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末到明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日)佐佐木克 著;孙晓宁 译
版权信息书名: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作者:(日)佐佐木克译者:孙晓宁书号:ISBN 978-7-5502-9187-4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序 言第 1 章 屈辱的启程(1853—1859)1 佩里叩关佩克桑炮的威力炮舰外交的屈辱对于美国总统亲笔信的意见2 亲善条约和通商条约《日美亲善条约》的签署应对佩里叩关打开外交出路踏出通商的第一步不平等条约3 关于通商条约的签署经过天皇批准的圣令请求敕许天皇的主张拒绝批准通商条约4 大老井伊直弼和条约的签订王牌登场条约签订和英国的阴影大老的烦恼批判大老5 破约攘夷的密约解除误会的天皇密约安政大狱吉田松阴的激烈论点第 2 章 尊王攘夷运动(1860—1863)1 萨摩和长州的政治运动樱田门外之变萨摩藩忠诚组再度缔结密约长州的策论对岛津久光的密令2 尊王攘夷论的兴起公布密约尊王和攘夷的合体幕政改革四贤侯会聚3 政治之都—京都的尊王攘夷运动尊攘论的兴盛批判幕府和恐怖活动督促攘夷的敕使和土佐藩诸大名上京将军上洛与攘夷的国是4 实行攘夷攘夷祈愿的行幸决定攘夷的期限下关攘夷战争萨英战争日本国防军的必要性5 文久三年八月政变铲除奸佞萨摩的决意失控的强硬论者政变的准备八月十八日政变对长州藩的处分第 3 章 渐行渐远的举国一致(1863—1865)1 为了制定新的国家大政方针攘夷的内容四侯上京天皇与久光的商谈公家和武家共同参与的国家最高会议横滨港锁港的方针2 朝廷和幕府的合体新的长州问题禁里守卫总督庶政委任于幕府从幕府独立3 禁门之变池田屋事件长州势力进京混乱的应对措施蛤御门之战4 第一次征伐长州成为叛贼的长州藩四国联合舰队进攻长州庆胜辞去征长总督一职胜海舟和西乡隆盛三家老切腹5 第二次征讨长州开战之前高杉晋作举兵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将军出兵和错误判断萨摩支援长州第 4 章 为了日本的复兴(1865—1866)1 征讨长州与敕许条约为何支援长州幕府自动倒台围绕征讨长州的朝议“朝廷大限已至”条约敕许2 坂本龙马前往山口无力的朝廷私信的报告书非义的敕命想传达给长州的信息3 萨长誓约木户孝允进京龙马的提议萨长誓约之日六条誓约4 为了日本的将来木户寄给龙马的信件誓约的意义抗议征长的大阪民众幕长战争看到幕府的末路第 5 章 新政府的创设(1866—1867)1 说着“不是挺好的吗”跳舞的民众最后的将军德川庆喜孝明天皇突然驾崩兵库开港问题混乱的朝议“不是挺好的吗”的发生大政奉还与“不是挺好的吗”2 萨摩和土佐的盟约新政府是必要的萨土盟约通过政变建立新政府无法讨幕萨长芸三藩出兵协定3 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和大舞台大政奉还的上表“讨伐将军”也被列入考虑讨伐将军的伪敕岛津茂久率兵上京4 王政复古的政变土佐的构想即使不用武力萨摩的政变路线政变开始运作发动政变小御所会议的讨论王政复古的大号令第 6 章 明治国家的课题(1868—1890)1 以近代国家为目标五条誓文定下东都版籍奉还准备废藩决定废藩2 岩仓遣外使节出使目的考察之旅德国,发现俾斯麦内务卿大久保利通3 开设国会修正文明开化的轨道自由民权运动批判政府的暴风雨4 建立立宪制国家伊藤博文的宪法调查近代内阁制度的建立修改条约的交涉大日本帝国的宪法近代日本选择的道路后 记
序 言倍感屈辱的日本幕末时期,日本面对动荡而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尽管内心倍感屈辱,它却不得不在艰难中挺身前进,未曾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为了重新崛起,怀揣着摆脱屈辱的强大决心,日本积极地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求正面解决自身的问题。1853 年(嘉永六年)六月三日,佩里携带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国的国书来到日本,第二天,未经允许即开始对江户湾内海进行测量。六日,佩里下令以密西西比号航船护卫测量船靠近小柴冲。密西西比号航船搭载着新型的佩克桑炮,而江户城正位于射程内,根本无法阻止佩里的测量行动,纵使竭尽全力也不过是多次派官员乘小船进行抗议。举国一致佩里叩关不仅让日本认识到两国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也让日本人体会到不战而败的屈辱感。可是,面对这一难以接受的现实,日本也不能采取什么有效的手段。坚决反对日本开国与对外通商的前水户藩主德川齐昭主张,要尽可能暧昧地拖延对美国的答复,但对当下而言最重要的是,上至武家、下至百姓与町人应该齐心协力地对抗外敌。此外,彦根藩主井伊直弼也建言,应以开国与对外通商为策略,购入军舰、学习军事技术,人心一致也尤为重要。德川齐昭与井伊直弼在对于日本是否应该开国的问题上持相反意见,但为了日本的将来考虑,二人都主张日本在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团结人心而构筑举国一致的体制。作为贯穿了日本幕末时期的口号和国家最重要的课题,“举国一致”便在此时应运而生。再度让日本感到屈辱的是《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欧美各国作为近代国家,从国家自身的立场出发,主张贸易双方应保留对进出口商品的征税权(关税自主权),并在认同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互相间的贸易往来,这一原则至今依然通行。但是,美国总领事哈里斯并不认可日本的这项权利。他的理由是,日本作为半文明开化的国家,不能与近代欧美国家在平等的地位上签订条约。将破约攘夷作为国家目标为了全面废除上述屈辱的条约,继而与欧美各国重新缔结平等的条约,日本力图把该方针定为国家最重要的目标(国是),构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举国一致体制,再与外国方面进行交涉。1862 年(文久二年)中期,这一主张以京都为中心盛行开来,即尊王攘夷论。幕末时期没有“条约改正”的说法,不论是希望修改条约的主张,还是修约所需的外交交涉,简而言之,都是“攘夷”的观点。幕末时期的攘夷论与明治时期的条约改正论是一致的。然而即便能举国一致,若不反抗列强也无法从根本上扫除屈辱感。举国一致需要构筑朝廷、幕府和藩密切合作的体制,使公家、武家与庶民融为一体,实现这一目标本身已实属不易。长州藩坚持以破约攘夷为中心的强硬论,而萨摩藩坚持现实论(或称稳健论),两藩之间形成了尖锐对立。禁门之变使长州藩一夕间成为叛贼,幕府为处分长州藩,不顾 ............

书籍插图:
书籍《从幕末到明治》 - 插图1
书籍《从幕末到明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从幕末到明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