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视角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视角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作者:蔡昉 著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161-3961-5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413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编辑委员会
主任
王伟光
委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光 刘庆柱 江蓝生 李 扬
李培林 张蕴岭 陈佳贵 卓新平
郝时远 赵剑英 晋保平 程恩富
蔡 昉
统筹
郝时远
助理
曹宏举 薛增朝
编务
田 文 黄 英
前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对建设和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进程中,根据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努力推进学术研究制度、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2006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即是践行“三个定位”、改革创新的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是一项学术制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运行的高端学术组织,常设领导机构为学部主席团,设立文哲、历史、经济、国际研究、社会政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生荣誉。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荣誉学部委员增补,现有学部委员57名(含已故)、荣誉学部委员133名(含已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养深厚、贡献突出、成就卓著的学者。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即是从一个侧面展示这些学者治学之道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下称《专题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编辑的学术论著汇集,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内容集中反映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在相关学科、专业方向中的专题性研究成果。《专题文集》体现了著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长期关注的某一专业方向或研究主题,历时动态地展现了著作者在这一专题中不断深化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心得,从中不难体味治学道路之铢积寸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未有穷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学问有道之修养理论、注重实证、坚持真理、服务社会的学者责任。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作为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学术平台,需要在聚集高端人才、发挥精英才智、推出优质成果、引领学术风尚等方面起到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力、推进创新实践的作用。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编辑出版这套《专题文集》,不仅在于展示“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和展望未来。
这套《专题文集》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学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这套《专题文集》给予的学术评价。在这套《专题文集》付梓之际,我们感谢各位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对《专题文集》征集给予的支持,感谢学部工作局及相关同志为此所做的组织协调工作,特别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这套《专题文集》的面世做出的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
2012年8月
目录
前言
序言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经济增长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怎样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
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人口转变趋势及其带来的增长挑战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人口红利从出现到消失
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挑战
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若干认识误区
支持包容性发展的人口与就业政策
实现最大化就业
中国如何打破减速魔咒
中国必须通过的减速关
正确认识和应对潜在增长率的降低
中国经济增长的十字路口
应对“未富先老”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工资上涨及其意义
劳动力供求的新趋势及其经济发展含义
中国制造业向何处去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赛跑
人口转变与就业变化
自然失业、周期失业与宏观政策选择
认识和应对招工难
农民工市民化的紧迫性和推进路径
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城市化道路
真正的城市化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的影响及政策含义
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应对农民工周期性失业现象
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路径
高等教育该不该保持继续扩大的势头
遏制资产性收入分配不公趋势
改革优先序和切入点在于社会领域
在社会发展领域收获改革红利
推进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
转折点之后的就业挑战
序言
如果要界定自己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专门领域,我认为,无论是农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还是人口经济学,都不尽准确与全面。真正能够概括我过去30年研究历程的学科,应该是发展经济学。传统的以旧结构主义为特征的发展经济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饱受诟病,并且逐渐退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历和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有望重新焕发发展经济学的青春。
我自己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主要是从不同的视角,特别是从人口的视角审视和探索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例如,2004年以来我提出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等警示及其论证,都属于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一个人口视角的努力。一旦在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加入了这个人口视角,我们不仅能够面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也更容易找到未来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新源泉。
根据这样的定位,本文集收录了已经发表的30余篇文章,力图反映我在过去一个时期所关心的现实经济问题。鉴于每篇文章虽各有独特的角度,却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视角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