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一、写作缘由
二、关注的问题
三、主要观点
四、致谢
第一章 绪论:美欧政府为何能“hold住”与其没有产权关系的军工上市公司
第一节 《美欧政府为何能“hold住”与其没有产权关系的军工上市公司——兼谈我国军工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的可能》
一、法律和制度是保障
二、“巧用”订单:“紧箍咒”和指挥棒
三、华尔街“巧安排”:军工巨头和政府间默契关系的“纽带”
四、政企关系:“该出手时就出手”
五、“围堵”周密的公司治理
六、关于中国军工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可能性的思考
第二节 《从EADS与BAE合并案取消看欧美军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一、EADS和BAE提出合并的原因
二、法、德、英三国政府以及股东对合并案的底线和态度
1.法、德两国政府的态度和底线
2.英国政府的态度和底线
3.公司股东态度
三、美国才是合并案搁浅的矛盾根源
四、法、德、英、美政府管控军工企业的区别——四个国家四种做法
第三节 美国“一股独大”——2010年世界军工企业百强排行榜分析[5]
一、总体概况与发展动向
二、美国防务企业采取行动应对防务预算紧缩
三、欧洲企业通过多种策略来应对新形势
四、俄罗斯军工企业普遍取得较大增长
五、亚洲防务工业稳定发展
第二章 美国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
第一节 从私人作坊到华尔街公众公司
一、创办:工程师和冒险家的梦工场(19世纪末至一战[2]前期)
1.马丁公司:军工巨头们的温床
2.波音公司:航空发烧友的追梦之路
3.电艇公司(通用动力前身):发明家的无奈与执着
4.这一时期其他由工程师创办的知名军工企业
二、挫折成长:由私人作坊到成熟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一战——工程师私人作坊的第一桶金
2.第一次挫折:一战后和大萧条时期——工程师私人企业的挣扎求生
三、政府出手——大萧条时期政府和资本力量对工程师私人企业的再造
1.波音公司:创始人波音离开,政府推动下的公众公司转型
2.洛克希德公司:投资者取代创始人
3.其他向资本市场积极靠拢的知名军工企业
四、由中小型私人企业到大型公众公司(二战至冷战结束)
1.二战时期:中小型私人企业的最后盛宴
2.冷战阶段:大型公众公司成为主流,五大军工全部亮相华尔街
五、资本市场助五大军工巨头格局形成(后冷战时期)
1.“最后的晚餐”:五大军工巨头时代的到来
2.自由竞争下的国家意志:五大军工巨头格局的确立
第二节 财团在美国五大军工创建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石油起家的洛克菲勒财团与美国现代军工的创建
二、以金融起家的摩根财团与美国现代军工的创建
三、花旗财团和波音公司
四、波士顿财团和雷神公司
五、加利福尼亚财团与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公司
六、梅隆财团与罗克韦尔公司
七、小结
第三节 美国军工企业的新主人:机构投资者和共同基金
一、美国军工企业股权结构分析
二、美国军工企业的新主人:机构投资者和公共基金
1.股东会上积极行使表决权
2.改善董事会
3.控制高管薪酬
4.公司治理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一般法律监管体系对美国军工的影响
一、反垄断法在美国军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从威廉·波音出走说起
1.《空邮法案》与联合飞机与运输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解体
2.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
3.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购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被美国司法部否决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在军工产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美国军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1]
第一节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主要特点
一、企业类型
二、科研体系
三、中介组织
四、宏观管理
五、运行机制
第二节 美国政府军工产业政策的演变从“孤立主义”到“永久战争经济”军工复合体
一、联邦国家的形成与军工产业的萌芽(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前)
1.独立战争时期:松散的邦联体制使本土军工缺乏生存土壤
2.联邦形成时期:在政治家摇摆反复中军工产业开始萌芽
二、政商合作的加强与军工产业的奠基——资本搭桥(南北战争至一战前期)
1.南北战争时期:金融家通过政府实现与军工产业的间接握手
2.垄断巨头时期:政治家与资本家携手推动的大规模海军建设
三、利益同盟的形成与军工产业的壮大(一战后期至二战结束)
1.一战后期:政府、企业与军方共同主导的战争集体主义
2.两次大战之间:围绕军工产业控制权的政商权力博弈
3.二战时期:基于战争动员需求重新结成的政商利益同盟
四、军工复合体的兴起与军工巨头时代的到来(冷战至今)
1.冷战初期
2.冷战中期:越南战争泥潭与军工复合体的相对萧条期
3.冷战后期:里根主义与军工复合体的第二轮发展高潮
4.后冷战时期:单边主义时代与军工复合体的新发展机遇
5.中国威胁论——重返亚太,美国军工复合体创造新机遇
第三节 美国政府国防军工产业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及其作用
一、美国国防军工项目管理体系
1.美国国防军工项目管理的立法机构
2.美国国防项目管理的法规体系
3.美国国防项目管理法规简介
4.小结
二、案例分析:国防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措施
1.有限竞争采办原则——以F-22为例
2.双源采办格局——以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发动机研制为例
3.“精明采购”管理变革——以CVN-77核动力航母为例
三、国防项目管理法规政策在推进新技术开发和军民融合方面发挥作用
四、美国国防费管理对军工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1.军事战略转型改变国防费军种分配,引导军工企业转型
2.国防需求变化引起预算变化,引导企业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以无人机为例
3.黑色预算:出其不意与扰敌思维,公开国防预算的有效补充
五、美国重大国防采购产品的监督及审计
1.美国重大国防采购产品监督及审计相关法规体系
2.美国重大国防采办项目监督和审计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3.案例分析:美国陆军为什么取消自己的“科曼奇”直升机,是费用问题还是战略问题?
第四节 美国国家战略与安全和保密法规对军工企业的约束
一、美国高技术装备国际合作项目中的规范和约束
1.美国国防工业国际合作的管理机构
2.美国国防工业国际合作的政策法规
3.美国国防工业国际合作的操作流程
4.案例分 ............

书籍插图:
书籍《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插图1
书籍《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