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
民国以来的历史学
民国后20年史学的新趋向
抗战以来的历史学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史学倾向
50年来中国之新史学
50年来的中国历史编纂学
6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
近20年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
近50年的中国历史学
台湾史学的“变”与“不变”:1949—1999年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20世纪的中国史学
20世纪史学的回顾
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
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反思
20世纪的中国史学:对其背景和发展过程的评论
20世纪中国史学:特点和趋势
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
——《史学评论》代发刊词
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
——在“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会”成立会讲词原稿
20世纪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行程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
美国对中国史研究30年回顾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日本近代汉学中的史学研究
王学典 1956年生,山东大学教授。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现任《文史哲》杂志主编,并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史学月刊》编委等职。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及《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发论文80余篇。
陈 峰 1976年生,山东大学副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20世纪中国学术史。在《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并参撰《史学引论》、《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等书。
未名·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研究丛书
二十世纪
中國史学史论
王学典 陈峰 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王学典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未名·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研究丛书)
ISBN 978-7-301-16266-8
Ⅰ.二… Ⅱ.王… Ⅲ.史学史—研究—中国—20世纪 Ⅳ.K09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20210号
书 名: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
著作责任者:王学典 陈 峰 编
责任编辑: 李廷华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16266-8/K·0668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0673
出版部62754962
电子邮箱: minyanyun@163.com
印 刷 者:北京山润国际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32.5印张 512千字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6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编选说明
20世纪是中国学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是中学与西学相互激荡产生空前创获的时期。作为中国学术中的“显学”的历史学,发生的变革尤剧。历史学在这100年中变化的速率和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常常是“爆炸”式、“井喷”式的。从世纪初年的“新史学思潮”,到实证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直到90年代的新国学,可谓此起彼伏、一波三折。即使在同一时段内,也是流派蜂起,呈百舸争流、千帆竞进之势。例如,在三四十年代,“古史辨派”、“唯物史观派”、“食货派”、“禹贡派”、“战国策派”等,诸家并立,争雄交锋,异彩纷呈。
处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对前此100年的历史学的发展行程作一番学术史总结无疑是必要的。目前学界已经出现一些侧重于介绍反映各具体领域、具体部门断代或专题的研究实绩的文字,如《历史研究》杂志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和《近代史研究》杂志的“五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栏目中的文章等,但集中反映、折射20世纪史学研究全局的文集尚付诸阙如,总令人有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憾。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拟编选一部20世纪宏观史学评论文集。这些文字或侧重发展过程,或突出问题意识,集中系统地展现百年史学发展的概貌。同时,它们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是当事人或亲历者的跟踪点评,弥漫着当时的学术气息,是珍贵难得的真实记录。
第一部分的文章分别是关于20世纪几个重要时段的,如晚清、民初、民国时期、抗战时期、20世纪后50年、后20年的评论。它们体现着各个时段的学术特点,有利于读者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学术演进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第二部分是对20世纪史学的总体把握。这些文章将整个20世纪中国史学作为考察对象,就其发展大势、学风转换、方法更新等重要面向进行论究。可帮助读者对20世纪史学的中心线索、关键性变动和发展轨迹有一个整体认知。
第三部分是关于西学冲击下的20世纪中国史学的。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随西潮而动,与西方史学的影响密不可分。西方史学是中国史学变革的外在动力。欧美及日本汉学的观念和方法更是强力诱导着中国史学的进退,其中国史研究为本土学者提供了直接示范。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发现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深远广泛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
我们的编选原则是,尽量保持中立,不拘于门户之见,不为权威和虚声所惑,尽可能收集代表各种观点的文字,展示各家观察史学的不同立场和视角,以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效,避免图景的单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