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言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话题
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大背景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
第二篇 诸子百家
第四章 孔子 孟子 荀子
第五章 墨子
第六章 老子 庄子
第七章 孙子
第八章 惠施与公孙龙
第九章 韩非
第十章 易经
第三篇 经学、玄学与理学
第十一章 董仲舒
第十二章 王弼、嵇康与郭象
第十三章 程颐、程颢与朱熹
第十四章 陆九渊与王阳明
北大版中国文化通识教育书系
中国古代哲学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陶黎铭 姚 萱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代哲学/陶黎铭,姚萱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北大版中国文化通识教育书系)
ISBN 978-7-301-17724-2
Ⅰ.中… Ⅱ.①陶…②姚… Ⅲ.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教材②哲学史—中国—古代 Ⅳ.H195.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69185号
书 名:中国古代哲学
著作责任者:陶黎铭 姚 萱 编著
责任编辑:沈 岚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7724-2/H·2630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zpup@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出版部 62754962 编辑部 62752028
印刷者: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
73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10.5印张 170千字
2010年10月第1版 2010年10月第1次印刷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前言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哲学的小书,全书围绕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之前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朱熹等众多哲学家的智慧。
长期以来,哲学被不少人看成是生活的奢侈品,是社会少数思想精英思维操练的场所,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真正的哲学是满足少数的评判者,它有意地避免群众,因为对于群众,哲学是可厌的、可疑的。”(转引自黑格尔《小逻辑》第24页,商务印书馆)。19世纪的大哲学家黑格尔也说,“哲学著作是找不到群众的,而所找到的只是少数的个人。”(《黑格尔通信百封》第2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应该说这种认识至今并未退隐。消除这一误解,把哲学从哲学家的殿堂里解放出来,让中国古人的智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撰写本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要使我们的这一愿望成为现实,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哲学,哲学就必须改变它的面貌,必须改变它的解读方式。作为一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普及读物,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提供一个产生中国古代哲学的大文化背景。哲学跳不出它的时代,与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偏重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叙述不同,本书汲取了历史、考古、文字、神话、民俗、物品等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叙述了有关中国古代地理、经济、家族、神话、科学等方面的一般状况和基本特征。对构成这一背景的各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中国哲学的生成方式与发展的方向,把握中国哲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第二,加强趣味性。趣味虽然与人的价值观、审美活动相关,但其本质上是感性的。从趣味性出发,本书的叙述不是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为主线,也不受制于习惯上的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观的哲学框架,而是选择一些趣味性、显示智慧力量的话题作为阐述的切入点;许多有趣的神话、寓言、成语、故事名言被选入;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十分熟悉的物品成了解读、追问哲学概念、命题的阶梯;淡化理论色彩,不对学术争论加以论述,尽可能地调动阅读者的感性活动,以便有效轻松地进入到理解的理性层面。第三,采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注重文本与读者的语言共享。与常用的哲学家生平加经典文献的叙述方式不同,本书对哲学家的论述避免对文献的大段引用,在不影响哲学家原意的情况下用当今的语言加以改写,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文字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冷僻的字或词,用一种文本与读者共通、共享的语言,尽可能地把哲学与生活、历史的精神与当下人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
本书由陶黎铭、姚萱两人合作完成。全书共14章,具体分工如下:1-3、11-14章由陶黎铭撰写,4-10章由姚萱撰写。本书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感兴趣的各类人士,其中包括具有一定中文水平的外国人。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古代哲学,这是我们的愿望,然而愿望能否实现有待于实践的检验。由于我们学力不足,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书稿完成后,编辑沈岚女士仔细审读全稿,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作者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话题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在中国文化整体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应该包括进行有关中国哲学基本知识的教育。
哲学是一个外来词,在中国较早的语言中,并没有哲学这个词。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似乎可以相当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的宗教,对人格神并不太相信,哲学在很大意义上取代了它们的地位,它并不只归少数人所持有,它的不少基本观念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上,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姓,不管是做官的,还是读书的,都受到哲学的支配。儿童入学,也是用哲学作启蒙,像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后来流传800年的《三字经》,都是儿童的读书教材,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至理名言,高尚的伦理道德,一整套相当完整的价值规范评判体系。《三字经》
〔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古代哲学 - (EPUB全文下载)