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_成长和疗愈的超个人心理策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
——成长与疗愈的超个人心理策略
[比利时]米 杉 著
倪男奇 译
北京·广州·上海·西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成长和疗愈的超个人心理策略/[比利时]米杉著;倪男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1
ISBN 978-7-5100-5493-8
Ⅰ.①内…②成… Ⅱ.①米…②倪… Ⅲ.①本性治疗—精神分析 Ⅳ.①R749.05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92636号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成长和疗愈的超个人心理策略
著 者:
[比利时]米杉
译 者:
倪男奇
责任编辑:
曹 文
封面设计:
蔡 彬
出 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 版 人:
张跃明
发 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 邮编:100010 电话:010-64077922)
销 售:
各地新华书店
开 本:
787mm×1092mm 1/16
印 张:
16.5
字 数:
207千
版 次:
2013年1月第1版 2013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100-5493-8
定价:
36.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解我们是谁
1
我不是什么:人格
1.1 意识和潜意识
1.2 子人格
1.3 人格的心理功能
1.4 三个人格工具:身体、情绪和思维
2
我是谁:自我
2.1 低我和高我:电梯的上行下移
2.2 更高智慧与更高无意识:超越线性思维
2.3 本性的特质
2.4 合一感
2.5 对二元性的理解
第二部分 成长和疗愈的实操内涵
3
成长与疗愈的过程
3.1 整合我们更高的天性
3.2 通道的利用
3.3 高我和DNA
4
能量心理学
4.1 万事万物皆能量
4.2 万事万物皆振动:高频振动与低频振动
4.3 把情绪识别为身体里的能量
4.4 转化能量:提升振动频率
4.5 能量意识推动疗愈进程
4.6 内在之光:富有力量的心理资源
5
系统心理学
5.1 系统论:关于生命的新科学
5.2 系统性思维和系统意识
6
本性治疗
6.1 本性治疗的目标和策略:联结内在父母,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
6.2 本性治疗的七个基本原则
6.3 本性视角下的其他咨询工具
7
情感教育与超个人教育
7.1 新教育范式
7.2 情感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
7.3 超个人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
结语 个人成长与全球疗愈
人类意识的转换
旧能量与新能量
商业与管理的新范式
译后记:与本性联结
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书目
前 言
现代心理学如何从关注疾病发展为关注健康
心理学的出现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自从一百多年前,以在维也纳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主的心理学的早期发展为开端,心理学已经成长为一个21世纪人类关心和开展活动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学科敞开怀抱,探索转化的工具,希望找到获取健康、疗愈和完整的法宝。
心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历经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说主要有四种浪潮,每种浪潮至今依然活跃。它们代表了四种不同的势力,它们之间更多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尽管它们对人的理解相差甚大,但它们都对心理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第一势力”产生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后来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荣格、艾瑞克·弗洛姆、奥托·兰克、梅兰妮·克莱恩和其他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和理论。精神分析主要致力于研究驱使行为发生的潜意识动机。目的首先是发展一个理论,其次是发展一个治疗方法,即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心理失调。另一方面,行为主义来源于巴甫洛夫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产生行为的条件过程。行为主义成为了西方学院派心理学的基础,并被普遍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即认知—行为心理学和定量研究。这两股势力发展了主要以“疾病为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目标旨在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的临床治疗方案。这个范围不包括普通人群想要改善自身健康和获取成功的内容。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类潜能运动”的广泛兴起,一个更为整体化的心理学流派出现了。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等人致力于发展出一种关注人的独特议题的心理学,比如自我实现、希望、爱、创造力、存在、个性以及“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于人类经验的人性特质的更好的理解,被认为是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相信,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都应该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和对待每一个人。人本主义关注人的潜能,强调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是:人性本善,人的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是人偏离自然本性而导致的结果。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上,认可人的选择,治疗的中心聚焦在来访者自我引导的能力上,理解其个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超越了心理学的疾病医疗模式,开启了一种以“健康”为导向的非病态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视角。治疗师淡化来访者生活中的病态方面,转而去关注那些健康的因素。这种态度有利于祛除与心理治疗连带的某些耻辱感,让正常、健康的人们也愿意接受心理治疗,通过丰富多样的自我成长、疗愈的方法来探索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
这种对人的“美好”、健康本性的认识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奠定了基础,那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前三次浪潮都主要关注个人(无意识、环境)以及人类心理的个人方面的因素,而“第四势力”却整合了人发展过程的整个范畴——从人格到“超越”人格的各个方面。虽然荣格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也探索了灵性和超个人的方面,西方心理学却习惯性地忽视人类心理中的灵性层面。超个人心理学则不再否认人本性中“超验”的部分,而是通过认可、研究和理解心理中的灵性面,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视野。
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_成长和疗愈的超个人心理策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