由写作者一样,王小波的目标非常质朴,那就是创造出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他的文学既没有政治功能,也没有商业目的,甚至没有一般的娱乐功能,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当然,在他的写作中,时代和现实社会是他的人物和故事的背景,但也仅仅是背景而已,既不是他的批评对象,更不是他小说的主题。
尽管主流评价一直保持沉默,读者和认真的写作者却不是这样。前者的态度从十五年来各种版本的王小波作品选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狂卖不止,可以得到证明;后者有冯唐的文章为证:他第一次读到王小波是在厕所便秘的时候,发现的快乐使他差点像阿基米德一样光屁股跑上街。他发现的是什么?他从王小波的文学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他称王小波是现代汉语文学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所谓“开始”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判断:在“开始”之前是一片虚无。
李银河
写于2012年7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红灯记》剧照(《红灯记》是八个样板戏之一)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 ............

书籍插图:
书籍《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 插图1
书籍《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