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终极问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袁越
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期刊上各发表过一篇关于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第一作者论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人类的终极问题
袁越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Copyright © 2019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类的终极问题/袁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9
ISBN 978-7-108-06629-9
Ⅰ.①人… Ⅱ.①袁… Ⅲ.①人类学-普及读物 Ⅳ.①Q98-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32414号
责任编辑 王振峰
装帧设计 康 健
责任印制 卢 岳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9年9月北京第1版
2019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720毫米×965毫米 1/32 印张22
字 数 300千字 图91
印 数 00,001-10,000册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目录
序:我喜欢琢磨一些严肃的问题
第一章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引言:从东非大裂谷到湖南福岩洞
地球的编年史
掘地三尺有祖先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
解读生命之书
古人的遗言
第二章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引言:人人都想长命百岁
长寿之谜
抗击衰老
测量衰老
人为什么一定要死?
第三章 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引言:创造力来自哪里?
创造力的五个阶段
宇宙间最伟大的创造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
罗大佑是怎样炼成的?
灵光如何才能乍现?
序:我喜欢琢磨一些严肃的问题
据说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经历一次精神冲击,那就是第一次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知道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迟早都会死而且死后永远不会再活过来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在那之后我就开始做关于死亡的噩梦,过了很长时间才从怕死的阴影里走出来。
小时候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外公给我看了姜氏家谱。那上面虽然只记载着五六代人的姓名,但还是把我惊呆了。我第一次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也有爸爸妈妈,这条链可以一直延伸下去,永远没有尽头。于是我的心思又被这件事缠住了。每次看到姓袁或者姓姜的历史人物都会觉得他很可能就是我的祖先,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两个姓的人也会格外留意,觉得他有可能是我的远房亲戚。
上中学后,我仍然会不时地做关于死亡的噩梦,但我的兴趣点却越来越朝祖先的方向转移。尤其是在生物课上学了进化论之后,我发现如果一直往前追溯的话,我的祖先很可能是一条鱼或者一只虫子,直至追溯到某个单细胞生物。每次想到这一点都会让我莫名兴奋,觉得生命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我大学选择了生物系的遗传工程专业,毕业后如愿成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科学的核心就是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并预测未来。多数人似乎更关心后者,因为预测未来意味着提前做好准备,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历史研究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个人趣味,没啥实际的好处,“钱”景也有限。我一开始也是更看重后者,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却越来越对前者产生了兴趣。我发现历史研究很像侦探破案,历史学家研究的是已发生过的事情,真相只有一个,标准明确。相比之下,未来学家有点像算命先生,比的是口吐莲花的能力,寻找真相反而是次要的事情。
加入《三联生活周刊》后,我在杂志上开了一个科普专栏,专门报道最新的科研成果。我利用这个平台写了好几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这是个相当严肃的话题,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由于历史原因,对此事感兴趣的人普遍存在很多理解误区,比如至今还有不少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相信“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从2010年开始,人类学研究领域接连爆出了好几条重大新闻,在欧美各国引起了轰动,但国内媒体却鲜有报道,大家似乎都不太明白这些新闻背后的真正含义。比如2015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湖南的一座山洞里挖掘出了一批古人类牙齿化石,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国内很少有人明白大家争的到底是什么。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借此机会把整个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梳理一番。因为我一直关注这个领域,对这类研究的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这个选题进行得相当顺利,从采访到最终成文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算是很快了。
尝到甜头之后,我又说服主编让我再试一次。这一次我决定做一组关于长寿研究的报道。一来,我从小就怕死,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对这个领域也相当熟悉,不用从头学起。二来,这个领域和人类进化一样,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取得了一大批极有价值的成果,非常适合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为此我专程去美国采访了全球最顶尖的衰老研究专家,然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了五篇文章,把这个领域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这组文章表面看似乎是一个关于死亡的话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最关心的是具体的疾病,而不是衰老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所以我花费了很多笔墨解释死亡为什么不一定是所有生命的归宿,以及为什么生命会进化出死亡这个看似不合理的性状,最后又用一篇文章解释了“活”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喜欢琢磨这样的终极问题,因为我相信只有先了解死是怎么一回事,才能真正了解生的意义。
完成了这个选题之后,我很自然地就想应该再写一个,凑成“人类三部曲”。按照一般的逻辑,最后这部一定得是关于大脑的,毕竟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类的终极问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