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作者:谢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300-19204-8
价格:45.00元
目录
CONTENTS
总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政策理论
第1章 绪论
1.1 公共政策的含义
1.2 “公共”概念透视
1.3 公共政策的分类
1.4 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
1.5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2章 政策分析
2.1 政策分析的基本含义
2.2 政策分析的局限与陷阱
2.3 政策分析的类型
2.4 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2.5 内容分析:词频统计与公共政策焦点
2.6 政策分析人员与思想库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3章 政策理念、政策主体与政策环境
3.1 政策理念
3.2 政策主体
3.3 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4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4.1 模型概述
4.2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4.3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二篇 政策制定
第5章 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
5.1 社会问题
5.2 政策问题的确认
5.3 政策议程的建立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6章 政策规划
6.1 规划原则
6.2 思维方法
6.3 政策规划程序
6.4 群体决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7章 政策合法化与听证制度
7.1 政策合法化
7.2 听证制度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三篇 政策执行
第8章 政策执行
8.1 政策执行概述
8.2 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
8.3 政策执行的原则
8.4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8.5 政策执行的策略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9章 政策评估
9.1 政策评估的含义和功能
9.2 政策评估的类型
9.3 政策评估的要素
9.4 政策评估的方法
9.5 政策评估的步骤与障碍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10章 政策终结
10.1 政策终结的含义和作用
10.2 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10.3 政策终结的障碍
10.4 政策终结的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总序
公共管理是我国新世纪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有着长期培养各级各类公共管理人才的光荣传统,新世纪以来,以成立公共管理学院为契机,学校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在公共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都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高等学校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根据2007年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本科教材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为了落实该系列教材出版计划,2007年4月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根据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指示精神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建设需要确定了系列教材首批“10+1”书目,即《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政策概论》、《行政管理学》、《公共财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政府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宪法与行政法》、《非营利组织》10本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案例》。系列教材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实行公开报名招聘。先后有4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申报,教材编审委员会经过认真遴选,最终确定了10名人选作为教材主编。院教材编审委员对每一本教材的编写大纲、编写队伍、教材特色、教材内容、书稿完成时间进行认真的评议。评议通过后才开始教材编写工作。
在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立足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本套教材力求把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注重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衔接。作为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核心平台课程,本套教材的编写注重与一般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教材编写的区别。其定位为面向公共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在教材编写和内容安排上,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既符合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充分吸收以往教材的优点,力求编写一套高质量的,具有权威性、创新性、前沿性、启发性的示范教材。
第二,注意反映国际上新近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领域和新思路。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重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些新理念和理论正在广泛传播,例如,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在公共行政体系中的作用;强调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公共部门的运用;强调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是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如何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如何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尽管这些思想和理念来自西方国家,但我们不难从中发现其可供借鉴之处。本套教材力求借鉴国际上新近研究成果,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视角。
第三,注意科学严谨地对待前人的成果。本套教材在引用他人成果时较为严谨。如对他人的成果,均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转述;在引用时,均注明出处。对国际上的主要理论观点,大多标注了原著出处。这将有利于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继续研究。
第四,立足公共管理的特点,注重案例的分析研究。公共管理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该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面,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案例教学。为此,本套教材配套出版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案例》,案例的编写体现了较好的资料性、启发性的特点,为 ............

书籍插图:
书籍《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 插图1
书籍《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