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平民处世哲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
(鄂)新登字08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庸:平民处世哲学/刘强编著.—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7
(重读经典)
ISBN 978-7-5430-7034-9
Ⅰ.中… Ⅱ.刘… Ⅲ.儒家 《中庸》-通俗读物 Ⅳ.B222.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09860号
中庸:平民处世哲学
原著:子思
编著:刘强
本书策划:李异鸣
责任编辑:王冠含
特约编辑:刘志红
封面设计:上尚装帧设计
出版:武汉出版社
社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490号 邮编:430015
电话:(027)85606403 85600625
http://www.whcbs.com E-mail:zbs@whcbs.com
前言:万物及岁月存在的方式
天地之间,流淌着浩荡不息的时间。
万物在时间的长河中激荡,人生在岁月的浪花中洗礼。
而这一切的存在,都固守着千古不易的法则,不论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正道,包容万物。万物生存,为我所用。人之所思所为,只是在于“时中”。就是说,是否在适当的时间做出了合适的行为。其实,万事皆然,“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就是对此绝妙的描述。没有永远不变的哲理,唯有世界的存在。
“中庸”就是一种存在,一种天地间人与万物生存所依附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间的一切,为“我”所用。
因为“用”,所以就有了方向的不同,效果的差异,初衷的善恶。就有了占有与平衡,就产生了世间的纷争,也就有了所谓的君子与小人:君子就在于“时中”,而小人失于“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君子与小人又互为依存。这世间需要精英,也同样要有平民的存在。在高高的尖塔下,是深厚的泥土。
对于人的行为,“我”与“非我”的共处,无论“中”与“不中”,天地都以其博大的胸怀给予包容,默然,不予置评。重要的,在于修养,修养是否纯正,是否出于“诚”。诚即成,努力成全他人,最终成就自己。子曰:“己欲达而达人,”“天地至诚”,至诚无欺。
真理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而谬误也必然有其立足之地。而归到最后,处在这里和位于那里,正面和背面,正确或者错误,我与非我,都是天地间的存在,都是包容于天地的存在。
刘强
2006年11月29日于西峰
序言:我读《中庸》
对于中庸,我无话可说,也无资格来说,因为没有职称。但是,在读了《中庸》之后,又觉得有话不得不说。因为我也想加入大自然的合唱之中。
中庸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中庸?历来的主流声音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从字义来讲,“偏”,就是偏向,不公正。同样,“倚”,也是偏向,不公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偏不倚”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而“无过无不及”又是以什么为标准?这个标准又是什么?是否可以作为永恒衡量的“标的”?
有一个哲学命题:存在即合理。大家对此一直争执不休,之所以争论,就在于这个命题本身就陷入一种误区。这个合理是指什么?这个理是什么理?如果是天理,那么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如果这个理是人为设定的,那么它本身就值得怀疑。
存在的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存在。
中庸就是认同一切存在,并认同存在的合理性。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权利,不能厚此而薄彼,也不能因为此而否认彼,更无权以某种需要强制改变他物的存在。
依据人们对“中”的约定俗成的观念,中就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那么就是说,中处在左右之间,即中是依据左右而存在的。没有左右,也就无所谓中。换句话说,中就是左右共同叠加形成的整体。也就是,是包容左与右的共同的存在。因此,我们说,中就是包容,庸就是相依,就是和。包容就是对多样性的认同,和就是共同存在。
中庸,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谦,就是诚,就是弱,就是舍。
1.中庸就是谦
谦则能容,虚心则有所待。因此,谦是中庸的外在表现状态。
中庸如水,水滋润万物而不争。其自然特质就是流向低洼之处,保持着谦卑向下的姿态,这是谦德的自然形式。至德无形,正如水以容器之形为形,放在杯中,就是杯子的形状,但它还是水;加热蒸发,就成为云的模样;汇聚成海,就是海的形象。无论处在何处,水还是水,水的终极品格,就是成就万物。
盲目的自大与傲慢,导致的损失和伤害是尤其严重的。最高尚的品德,就像给万物带来助益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而水又以自己的纯洁与透明,荡涤万物,使万物回归洁净。童稚的心灵,保持着天性的纯真;世故的心灵,已经蒙上了厚厚的尘埃。所谓的修养,就是擦拭去我们心灵中落积的势利的灰尘,清洗去自私的污泥,掸拂去残忍的杂质,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天然的透明清澈。当我们的心底恢复宁静,那么仁德与道义,就像远游迁徙的燕子,自然回归安居。
放低我们的姿态,并不是降低了我们的高度,只是使我们保持一个有利于前进的姿势。
谦,就是成就别人。
2.中庸就是诚
“诚者,天之道。”诚就是天性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自然流露,是相互的支持与融合。
中庸就存在于无个人意识的天性的自然流露。至诚如天地。
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发自内心的行为都是中,刻意的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的行为就不是出自诚,必为不中。
《左传》里说季札(春秋时吴国君寿梦的小儿子)出使鲁国、晋国、齐国,路过徐地,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佩剑,只是碍于情面无法明说。季札知道徐君非常喜欢自己的宝剑,但是自己承担着出使北方诸国的重要使命,佩剑是必备的礼仪饰品,因此没有当即赠给徐君。而当季札圆满完成出使任务,返回路经徐时,徐君已经去世。于是,季札依礼祭拜了徐君,然后将宝剑解下来,挂在了徐君坟墓旁的树枝上。季札的随从僚属感到不解,就问他:“徐君已经去世了,又何必做出如此之举呢?又有什么意义?”季札说:“不应该如此看问题。当初我内心已经愿意将宝剑赠给徐君,现在,我怎么能因为徐君去世了就违背自己的初衷呢?”
即便是角落,太阳也会照到,无法删除也无法抹去。
诚,就是成。成就万物,从而成就自己。
3.中庸就是弱的积累,是万物基本的姿态
弱积而德。弱是对自己力量的保持,是理智的抉择,是策略的运用,是资源的积累。
弱的积累,就会成为强。比如,数起于一,一的每一次增加,都形成一个比一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庸:平民处世哲学》 - 插图1
书籍《中庸:平民处世哲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庸:平民处世哲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