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雷家骥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中华学人丛书)
ISBN 978-7-303-19975-4
Ⅰ.①中… Ⅱ.①雷… Ⅲ.①史学史—研究—中国—古代 Ⅳ.①K09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03367号
营销中心电话 010-58805072 58807651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与学术著作分社 http://xueda.bnup.com
ZHONGGUO GUDAI SHIXUE GUANNIANSHI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com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  刷: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30mm×980mm 1/16
印  张:39.75
字  数:550千字
版  次:2018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08.00元
策划编辑:刘松弢  责任编辑:刘松弢 林艳辉
美术编辑:王齐云  装帧设计:王齐云
责任校对:陈民   责任印制:马洁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
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5079
新序
二十余年前,余在期刊先后发表一系列中国史学史论文,及至年届不惑,乃合其后续所撰之若干篇,结集为《中古史学观念史》出版,以为恩师朱际镒先生寿。回首以顾,今已逾耳顺之年矣!
拙著当年论述之断限自司马迁始,而止于刘知幾。其所以如此,是因司马迁开创了“实录”本质的“新史学”,而此史学观念当时尚不甚明,要至西汉末博极群书之大儒刘向、扬雄等人出,“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遂令司马迁之史学特色与成就大明于世,成为稳定的史学概念与学说,为班氏以降诸史家、史官奉以为圭臬。刘知幾即本此实录主义,对此前的诸史著及史家进行学理批评,或许时有“工诃古人”,然却在学理上确立了此下千年实录史学在中国主流史学的地位,不仅只是马班功臣而已。就史学理论而言,以“实录”为本质的“新史学”,始于子长,明于刘班,奠于子玄,前后映辉,而其间的变化发展却不可方物。因此,以余拙劣,遂试图以此作为断限,对其间之史学思想观念以及成就得失,进行分析比较,辨章其渊源,讨论其脉络,庶几有以贡献于学界。
曾有人问余,为何称司马迁之史学为“新史学”?余窃答以“新”之为义与命辞,绝非受欧美影响之当代史学所能垄断运用,盖历史每个阶段的发展皆各有新事物之出现产生故也。《礼记·大学》篇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即此之谓。是以汉朝之人,以“新”为名之著作,如《新论》《新语》等,屡有发表,甚至王莽代汉,亦径以“新”朝作为国号。至于余称司马迁之史学为“新史学”,盖用以分别于先秦的古史学而名,斯又何足可怪。
然而,拙著当年实未讨论及古史学,却忽以“新史学”命名马班史学,也不免令人有突兀狐疑之感。窃思马班史学所代表的是纪传体史学,为先秦所无,故其之为新,世多知之;不过马班史学除了体裁为新之外,其史学实开创出一套新的历史哲学,包含上承历史文献主义基础,而开出的史学观念、著作目的、研究及撰述方法,以及对新史料的搜讨鉴别等,整体而言皆与古史学不同矣。是以窃思,若不辨章古史学之渊源脉络,发展特色,终究无以应他人之疑。基于此故,乃欲贾其余勇,略论先秦古史学的变化发展,下接史公,使成一贯,以塞向之所阙。正因增写先秦部分,以故亦需重写史公部分,以为转接,使文理贯通新旧之作,是以本书易名为《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是为之序,以申其意。
雷家骥
2014年新春
第一章 序论
第二章 中国古史学的萌发以及发展
一、古史学的萌发与流别
二、古史学的演变:由记录史学至论述史学
第三章 史、子、经的关系与分流
一、别子为祖:子与经之出于史而变于史
二、《春秋》之变经与经变以及史之大原
第四章 司马迁的“新史学”及其观念意识
一、“新史学”的意义
二、司马迁透过其父所表达的意念
三、司马迁透过论孔子作《春秋》所表达的意念
四、太史公新史学本身之目的及其他问题
第五章 新史学的发展(上)
一、天意史观历史哲学的展开
二、从董仲舒至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
三、天意史观对通史形成的影响
四、天意史观的发展与断代史的关系
第六章 新史学的发展(下)
一、历史知识真实的价值
二、马、班之间实证论的肯定与实录史学的确定
三、汉、晋之间的实证史学
第七章 秦汉正统论的发展及其与史学的关系
一、“正统”的原义及宗统、国统与正统论之内继理论
二、先秦正统论外继观念的发展
三、摈秦意识下的五行说与正统论
四、新三五相包说下的正统观念及其与史学的关系
第八章 政教力量的介入与天意、正统史观的利用
一、春秋精神与道德批判对汉代史学的影响
二、官方对史学的认识控制
三、汉晋政教意识下的史学发展
四、三国的正统问题与天意解释
第九章 魏晋史家理念之发挥:史学经世性的表现
一、巴蜀学派的天意史观与蜀汉兴亡的关系
二、陈寿的理念与《三国志》
三、世变与东晋初期的批判史学
四、批判制裁下的东晋史学
第十章 “以史制君”与反制及其对南北朝官修制度的影响
一、南朝君主撰史现象与实录的创修
二、五胡对“以史制君”观念的反应
三、北魏制君观念的变化与官修制度的调整
四、6世纪北朝官修制度的变化与风气
第十一章 正史及其形成理念(上)
一、史不可亡意识与完美主义的史学意义
二、史不可亡意识与完美主义的落实表现
三、由实证而定论的肯定
四、实证定论的变化及其对正史的影响
第十二章 正史及其形成理念(下)
一、正统论与国史的正统性及其违心发展
二、正统论对国史体例结构的影响
三、古史正法的中断与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 插图1
书籍《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