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_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高建忠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1(2013.1重印)
ISBN 978-7-5132-0117-9
Ⅰ.临… Ⅱ.①高… Ⅲ.中医学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77810号
中国在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西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787×1092 1/16 印张 17.25 字数 265千字
2010年11月第1版 2013年1 月第2 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0117-9
*
定价 32.00 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自序)
中医师承:没有围墙的“临床大学”(丛书总序)
从仲景到东垣——临证传心录
阳布津行,咳止便畅——咳嗽、便秘医案一则
治咳不效,求助伤寒——慢性咳嗽医案一则
经方效捷,贵在化裁——咳嗽医案二则
以方治证,方随证转——发热、咳嗽医案一则
散尽陈寒,方可言补——哮喘医案一则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哮喘医案一则
气虚痰喘者,六君主之——哮喘医案一则
痰热喘哮,清气化痰——哮喘医案一则
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喘证医案一则
胃气得振,百病向愈——疑诊肺结核医案一则
气虚外感非中风——感冒医案一则
感冒常见湿热证——感冒医案二则
小儿为稚阳之质——小儿发热医案一则
脾已伤,不可以再以药伤——小儿发热医案一则
中医不是“慢郎中”——“传单”医案一则
发热当审病因——“布病”医案一则
欲畅心血,先振心阳——冠心病医案一则
伤寒之中有万病——冠心病医案一则
气血不和,心神不安——失眠医案二则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失眠医案一则
同床同梦夫妻病——多梦医案二则
凡郁首责中焦——慢性胃炎医案一则
经方不朽须神会——胃痛医案一则
补虚降逆,参赭建功——术后久呃医案一则
饮停心下,心下逆满——胃脘痞满医案一则
寒饮为患,变动不居——胃脘痞满、呃逆医案一则
少苔并非皆阴虚——少苔、无苔医案二则
方有规矩用在巧——腹胀、腹大医案一则
虚中有实,虚实必当兼顾——腹胀、腹满医案二则
热药伤阴可致“诸胀腹大”——腹胀医案一则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腹痛、发热医案一则
气虚腹痛,补气何疑——术后腹痛医案一则
老人病重,勿忽食积——老人食积病案一则
阳虚溏泻,补气无益——溏泻医案一则
腑以通为顺——便秘医案一则
内伤用药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婴儿便秘医案一则
此病不宜大下之——气虚便秘医案一则
认识阳气不伸——慢性阑尾炎医案一则
活血治胀,治发机先——胁胀胸憋医案一则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痹证医案一则
阴阳失和,诸症百出——头晕医案一则
调和阴阳治头痛——头痛医案二则
痰阻气滞百病生——凌晨汗出医案一则
中医是理论医学——足跟痛医案一则
穿山甲通络独擅——腰痛医案一则
肾虚脾困膀胱寒——淋证医案一则
气虚水停,温阳无益——双下肢浮肿医案一则
通阳化气治尿频——前列腺炎医案一则
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前列腺肥大医案一则
用药当识次第——早泄医案一则
脾肾可以双补——性欲减退医案一则
温胆汤也可治阳痿——阳痿医案一则
纵有仁心,无力回天——慢性肾小球肾炎医案一则
久漏多瘀生化灵——经漏医案一则
胞宫为清洁之地——同房出血医案一则
瘦人也可多“阴火”——带证头昏医案一则
能识证者,方能治病——产后缺乳医案一则
“十八反”也许真“反”——乳腺增生医案一则
土载万物,主生主化——不孕医案一则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口疮、经少医案一则
阳气者若天与日——月经病坏症医案一则
治病当活泼泼地——围绝经期综合征医案一则
心在窍为舌——舌痛医案一则
怪病从痰论治——舌边尖不适医案一则
正方已是从权而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一则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牙痛医案一则
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急性喉炎医案一则
辛甘化阳,可治喉痹——慢性咽炎医案一则
湿热治肺,千古不易——慢性咽炎医案二则
见血休止血——鼻衄医案一则
辛苦寒温治鼻渊——鼻渊医案一则
用药之忌,在乎欲速——前额闷痛医案一则
复法治疗痰证顽疾——卡他性中耳炎医案一则
人以天地之气生——卡他性中耳炎医案一则
治郁当以调气为要——耳鸣医案一则
下虚者升浮宜慎——耳鸣医案一则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突聋医案一则
心阳虚怯,耳窍失聪——突聋医案一则
伤寒多死下虚人——伤寒重症医案一则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晚期胃癌医案一则
死证并非见死脉——“死证”医案二则
诸病在表为寒,在里为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医案一则
方随证转,法随证出——杂病调治医案一则
取法东垣,方用仲景——经方治疗难治病医案一则
劳役久损,终需益气——慢性病医案三则
从临证到心悟——诊余静思集
六经辨证与阴阳学说
明辨内外是临证第一要义
对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临证思考
另辟蹊径创新说——李东垣临证思考启示
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
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解读“阴火”
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
盗汗因于气虚阴火——当归六黄汤浅识
便秘因于内伤——从麻仁丸到润肠丸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东垣之方,从权而立
中药是用气味来治病的
淡渗伤阳话茯苓茯苓
王道无近功
治疗一切病证从脾胃入手
脉分阴阳——就太阳病脉浮说起
病愈是人体自我恢复的结果——关于不孕的问答
咽部望诊小议
临证谈候气来复
临证谈治发机先
中医治法话“调和”
辛开苦降理中焦
临证话阴阳
郁,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读《伤寒论》第164 ............

书籍插图:
书籍《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_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 插图1
书籍《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_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_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