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绪论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第一节 先秦社会与文明的发展
第二节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的源头
第二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第二节 奇幻的古代神话
第三章 诗经
第一节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四章 先秦散文
第一节 散文的龟甲时代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三节 历史散文
第四节 诸子散文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 屈原的时代和生平
第二节 屈原的作品
第三节 其他楚辞作家
第四节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说
第一节 秦汉社会的大一统特征
第二节 秦汉社会文化与文学
第二章 两汉的政论散文
第一节 西汉时代的散文
第二节 东汉时代的散文
第三章 汉赋
第一节 “一代之文学”汉赋
第二节 汉赋的发展与流变
第四章 两汉的史传文学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班固与《汉书》
第五章 两汉的诗歌
第一节 盛世与乐府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内容及其思想性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文学史
先秦两汉文学史
李敬一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李敬一编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
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
ISBN 978-7-307-06702-8
Ⅰ.中… Ⅱ.李… Ⅲ.①文学史—中国—先秦时代—高等学校—教材 ②文学史—中国—两汉时代(前202~220)—高等学校—教材 Ⅳ.I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4965号
责任编辑:陶洪蕴  责任校对:刘 欣  版式设计:马 佳
出版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子邮件:cbs22@whu.edu.cn 网址:www.wdp.com.cn)
印刷:武汉中科兴业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20×1000 1/16  印张:17.5 字数:311千字 插页:1
版次:2009年5月第1版   2009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7-06702-8/I·348   定价:29.00元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凡购我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绪 论
王文生

中国文学,以诗歌开其端绪,最早以民间歌谣形式出现。它发轫于什么时代?迄今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汉代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
〔1〕

由于没有典籍可据,他较为相信,诗歌不产生在虞、夏之前。梁代沈约则认为:“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而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2〕

他虽然没有掌握远古时代的材料,但根据人生而有情,即有抒情的诗歌来推断,诗歌的产生应该是与人类的存在同步的。刘勰是沈约的同时代人,生卒年相去不远,
〔3〕

我不知道他是否读过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但可以肯定,他是同意“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这个观点,并举出材料来加以证明的。《文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按:唐写本绮作弦)。至尧有大唐(按:唐写本唐作章)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文心雕龙·乐府》云:“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于东阳,东音以发;殷整思于西河,西音以兴。”刘勰举出的材料,涵盖三皇五帝的远古时代,然而古代和近代学者已对上述材料提出质疑。葛天《玄鸟》出自《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黄帝《云门》,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均仅存乐曲名。刘勰谓“理不空弦”,乃是有乐曲必有乐辞的一种揣测,并不能作为那个时代已有歌诗的证明。至于尧有《大章》,汉代郑玄已云“周礼阙之”,难以稽考;舜造《南风》之诗,郑玄也说是“其辞未闻”,唐代孔颖达以为出自《尸子》,又说“尸子杂说,不可取证正经”。关于《文心雕龙·乐府》提到的四音之始,源出《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范文澜说:“案吕氏之说,不见经传,附会显然,或者谓《国风》托之以制题,殆信古太甚之失也。”
〔4〕

由此可见,把中国文学的起源,指向浩渺的远古,还有待可信的文献和材料来证实。因此,渊博而严谨的学者孔颖达说:“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
〔5〕

然而,学者们从《诗经·大雅》发现,其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保存了周民族从兴盛发展到武王伐纣建立统一王朝的大致过程。它们的存在有力地证实了中国诗在公元前11世纪已经以成熟的形式出现,中国文学至少已有三千余年的信史。
在三千余年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作家比肩接踵而出。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像“众星罗秋旻”似地照亮了文坛艺苑。仅就《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著录,最著名的作家就有六千八百余人。至于文学作品,更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胜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三百零五首。战国时期,产生了中国诗史上第一个有主名的诗人屈原和以他的作品为代表的与日月争光,并天地长存的《楚辞》。汉代文学以赋著称。据班固《两都赋序》记载武帝、宣帝时群臣献赋的盛况云:“故言语侍从之臣……日月献纳……时时间作……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6〕

,后人把这个管理音乐机构收集的民谣和当时被它谱成曲调供人歌唱的文人诗;以及唐代文人用乐府古题写的并不入乐的诗;或不能用乐府古题仅仅是继承乐府精神而写的诗,通通称之为《乐府》诗。宋人郭茂倩把西汉至唐代的乐府诗收集起来,名曰《乐府诗集》,集中收诗二千二百三十九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期,萧统用纯文学标准编选的《文选》收集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 - 插图1
书籍《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