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下的独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1949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被西方传媒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生平以嬉笑怒骂为己任,而且确有深厚的学问护身。自称文章天下第一,狂妄至极,刻薄至极。他曾说有的人可爱到可恶,有的人可恶到可爱,他自己恐怕两者皆是。
李敖是个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了当代中国特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了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传统下的独白/李敖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9
ISBN 978-7-5387-4120-9
I.①传… II.①李… III.①杂文集-中国-当代 IV.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77432号
出品人 陈 琛
责任编辑 魏洪超
本书著作权、版式和装帧设计受国际版权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
本书所有文字、图片和示意图等专用使用权为时代文艺出版社所有
未事先获得时代文艺出版社许可,
本书的任何部分不得以图表、电子、影印、缩拍、录音和其他任何手段
进行复制和转载,违者必究
传统下的独白
李敖 著
出版发行/吉林出版集团 时代文艺出版社
地址/长春市泰来街1825号 时代文艺出版社 邮编/130011
总编办/0431-86012927 发行科/0431—86012939
网址/www.shidaichina.com
印刷/北京慧美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字数/390千字 印张/25
版次/2012年9月第1版 印次/2012年9月第1次印刷 定价/38.00元
图书如有印装错误请寄回印厂调换
目 录
传统下的独白
自序
独身者的独白
爱情的刽子手
一封神气的情书
假如我是女人
张飞的眼睛
中国小姐论
由一丝不挂说起
不讨老婆之“不亦快哉”
妈妈的梦幻
妈妈·弟弟·电影
长袍心理学
红玫瑰
旧天子与新皇帝
——元末明初的断片
无为先生传
——以“无”字为典
充员官
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
几条荒谬的法律
老年人和棒子
张天师可以歇歇了
十三年和十三月
独白下的传统
快看“独白下的传统”
直笔——“乱臣贼子惧”
避讳——“非常不敢说”
谏诤——“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传令——全国大跑马
新闻——报纸像杂志
征兆——来头可不小
吃人——动物吃人,人也吃人
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
音乐——华夷交响乐
家族——人愈多愈好
女性——牌坊要大,金莲要小
光绪朝对节妇贞女的旌表
从高玉树为儿子“冥婚”看中国两面文化
欢喜佛
中国民族“性”
人能感动蝙蝠论
人能感动老虎论
鼓声咚咚的中国之音
一种失传了的言论道具
记一个不合作主义者
中国艺术新研
中国艺术史一个断层的重建
——周越墨迹研究
《周越墨迹研究》序
台湾“故宫”博物院乃是“故宫”赃物院
质询秦孝仪先生
《冒巢民董小宛夫妇合璧卷真迹神品》说明
李敖所藏中国美术精品图说
许地山论书法
传统下的独白
自序
三四年来,我写了不少杂文。其中的一部分我收在一块儿,就是这本《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二十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这种反抗和藐视,对我说来,颇有孤独之感,所以千言万语,总觉得是个人的“独白”。在传统的标准里,一个反抗和藐视传统的人,经常被看做是一个不正派的人。经常不为“世儒”们所喜:王充、阮籍、李贽,以及一切被目为放诞任气议古非今的人物,都不是“世儒”眼中所能容忍的。“世儒”看他们是狂叛,他们也懒得辩,狂叛就狂叛吧!
通常“世儒”们打击狂叛的法子总不外是一个公式:
A(行为不检)+B(言论不经)=C(大逆不道)
对A, “世儒”们惯用的帽子是不孝呀、无礼呀、好色呀;对B,惯用的帽子则是思想游移呀、态度媚外呀、游戏文章呀、专爱骂人呀。于是,在罪状毕至之下,C的大帽子便自然戴成了。
在这里,我愿对“游戏文章”和“专爱骂人”两点,做一点说明。谈到文章,明朝有所谓“文章二十五品”之说,其中有“简古”“典则”“讽切”“刺议”“攻击”“潇洒”等二十五品,我认为在这些“品”中,一个重大的遗漏可说是“狂叛品”了。狂叛品的文章最大特色是率真与痛快,有了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狂叛品的作者深知写文章的重点是在表达作者的意思,只要能达意,使读者痛痛快快地读下去,“形式”上面的计较,是可以不必的。所以嬉皮笑脸,不失为文章;亦庄亦谐,也不失为巨作。最可恨的是一些浅人,他们看文章,不看文章的“内容深处”说些什么或暗示些什么,却只从皮相着眼,看到文章里一些被视为“不庄重”或“不道德”的字眼或句式便大惊小怪,便草草断定为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合“君子水准”,不遵守传统的“文章规范”,于是便判定这篇文章是“游戏之作”、是“专爱骂人”,是没有价值或没有多大价值的。其实这真是“浑球的文章雅驯观”。我生平最讨厌一些伪君子在文章上装模作样忸怩作态,一下笔就好像一脑门子仁义道德之气充塞于白纸黑字之间,读其文,似乎走进了孔庙中的大成殿,好像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番不可;读过之后,幸运的读者会昏昏欲睡,不幸的读者便要吃强胃散。文章也者,写到他们那种地步,真算罢了!
16世纪的唐顺之(应德),在他的《与茅鹿门论文书》里,说明为文的道理极其痛快,他主张“文章本色”,要“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这四百年前的老话,岂不值得今天的“能文之士”想一想吗?
独身者的独白
毕业那天晚上我真的喝醉了,我不能不醉!醉眼是模糊的、深沉的,我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在我眼前消失掉。毕业带给人们的是“东飞伯劳西飞燕”,可是我呢?却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有翅膀,可是飞不起来。不但飞不起来,还得在地上爬!
真是爬,“匍匐前进”“夜间战斗”……多少个爬的课目在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传统下的独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