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导言 困惑的思维与思维的困惑
第一章 华夏神族的命运和启示
第一节 神的历史和历史化的神
一、中国神祇的变形记
二、“历史意识”与伦理意识
三、父系身世的正统性
四、神秘离奇的“感生”神话
五、没有美神的神话
第二节 诸神的规范
一、兄弟联盟与家长专制
二、女神的悲哀
三、叛神的苦恼
四、伦理意识与中国神话的启示
第二章 伦理意识笼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伦理意识的发萌
一、“尊鬼神”的巫觋意识
二、“祈天命”的伦理意识
三、伦理意识的自觉化
第二节 现世性和实用性的思维取向
一、双向流动的道德本体
二、摈弃形而上学
第三节 挣不脱伦理羁绊的信仰
一、入世的宗教
二、“神道设教”的儒家宗教观
三、俗念浓厚的道教
第四节 同化异质文化的镪水池
一、“开宗判教”和援儒入佛
二、“三教合一”与佛教世俗化
三、伊斯兰教的中土化
四、天主教在中国的磨难
第五节 安身立命与舍身殉道
一、“利命保生”的生存原则
二、偏重于“自保”功能的文化精神
三、宗教文化的殉道原型
四、两种对立的贤哲思维路向
第三章 唯伦理性思维的历史积淀
第一节 在道德幽灵操纵下的法律体系
一、“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
二、以人治代法治的司法实践
三、道德规范的法律化
第二节 保存在酒精瓶中的科学技术
一、伦理定向的象征化思维方式
二、“大学之道”与“雕虫小技”
第三节 伦理意识与传统经济思想
一、士大夫的平均主义思想
二、封建小农的“均平”理想
三、伦理意识与农本思想
第四节 心理的惰性与历史的惰性
一、“家”观念的辐射网
二、圣徒理想与英雄业绩
三、唯一圣徒拖曳下的历史之舟
第四章 挑战与应战
第一节 严峻的挑战
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崛起
二、近代国门开放的被动步骤
三、矛盾深刻的西方现代思维方式
四、“脱了节的时代”和失重的思维
第二节 “全盘西化”的鼓噪
一、新文化运动中“向西走”的呼声
二、20世纪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挽歌
三、传统文化的命运
四、“全盘西化”的溶血后果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梦幻
一、现代新儒学的发轫
二、重建“道德形而上学”的尝试
第四节 协调与超越——一种朦胧的展望
后记
协调与超越
——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赵 林 著
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赵林著.—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
ISBN 7-307-04547-8
Ⅰ.协… Ⅱ.赵… Ⅲ.思维方法—研究—中国 Ⅳ.B8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33832号
责任编辑:王雅红  责任校对:程小宜  版式设计:支 笛
出版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子邮件:wdp4@whu.edu.cn 网址:www.wdp.whu.edu.cn)
印刷:湖北恒泰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9 字数:231千字
版次:2005年5月第1版   2005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7-307-04547-8/B·131   定价:18.00元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所购教材,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再 版 前 言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西方哲学和文化学这两个学科领域之间徘徊。坦率地说,就个人气质和兴趣而言,我可能更适合于文化学研究。因为本人天性好高骛远,在学术上喜爱宏观性的视域,每当面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长程历史时,总会在心底不由自主地泛起一股喜悦之情。正如我在《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一书的后记中所写的:“让数千年来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精英豪杰及其所创造的辉煌业绩遵从于某种文化精神的演化规律,或者说把那些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解释为受某种形而上的‘动机的动机’所驱使的历史现象,这是一种何等恢弘的‘万人敌’!”但是另一方面,从小养成的喜爱思辨的精神习性又使我对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深深地痴迷,这不仅表现在我曾经把西方哲学史上最玄奥晦涩的哲学家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其研究成果就是被纳入这个系列之中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也不仅表现在近年来我的研究方向更多地集中于具有浓郁形而上学色彩的宗教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方面,而且更明显地表现在我自己的教学感受中。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年都要给本科生们讲授“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概论”这两门课,尽管这两门课都是我深深热爱的课程,但是相比而言,我在讲授西方哲学时总是要比讲授西方文化时感受到更加畅快淋漓的陶醉之情——讲授“西方文化概论”固然把我和学生带入一种广阔的历史场景中,使我们共同体验到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罗马文化的凝重之力、基督教文化的灵肉分裂以及西方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但是讲授“西方哲学史”却往往把我和学生提升到一种空灵幽邃的纯粹精神境界,使我们不仅超越现实,而且超越历史,进入一种凌越时空、物我两忘的逍遥状态,只剩下思想与思想、观念与观念之间的无形契合。这纯粹的形而上学境界甚至比宏观性的历史视域更令我留连。这种每次都能陶醉其中的精神状态或许正是我的授课深受学生欢迎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一个教师在授课时如果首先不能感动自己,他也同样不可能感动学生。
正是由于长期在这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徘徊,我也多少留下了一些不成熟的研究成果。自从1992年以来,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一共出版了8部个人专著。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关怀,这次将其中的5部著作作为一个学术系列重新出版。在这5本书中,《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初版)和《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初版)是文化学方面的著作,《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初版)是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卢梭的生平和思想的一部评传,而《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初版)则是一部艰深难读的哲学著作。2004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 插图1
书籍《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