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14年第2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2014年2期
总第810期
热点声音
半月评论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专题报道:互联网经济:开启“网”者生存时代
未来,因互联网而不同
巨变,正在发生
中国面临三大挑战
权威访谈
甩掉环保“违法成本低”的尴尬
时事
解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新精神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2014,立法前瞻
部委工作会议里的改革举措
“隐性福利像海绵中的水一样被挤干了”
改革:聚焦2014
2014年:改革成A股“核心变量”
经济与环境
生态庄园:山西农业发展探新路
周期性“钱紧”走向常态
“洋猪”遍地 隐患重重
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进行时
在线教育,互联网又一“金矿”
让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全覆盖
百姓视点
苦苦守候的村庄
新特区·新观察
兰州新区加速起步
人物·我的中国梦
曾华栋:爱在茫茫戈壁
大都市·新发展
成都:西部城市“开放样本”
社会与民生
绿皮车,悠悠地开
大学生,乡镇难以承受之重?
抢票软件时代新“一票难求”
半月调查
劳动者休假权亟待冲出“纸上福利”
考务之窗
迷津指点:备战公考,如何挖掘半月谈的价值?(下篇)
校园话题:校园内怎样开展向善教育
学生论坛
家长谈心
旁观者言
观点集萃
小媛姐姐信箱
谈天说地
好政策不能“滞留”路上
节约开支不妨“晒一晒”
国际
欧亚经济联盟呼之欲出
发达国家如何完善种业体系
新加坡:外籍员工的梦想与惆怅
读者之声
旧村改造的烦恼
银行卡被盗刷,究竟该谁担责
农村大学生如何要回承包地
“婚恋欠款”有法律效力吗?
半月大事
小测验
热点声音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1月10日强调——
  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所谓“逆城镇化”行为。
  中央近日下发通知,要求整治“会所中的歪风”。1月14日,北京市要求公园内私人会所一律关闭。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说——
  隐蔽的私密会所不能成为贪腐的“法外之地”。
  近期,有关公务员工资“偏低”、福利待遇减少的言论,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等引起公众关注。对此,新华社评论认为,公务员职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稳定”,待遇不应成为“塔尖”——
  公务员群体并非“弱势群体”,还有更多“沉默的呼声”需要关注和打捞。
  343辆公车拍卖,1700多名省内外买家参与竞拍……五粮液集团日前启动的公车改革,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集到国企“三公”消费上。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献认为——
  五粮液车改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给“晒”了出来、改了下去,这是迟早的事,国企本姓公,不能成为改革盲区。
  1月14日,支付宝年度账单查询正式上线后,账单天文数字不断被刷新。网购看似只是消费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动了不少行业的蛋糕,传统零售业、金融业首当其冲。专家认为——
  如果我们的一些传统企业还不转型,明天或许就会像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一样被市场淘汰。
  前不久,国土资源部表示将加快组建不动产登记局,扎实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不动产登记是建立新型财富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
  不动产登记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要回家,先抢票。春运时节,抢票成了竞争最激烈的事情,一些网民戏称抢票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一位抢票的网友叹道——
  焦虑、激烈竞争、煎熬,连做梦都在买票。
编辑:王鹏权 郑明达
半月评论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苏北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构思,在更为宏大的空间中加快二元体制的变革;“美丽乡村”的指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统筹中兴起又一波乡村文明建设的潮头。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我们还当有更深层的叩问,和更长远的追寻。
  首先,我们应当跳出城市与乡村“两极化解读”的话语陷阱。
  城市文明是先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符号;乡村文明是落后的,是一个过去时的遗迹。这一两极化解读,已深深嵌入社会意识的思维框架,而它又全然是一个被集体误读被舆论因袭的错误认知。由此,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似乎就是用城市形态改造乡村形态,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
  其实,这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沉淀,是长期城市倾斜政策的路径锁定,是单线进化论和经济决定论思维的必然结果。
  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令人警醒的是,正是两极化解读的错误认知,已经造成了一些地方将农村现代化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的实践误区。
  本来,中国的城市化跃进已经显露其种种弊端:政府强势主导,投资强力驱动,热衷跑马圈地,盲目贪大求洋,结果千城一面。如今,当乡村发展执意从这一城市建设模式中寻求灵感和摹本时,其种种弊端便肆意地向乡村污染、扩散。
  于是,我们看到,当初的“新农村建设”,在不少地方止于单一地改善村容村貌的新村庄建设,流行为涂脂抹粉的政绩展示;后来的“新型社区化”,有不少官员盲目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以大拆大建开路,撤村并居驱赶农民上楼,演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当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否摆脱路径依赖,充分尊重乡村文化特色,尊重村落布局特点,尊重发展阶段特性,激发那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栖居诗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本质的回归。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这是乡村魅力的解放。
  乡村的魅力在自然生态。人们在与乡土的厮守和融入中,感受着土地的博大与包容,体验着生活的质朴和厚重。上海作家王安忆有一篇纪念陕北作家路遥的文章,忘不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我们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之时,就对路遥提出这样一个科学大胆的建议: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这话其 ............

书籍插图:
书籍《半月谈2014年第2期》 - 插图1
书籍《半月谈2014年第2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半月谈2014年第2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