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黑羊效应:缺爱的人最容易善良
01 有的时候,善良是绝望的掩饰
02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反抗
03 但我们为什么会用绝望来限制自己?
04 那些不敢不善良的人,经历了什么?
05 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
第一章 善良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
别把生活过成一部“大型妥协剧”
你不必勉强自己和所有人都合得来
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我善良不代表我必须自虐
有些人误会你,你没必要费力去解释
撕掉你身上的“好欺负”标签
你不必总做“老好人”,当“乖宝宝”
第二章 那些总是要我们体谅的人,请你走开
别理那些“内在的好人,外在的恶棍”
千万别为我牺牲,受不起道德绑架
对那些以爱的名义伤害你的人说“不”
没有必要体谅所有人,反正有些人也不会体谅你
当施害者变成受害者,他才会反省
第三章 别让自己的慈悲变成了自己的卑微
慈悲常遇负心人,施恩多养“白眼狼”
满足别人的劣根性,必然被劣根性打倒
你若得寸进尺,我便不再退让
谁都没有义务通过伤害自己来满足他人
示弱的多少,正是“屠夫”下手的力道
“不好意思”有时候就是犯傻
第四章 善良本无错,保护不了自己就不对了
让那些压迫你、伤害你的人一边去
一个人是否成熟,看他被欺负时的样子
在帮助别人前,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小心“登门槛效应”,别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不懂我的苦,别劝我大度
后记 你要善良,但也要有点锋芒
前言 黑羊效应:缺爱的人最容易善良
01 有的时候,善良是绝望的掩饰
有的时候,善良会成为缺爱、自卑、懦弱、孤独、偏执、经常被孤立和欺负的代名词,如果不是因为编辑过《黑羊效应》一书,我很难把善良的意思与这些心理学名词直接关联起来。直到出了《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一书后,我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暴力与欺凌,有无数在黑暗中的人,他们在职场上被上级欺压、下级欺骗;在家里被抱怨责骂,甚至殴打;在朋友圈里害怕得罪人而不敢拒绝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压抑无处诉说,因为没有人相信,甚至没人愿意听,于是才有了各种因为自己无力反抗导致的抑郁、失眠、孤僻甚至自杀等。各种来自社会关系导致的灾难层出不穷,全都因为我们无底线的善良,让社会给了我们无尽的绝望。各种自杀事件曝光后,很多网友纷纷讲述自己经历或者见证过的各种欺凌事件。加害者发泄完毕就忘记了自己造下的一切罪孽,留下受害者在永远没有尽头的屈辱里寻找自救之道。
作为一个喝过半瓶农药、割过几次手腕的人,是深深知道一个被欺凌的人,处在怎样的绝望里的。然而,更难过的是不被很多人理解,那些人会轻飘飘地为人着想,会轻飘飘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会轻飘飘地觉得这都多大点事啊,承受力太差了,甚至打着“我这不都为你好吗,你怎么就不记得我的好”的旗号安慰人。记打不记好,因为痛的、苦的不是你们。你们只记得你们受的苦,即使你的苦与真正地被你们欺凌的人相比毫不足道,你还是会在别人表达痛苦时暴跳如雷。可是,无论你的表达多么夸张、敏感甚至是在说假话,都无法打动他们,因为只有他们感觉到的才是真实的。
本书不想讨论那些受害者被人以爱的名义理直气壮地伤害后的无尽煎熬,只单纯地说说,为什么很多人在遭受了侮辱和欺凌后,默默地选择了自杀。线性思维的人,不懂得事态的复杂性,所以以为导致一种结果的原因是单一的,处理问题的模式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单一化。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受害者的自我救赎的勇气,只用来自杀(或抑郁、忧伤、孤僻和肉体自残),而不是反抗呢?
02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反抗
人的大脑有一套模式反应机制,大脑的认知能力是极有局限性的,很多事情重复过一定次数之后,你就再也不会尝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这种习得性无助其实就是“绝望”。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塞利格曼找来了三条狗,第一条狗不进行任何训练,只是将其捆住一阵,然后松绑;第二条狗则在被绑后,对其进行一定痛楚感的电击,但与此同时,塞利格曼会训练它推动杠杆,停止电击;而第三条狗在被绑后也接受电击和推杠杆训练,和第二条狗不同的是,第三条狗边上的杠杆只是个摆设,无法终止电击。实验结束后,前两条狗都很快恢复到了平常状态,而第三条狗却陷入了严重的消沉抑郁症中。
当它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去做,都无法改变当下的处境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绝望之中,自此消沉、抑郁、一蹶不振。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结论,塞利格曼又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他把两群狗放入吊床中,对它们进行短暂但是会带来痛楚感的电击,第一群狗可以通过碰触按钮来停止电击;而第二群狗要面对的是一个没有任何作用的按钮。做完了这一切后,塞利格曼把这两群狗放到小房间里,然后用栅栏挡住。当房间地板通电之后,第一群狗很快越过栅栏逃出电击范围,尽管第二群狗明明亲眼看见了第一群狗的成功逃脱,依然躺在原地,被动地忍受电击的痛苦。
动物如是,人也如此。当一个人进行同样的努力,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看不到希望时,也会选择放弃,忍受那些看起来很容易就摆脱的苦难。他只知道以前的努力都徒劳无功,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当下的处境,却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多试一次或很多次。
我想,如果这个实验再增加一个环节就更好了。
增加几群狗,一群狗按两次才能停止电击,一群狗按三次……以此实验到狗狗再也不愿意按下去,以此测验大脑模式化的临界点,那会相当有意义。
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要自我设限?
我们常用的一个词叫浅尝辄止,为什么会浅尝辄止,那些关于成功的理念如坚持、永不言弃等为什么不是大脑的主要模式而是变态模式,为什么在我们极度想改变自己的方面尤其如此?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想改变的“坏”习惯,就是无法下定决心去改变?是我们真的没有自控力,还是我们内心根本不相信那样做就会改变?
答案当然是后者,你尝试过,没有用,内心早就认为毫无改变的可能——深深的绝望感让你不想再重复那些已经被验证过多次的没有用的努力。
03 但我们为什么会用绝望来限制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用绝望来限制自己行为的可能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绝望后就不再尝试”,接受命运的摆布,是一种很正常/常见的做法。因为生命短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