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本原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书法基本原理
作者:武洪伟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1日第1版第1次印刷
ISBN:978-7-206-11576-9
自序
我目前是一个小学书法老师,研究学科的教学教法问题是工作的要求,怎样才能让自己好教,学生好学,自己讲得清,不费劲;学生喜欢学,学得会,这是研究的一个目的。当然做研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希望不要教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应不遗余力。
什么是书法,这一直是书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书的主旨是探讨书法的生成及规律,希望能搞清楚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怎样学才好学,学得会,在当下教育中有什么价值,目的是希望应用于书法教育,能解决当下书法及书法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希望能和同行进行一些交流探讨,希望能得到大家还有相关专家及学者领导的关注及指导。
这本书我把它叫做书法基本原理,原来的名称是“书法基本原理研讨材料”,这个名称更确切些,因为出书,就自定为了书法基本原理。这个原理是我提出来的,既然是原理,它就应该涵盖和控制一切的书法行为,但这个原理是否成立,是真还是伪,是全还是缺,能不能厘清书法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指导实践是否有用,这些还有待于社会来作出检验和评判。
武洪伟
2015年5月
第一章 基本原理及论证
一、关于书法
二、书法的基本原理
三、汉字模式下书法的最简结果
四、书法的基本原理与树叶的关系
五、笔画、笔意、笔势、笔锋、笔力之间的关系
六、笔画与笔划,一画与一划的关系
七、书法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问题
八、书法与汉字的关系
九、三大法则的产生
十、横与竖的关系
十一、三大法则的具体运用
十二、章法是三大法则中两大法则的延伸
十三、什么是笔势和字势
十四、书法中字有几种字势
十五、书法中力与气的产生
十六、汉字中的一、二、三
十七、书法字首先要求是笔锋字
十八、中国汉字书法与其它文字“书法”的比较
十九、启功先生与仿宋字的笔锋
二十、正锋与中锋辨析
二十一、无锋之锋
二十二、汉语里的风头和锋头
二十三、古代的一些书论是怎么回事
第二章 关于一划
一、一划与线条,书法不是什么线条的艺术
二、一划向笔画变化的规律
三、汉字的点横竖撇捺是些什么东西
四、点与一划的关系
五、古人为什么要“点画”连用
六、一划与人生
七、书法与草木鸟兽的关系
第三章 关于国画
一、写意画的问题
二、关于势和锋
三、写意画与工笔画的不同
四、梅兰竹菊的画法
第四章 关于书法教育
一、怎样把书法课上活,让学生喜欢上书法
二、书法的德育功能
三、先学活、再学死、再学活
四、关于用笔和三大法则的实践说明
五、临帖与脱帖问题
六、楷书中的字框为什么不能写成几何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七、勾的写法
八、楷书中横的笔势为什么要被勒回
九、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本身是有结构的
十、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十一、如何看待经典
第五章 武洪伟实践后书画作品
一、武洪伟实践后书法作品(一)
二、武洪伟实践后书法作品(二)
三、武洪伟实践后国画作品(一)
四、武洪伟实践后国画作品(二)
后记
第一章 基本原理及论证
一、关于书法
书法并不需要西方的理论和眼光来参与,它原本就是通的,说不清楚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我们没有把它简单的来头和简单的结构法则弄清楚,以至于混乱。我相信它一定是很简单,简单才是它的根本属性,它应该是一种能让普遍的中国人学会(正如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性灵者,百日亦知其本。”),入门简单,但又可以提供让一些人的生命内涵得以腾挪施展修养提高的足够广阔的空间,让一些人的才情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的这样的一种事物,简单说就是既有广大共性,又呈现独特个性的事物,当下的书法教育,就是要着眼于解决好这个共性。
什么是书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它的来路。
汉字的基础构件我们叫做“笔画”,笔画怎么来的呢,很简单,笔画就是“笔划”,用笔随便“一划”,就有个笔迹,末端常常带出点尖,这个尖就叫笔锋,这样的笔画,不管什么工具,不管什么人划都差不多,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人都会。这样的锋尖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从出土的甲骨及拓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起初这样的锋尖很随意,并没人在意,有没有无所谓。
这里就要说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自然界的草木,它们的叶子主要是尖的,它们的叶子为什么是尖的呢?这个问题看似很一般,但它却大有奥妙,这个问题里,就蕴藏着书法的基本原理,书法的奥妙,就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着。
树叶子为什么是尖的,有的说它是为了雨水打在叶面上,方便淋走雨水,这个不对,草叶子向着天,怎么淋雨水?这个尖是由于力学的原理形成的,这个还差不多,有这个尖的作用是比如容易克服生长过程中的阻力,这样解释更容易让人接受,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尖是客观存在了。这个尖是力学的原因造成的,但在这个尖的形成过程中,应该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存在,首先是一株植物要生长,生命要展开,这是内因,地球引力是外因,这就像一座山峰的形成,(山峰就是山尖),首先是地壳内部能量的冲突和释放造成造山运动,地面突起,然后凸起部分的两侧的土石因为重力跨落,这样就形成了山峰,如果没有地球内部能量的冲突这个内因,力学只会导致地面是一个球形,一个圆,就像太极的圆,不可能有山峰这个事物。山峰的形成,是由于地面一种向上的力量突起的结果,这个向上的力量突起,中国人就把它叫做“势”,所以在中国人这里,山就有个山势、形势,中国人把事物向某一个方向运动的这种力量和趋向、走向就叫做“势”(关键在于“运动”),一般叫做势力、形势或者叫做势理,峰就是由“势”形成的,峰(锋)又叫做势头或者风头(锋头),这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认识论,但这样的认识显然抓住了事物的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势”字常常与力、理、形等字连在一起使用,这样,外因也就自然地暗含在内了,这种认识与说法比较直观简单,但有它的道理,尽管早先人们并不知道地球引力这种说法,但对事物的认知通过现象和经验来归纳,这个办法并不一定就不科学。
中国人形容植物的生长,就用“长势”两个字来概括,比如“长势喜人”,植物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书法基本原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