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系列:《道可道》《逍遥游》《思辨的禅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中国思想史系列(套装共3册):《道可道》《逍遥游》《思辨的禅趣》
作  者:熊 逸
责任编辑:赵安民 孙嘉镇
特约策划:陈 江
封面设计:吉安工作室
目录
版权信息
道可道
题记1
题记2
自序
引言 道可道
第一章 关于老子的传闻
第二章 先秦道家的流派
第三章 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
第四章 黄老之学与君人南面之术
第五章 《老子》之学的政治实战:无为而无不为
第六章 作为一种社会主张的“道可道,非常道”
第七章 普罗米修斯的恶行
第八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九章 《老子》的思维方式
第十章 《老子》辩证法的三种解读:客观规律,处事操守,权谋机变
第十一章 理想的人生是退步:回归婴儿
第十二章 玄牝与大地母亲
后记 对于不可言说者的言说
逍遥游
题记
自序 乱世读庄子——从王先谦的两篇序言说起
第一章 庄子的人和书
第二章 寓言之书——《庄子》的读法
第三章 《庄子》关键词之一:逍遥
第四章 《庄子》关键词之二:齐物116
第五章 《庄子》关键词之三:物化
第六章 《庄子》关键词之四:无知
第七章 《庄子》关键词之五:不得已
后记 像人类学家那样走进历史——谈谈“中国思想地图”系列的写作缘起
思辨的禅趣
题记1
题记2
序之一 八戒说禅,胜似唐僧
序之二 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
序之三 从几个常见的误区说起
第一篇 行历
第二篇 说法
第三篇 答问
第四篇 曹溪
后记
道可道
题记1
钱钟书先生讲过,《老子》所谓师法天地自然,不过是借天地自然来作比喻罢了,并不真以它们为师。从水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弱其志”,从山谷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虚其心”,这种出位的异想、旁通的歧径,在写作上叫做寓言,在逻辑学上叫做类比,可以晓谕,不能证实,更不能作为思辨的依据。
钱先生是把《老子》当作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的对象加以分析的,可想而知的是,他的《管锥编》如果不是写得足够晦涩难懂,恐怕早就招来人民群众的一片骂声了。对待传统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
题记2
做自然人,还是做文明人,这是道家和儒家的一大分歧。举一个很简单的切身的例子:你今天的晚餐食谱是羊肉烧烤,厨师正磨刀霍霍准备宰羊,你该怎么做呢?
人类的天性就是杂食,所以人吃羊是“自然”的;而恻隐之心也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你不忍心看到小羊被杀也是“自然”的。孟子就折中地解决过这个问题:羊当然可以杀,可以吃,只是君子应该远离厨房,避免看到羊被宰杀的残忍过程。——小人有没有恻隐之心,孟子就不管了。
这个道理引申之,如果我们手持先进武器,突然看到一只老虎在追捕一只小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按照《老子》“圣人不仁”的标准,我们应该听之任之,不以自己的意志去干涉自然规律。但按照儒家的标准,即便我们知道老虎吃羊正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也知道老虎并不是因为道德品质败坏才去捕食小羊的,还知道即便我们救下这一只小羊也救不下千万只小羊,但我们至少还是应该开枪把“眼前的”这只老虎吓跑,把“眼前的”这只小羊救下来才对,非如此则是人性沦丧、毫无恻隐之心的表现,也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自序
“中国思想地图”这个系列,本意是把中国思想史上的要点、节点论述清楚,并逐渐把脉络勾画出来,通俗以陈说之。
这本书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作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并不是我特意选取了这个角度,而是我以为《老子》原本的关注焦点就是形而下的,这在书中会有相应的论述,连带着对前人的一些导向形而上的成说也有相应的辩驳。
在这样的视角确立之后,本书进而分析《老子》若干重点议题的来龙去脉,考察《老子》特殊的论证方式和理论的自洽性,站在前辈学者的肩膀上略有一己之得。力有未逮,谨供方家批判。
熊逸
2010年11月
引言 道可道
1.
“道可道,非常道”。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要澄清一个流传较广的误解。南怀瑾老先生讲过:“有人解释《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个‘道’字,便是一般所谓‘常言道’的意思,也就是说话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那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老子他说》)
但事实是,唐宋以前“道”就有了“说”的意思,比如《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和鞠武商量着怎么安置从秦国逃过来的樊於期将军,鞠武就说:“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文帝很欣赏李广的勇武,但感叹他生不逢时,说李广如果生活在汉高帝刘邦的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更要紧的是,西汉前期的道家权威就已经用“说”来解释这个“道”了;在先秦的典籍里,“道”也已经有了“说”的意思,尽管并不多见。比如《荀子·非相》有“学者不道也”,《荀子·儒效》有“客有道曰……”,《诗经·鄘风·墙有茨》有“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1
所以,我这里还是继续依照传统,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作“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2.
道,可道还是不可道,这是一个问题。形而下地说,正是这个问题把人群一分为二,相信“道可道”是一种人,相信“道可道,非常道”的是另一种人。
前一种人偏于理性,喜欢探求知识,凡事讲逻辑、讲证据,如果想要他们相信你的话,你就需要提供给他们足够的证据,由着他们去辨析、检验,直到确认无误为止。而且他们也甘愿承受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信者存信,疑者存疑。这种人接受新东西,靠的是一个字:“懂”。
后一种人却不同,他们也许会鄙薄前一种人,认为那种人即便有时也会欣赏美色,但能够欣赏的至多不过是那类“红红的脸、膀宽腰圆、骨骼粗大、肌肉丰满的生理学上的美人”——这是二叶亭四迷在《浮云》里的一个绝佳形容。而他们自己,偏于感性,对逻辑和证据并不太在意,如果你想要他们相信你的话,任你给出再充足的证据、再严密的推理,也不会有多大作用,关键要看你的话能否打动他们。
他们的思考方式,用诗人波德莱尔的话说,就是“音乐式的和绘画式的,不耍弄诡辩,不使用三段论,也不用演绎法”。但对于证实,“除非在我们的脉搏上得 ............

书籍插图:
书籍《道可道》 - 插图1
书籍《道可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思想史系列:《道可道》《逍遥游》《思辨的禅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